理论教育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发展状况分析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及发展状况分析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规模的扩张,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进程明显加快。第一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阶段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变化情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调整。可见,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发展状况分析

第三章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及发展状况分析

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规模的扩张,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产业结构也不断进行着调整和升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进程明显加快。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产业结构还存在着不协调的地方,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阶段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变化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调整。首先,第一产业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下降。从统计数据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8.1%,随后的几年中,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比重经历了一个上升期,到1982年,达到33.3%。从1983年开始,中国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开始迅速下降,到2003年已经下降到12.5%,在20年中下降了近21个百分点。2003年以后,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呈现出较为平稳的下降态势,到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为10.2%,较2003年降低了2.3个百分点。

在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迅速下降的同时,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处于一种波动状态。1978—1990年的12年中,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处于小幅下降的阶段,1990—2002年的12年中,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处于小幅上升的阶段,到2002年达到最高点51.1%,随后,我国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又开始震荡下降,到201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降为46.8%。总体来看,中国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在大多数年份都高于45.0%,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比较第一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则基本上处于一个上升的通道之中,其增加值比重由1978年的23.7%增加到2010年的43.0%,增加了19.3%。不过在这30多年中,第三产业的发展也经历了几次小规模的反复。1978—1982年,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最低降至1979年和1980年的21.4%,1992—1997年间、2003—2008年间,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2003年是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较快的一年,当年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较2002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随后的几年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虽然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但是2008年以来又开始加速发展,2008—2010年其比重增加了近3.0%。具体情况见表3-1所示。

表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次产业占GDP比重情况  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

图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变化情况图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变化情况

在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积极调整的同时,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也在发生相应的调整。1978年,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高达70.5%,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仅分别为17.3%和12.2%。随后,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逐渐下降,到2010年已经降到36.7%,30多年中下降了近34个百分点,尤其是2001—2010年的9年中,下降了13.3%。但是到2010年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相比较第二和第三产业来讲,仍旧是最高的,这说明我国大量的劳动力人口就业于第一产业,第一产业仍旧是我国吸纳就业的最主要产业。中国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在1978—2010年的30多年中,增长较为缓慢,仅增长了11.4个百分点。说明在过去的30多年中,第二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作用较低。但是在2003—2010年的6年中,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增加了7.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相对于第二产业来讲增长较快,从1978年的12.2%,增加到2010年的34.6%,增加了22.4个百分点,与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相比仅低了2%,也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主要产业。

总体来看,在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仍最高,但是其比重一直处于下降阶段,相反,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则不断上升,现已与第一产业基本相等,说明第三产业正逐渐取代第一产业,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第一大产业。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在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中虽然有一定的增加,但是增长幅度不是很大,其吸纳就业的作用不是十分明显。

表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次产业就业比重情况  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

图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变化情况图

三、中国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变化情况

从三次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第一产业的贡献率在1990年后迅速降低,由1990年的41.7%,降为7.1%,下降了近34.6个百分点,此后就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这充分说明从1990年以后,第一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相对较低。

第二产业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1991—2000年,除1997年和1999年外,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在60%以上,最高达到67.9%。2001年和2002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2003年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不过随后的几年中,第二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开始下降,基本上在50%左右徘徊,但在2010年又上升为57.6%。

1990年以后,第三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开始上升,2001年第三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第二产业,达到48.2%,标志着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一道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进入21世纪以后,第三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大多数年份都达到40%以上,但在近两年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刘伟和李绍荣等学者对中国不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同样表明,1992—2000年间,中国经济中最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除建筑业外几乎全是第三产业的部门[1]。可见,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

表3-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次产业贡献率变化情况  单位:%

续表3-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
注:三次产业贡献率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

图3-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变化图

四、中国三次产业的外商投资变化情况

表3-4是2000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额及结构变化情况表。从表中三年的数据看,中国三次产业的外商投资情况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2000—2010年,第二产业一直是外商投资最主要的领域,其中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在外商直接投资中的比重分别为72.64%、74.09%和50.94%,尤其在2000年和2005年,在吸引外商投资中占有绝对的优势,虽然2010年相比于2005年,第二产业吸引外商投资明显下降,但仍旧是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最主要领域。

第二,第三产业在外商投资中的比重增长迅速。尽管第二产业一直是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部门,但是2005—2010年,第二产业在外商直接投资中的比重迅速下降,五年下降了23.15%,外商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仅为4.8%。与此同时,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领域,五年中外商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投资占全部直接投资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24.72%增加到2010年的47.25%,增加了22.53%,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35.3%,显示出中国第三产业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的巨大潜力,并有望在未来的几年中超过第二产业,成为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最主要部门。

第三,第一产业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处于弱势地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第一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弱化,这同样也表现在第一产业对外商投资的吸引方面。从表中所列的三个年份中,第一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在全部外商直接投资中的比重均低于2%。但是2005—2010年,中国第一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有所上升,外商直接投资额增长较为迅速,五年中年均增长27.7%。

表3-4 中国三次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第二节 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调整,不仅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调整迅速,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如何客观评价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的产业发展阶段,进而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工业化阶段分析

(一)从钱纳里等人的划分标准看

钱纳里等人通过大量的统计研究,将一个地区的工业化阶段划分为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并将工业化阶段分为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和工业化后期三个阶段。根据钱纳里等人的研究,并将其折算为2009年的美元标准具体标准如表3-5所示。2010年中国人均GDP折合美元大约为4490美元,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按照人均GDP所处的阶段,应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此时,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小于20%,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大于第三产业,并且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最高。在就业方面,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大约在30%~45%之间,而制造业正处于以加工装配工业为中心的高加工度化阶段。

表3-5 钱纳里归纳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标准  单位:美元

续表3-5

资料来源: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70~71

(二)从西蒙·库兹涅茨的三次产业划分标准看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认为,工业化往往是产业结构变动最为迅速的时期,其演进阶段也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表现出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蒙·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和整理了几十个国家的统计资料,对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间的变动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克拉克的结论,还进一步提出了新的观点:①A部门(第一次产业部门)在总值中的份额,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下降,同第一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变化趋势相一致;②I部门(第二次产业部门)在总产值中的份额总体看来是上升的,但该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总体看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③S部门(第三次产业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差不多在所有国家里都是上升的,但在总产值中的份额却未必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同步上升[2]。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产业结构变化的核心是农业和工业之间“二元转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业比重持续下降,工业和服务业比重相应提高,当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20%以下,并且工业的比重高于服务业,这时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当农业比重降低到10%左右,工业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如表3-6所示)。2010年,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已经调整为10.2%、46.8%和43.0,按照库兹涅茨的划分标准,中国已经处于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已经进入到经济稳定增长的发展阶段,此时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并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

表3-6 西蒙·库兹涅茨三次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

资料来源: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99年

(三)从制造业内部轻重工业结构看

霍夫曼在1931年出版的《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对世界20个国家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并据此将工业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霍夫曼的划分标准已成为国际上用于考察工业化演进阶段的主要方法之一。虽然一些经济学家曾指出这一定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在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的变动,尤其是重工业化的变动上还是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的。现在对霍夫曼比例的计算一般是采用对原有计算方法的一种修正法,即用轻重工业产值(将霍夫曼曾采用的净产值改为总产值)来代替霍夫曼曾经使用的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产值。其划分标准见表3-7所示。

表3-7 霍夫曼比值与工业化阶段

霍夫曼根据其划分标准,认为在当时(20世纪30年代)处在工业化各阶段上的国家分别是:

工业化第一阶段:巴西、智利、印度等;

工业化第二阶段:日本、荷兰、丹麦、加拿大等;

工业化第三阶段:英国、瑞士、美国、法国、德国等;

工业化第四阶段:无。

2010年,中国轻重工业比为0.40,属于工业化第四阶段,即霍夫曼比例<1阶段,已经进入重工业化后期阶段。

表3-8 中国主要年份霍夫曼比例情况表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统计年鉴》相关资料整理计算而得。
注:①采用各年份当年价格计算。
②2000年以后数据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

(四)从三次产业就业比重看

佩第·克拉克定理则认为,就业结构是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在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依据克拉克定理,工业化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第一产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大体为80%、50%和20%以下(见表3-9)。(www.daowen.com)

表3-9 就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

与佩第·克拉克定理的划分标准相比,中国2010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36.7%和28.7%,尚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迈进的阶段,第一产业还是吸纳就业的最主要部门。但是从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看,已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成熟期迈进的阶段。不过,随着世界服务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佩第·克拉克的划分标准与现在已有一定的差距,仅参照这一划分标准的第三产业比重已难以对中国的产业阶段有准确的认识。不过,总体来看,从中国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看,大体上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迈进的阶段,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演变要滞后于产值结构,这还将在后面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基本上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第一产业比重已经降至10%左右,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迅速提高,但第二产业仍旧高于第三产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弱化,正逐渐被第三产业所取代。

二、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分析

产业高度的分析通过将某一地区的产业发展状况与参照国加以对比,使人们更加清楚地了解该地区的产业发展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距离,从而明确该地区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存在的问题。

(一)结构相似度比较

相似性系数法是以某一参照国的产业结构为标准,通过相似性系数的计算,将本国或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参照国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以确定本国或本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A为被比较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B是参照系,XAi和XBi分别是产业i 在A和B中的比重,SAB为结构相似系数,其极限值为1,越接近1,表明两种结构越相似。

下面就中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同日本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进行同期和非同期比较,比较结果见表3-10和表3-11所示。

表3-10 中国与日本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相似系数表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数据资料计算而得。
注:日本产业结构来自中本博皓著《现代产业经济论的发展》(第86页)以及世界银行WDI数据库;中国产业结构来自各年《中国统计年鉴》。

表3-11 中国与日本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相似系数表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数据资料计算而得。
注:日本产业结构数据参照安良雄著《近代日本经济史要览》(第2版)第25页;中国产业结构数据来自各年《中国统计年鉴》。

表3-10的结果表明,从非同期比较值来看,中国2003年时的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与日本1962年最为接近,到2010年时,与日本1970年的产值结构极为相似(相似系数达到0.99134)。从同期比较值来看,中国与日本的产业结构偏离度(1-SAB)正在不断缩小,从1980年的0.21095(1-0.78905)缩小到2009年的0.0988 (1-0.9012),这表明,中国1980年以来的产业结构变化是遵循着产业发展的规律而演进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从非同期比较数据看,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高度大体相当于日本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水平,此时的日本正处在工业发展的中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仍旧是国民经济中的第一大产业,但是第三产业发展逐渐加快,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比重不断上升,与第二产业一道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

从就业的比较情况看,中国1998年时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日本20世纪40年代的水平较为接近,2009年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就业结构十分相似,相似系数达到0.99812。在同期比较方面,与产值结构一样,中国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与日本同期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相似系数不断增高,产业结构偏离度由1980年的0.56323(1-0.43677)逐步缩小到2008年的0.26185(1-0.73815)。总体来看,中国目前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就业结构较为类似,日本在这一阶段,虽然大多数劳动力还集中在第一产业,但是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业部门,尤其是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部门。

同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从非同期比较结果看,中国三次产业间的产值结构比同期的劳动力结构偏高,两者相差约二十年左右。同期比较结果则显示,中国的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与日本同期的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相似系数明显高于就业结构。这说明,相对于中国三次产业间的产值结构演进来讲,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转移则相对迟缓。

三、中国产业结构变化速度分析

产业结构变化速度的分析,是通过对中国产业结构与参照国产业结构演进快慢程度的比较,了解和认识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发展现状的一种方法。对产业结构变化速度的分析可以通过结构变化值的测算而得出。

结构变化值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K为结构变化值,表示一定时期结构的变化程度,qij为报告期三次产业结构构成比,qio为基期构成比。

在此仍以日本为参照,比较中国与日本在产业产值和劳动力结构上的变化速度,比较结果见表3-12所示。从表中的结构变化值来看,中国无论在哪一阶段,其产值比重的变化速度都高于日本,尤其是1952—1971年的19年间,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值(K值)高达83.4,即使按年平均,也普遍高于日本的各主要时期。这说明中国的三次产业间的产值结构调整变化的速度要快于日本。在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方面,中国的变化速度慢于产值结构,但相对于日本仍是较快的,尤其是1990年以后,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2000—2008年的8年间,劳动力结构调整的K值达到20.8,为1978年以来劳动力结构调整最快的时期,说明此时中国仍旧处于劳动力迅速流动的阶段,产业发展的成熟度滞后于日本。

表3-12 中国与日本三次产业间结构变化值(K)的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计算而得。
注:日本三次产业数据来自世界银行WDI数据库;中国三次产业数据来自各年《中国统计年鉴》。

将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值加以比较就会发现,从1978年以来,中国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结构变化要明显滞后于产值结构的变化,但是2000年以后,劳动力结构的调整逐渐提速,超过了产值结构的变化速度。这充分表明,在2000年以后,中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劳动力结构开始不断协调,正在改变过去劳动力结构调整滞后于产值结构调整的情况。

第三节 中国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产业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总量上的提高,同时需要保持各产业及其内部各行业之间、产业产值和劳动力之间以及产业与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协调关系。如果其中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就会减缓经济的发展速度,阻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但是从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来分析,三次产业的结构仍存在着明显不协调情况。

一、三次产业结构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协调

产业结构的调整应与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又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进步。因此,三次产业结构应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相协调,这样才能形成二者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

表3-13 中国三次产业与国际平均水平的比较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
注:①为2007年数据。

表3-13是中国三次产业与国际平均水平的比较情况。从表中数据看,中国2009年的人均国民收入为3590美元,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但是,与中等收入国家2009年三次产业平均发展水平相比,中国的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偏高,高出10.4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则低了11.2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国目前的第三产业与相应的发展阶段的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相对滞后,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相比也相对滞后。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在较长的时期内采取了“倾斜式的发展战略”,即牺牲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片面地发展第二产业,其结果是造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二产业发展严重偏高的畸形产业结构。改革开放以后,第三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传统发展模式与政绩考核下,第二产业仍旧是各地政府重点发展的领域,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则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在这种情况下,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虽然有所提高,但其发展相对于目前世界的平均水平,仍相对滞后。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制约了中国产业的工业化整体进程,阻碍了第二产业附加价值和综合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也难以满足中国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服务业需求。

二、产业偏离度依然较高

产业偏离度衡量的是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状况。按照产业经济学的观点,在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也应相应地进行调整,即劳动力从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部门向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的部门进行转移,从而促进三次产业之间发展的相对协调。

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偏离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E表示偏离度,Yi为各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Xi为各产业产值所占比重。该指标考察产业结构中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是否处于同步变化和对称状态。偏离度越高,表明二者越是处于不同步变化和不对称状态;反之,越接近对称状态。对某一个产业来说,一般情况下,结构偏离度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结构偏离度大于零(正偏离),此时该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增加值比重,表示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且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性;相反,结构偏离度小于零,则表示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

在此对中国1978年以来的产业偏离度情况进行了测算,测算情况如图3-4所示。从结果看,中国1978年以来的产业偏离度一直较高,1978年高达84.8,随后产业偏离度虽然有所降低,但是仍在60以上,不过2006年以后,三次产业的偏离度开始明显下降,从雷达图上看,产业偏离度迅速向原点靠拢。这说明1978年以来,中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偏离情况不断缩小,协调程度逐渐增强。前面曾经分析过,2000年以后,中国就业结构的调整速度明显增快,这正是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偏离度逐渐缩小,产业协调程度增强的原因。

图3-4 1978年以来中国产业偏离度情况图

表3-14比较了中国与美国、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产业偏离度情况。比较结果显示,美国早在1970年,产业偏离度就已经降到10.2,到2007年更是降低到1.5,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基本上保持着同样的变动趋势,产业协调程度很高。日本1970年的产业偏离度也较高,但2008年时已经降低到7.4。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在1970年时产业偏离度相对较高,但随后产业偏离度明显下降,尤其是我国的台湾地区,到2010年时,产业偏离度已经降低到16.5,韩国虽然在1990年时产业偏离度已经降到16.6,但到2010年又出现了回升,上升到27.0。中国到2010年产业偏离度仍旧高达53.0,与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相比,中国的产业偏离度明显偏高,反映出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调整之间的脱节,影响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质量。

造成中国产业偏离度过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结构的调整太慢,尤其是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第一产业,没有迅速转移到非农产业领域。从三次产业的偏离度情况看,第一产业的偏离度到2010年仍高达26.3,说明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十分充足,需要转移到其他产业,但是第二产业在创造了较大的产业规模的同时,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却十分微弱,并没有成为吸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其产业偏离度也相对较高,这反过来导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得到顺利转移。从前面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调整速度明显快于就业结构的调整速度,这也是由于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没有得到顺利转移的一种表现。不过2000年以后,中国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调整速度开始加快,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逐渐趋于协调,严重的产业偏离度情况也将得到改善。

表3-14 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偏离程度情况表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其他国家或地区数据转引自汪斌著.《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第112、115、116、279、280页,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注:①为2007年数据。
②为2008年数据。
③为1978年数据。

三、二元经济结构较为明显

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将一个国家的经济部门分为“资本主义”部门(又称现代部门)和“维持生计”部门(又称传统部门,主要以农业部门为主)。他认为,在传统部门中存在着大量的劳动生产力,以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或等于零,甚至为负数,因而就会产生许多的隐蔽失业者。这些大量的隐蔽失业者的存在,使传统部门的发展受到了阻碍,生活水平低下。可以说,这种传统部门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就构成了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内在特征,而解决二元经济的关键之一也就在于顺利地实现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转移。拉尼斯和费景汉则进一步指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农业的进步,保持农业和非农业部门的共同发展。而对此的忽视,则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初期)二元经济结构十分严重的重要原因。

对二元经济结构的衡量可以通过比较劳动生产率来进行。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某一产业部门的产值比重与其劳动力比重之间的比率,它反映了1%的劳动力在该部门创造的产值比重。一个部门的相对收入比重越高,劳动力相对比重越低,比较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亦然。经济中两部门间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别越大,二元性就越大,经济也就越落后。一般来讲,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1,非农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则高于1。从其他国家的发展过程来看,农业和非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在开始时会逐渐拉大,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会逐渐升高,非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会逐渐降低,二者的差距将逐步缩小。将农业和非农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进行对比,得出二元对比系数,就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某一地区的二元经济程度。假设PA和PB分别为农业和非农业的产值比重,LA和LB分别为农业和非农业的劳动力比重,则农业和非农业的二元对比系数K可计算如下:

K的最大值原则上为100,表示此时农业和非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相等,二元程度为零;而K越小,表示二元程度越严重。

表3-15是中国1978年以来农业和非农业二元对比系数的变化情况。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10年与1978年相比,二元对比系数变化不大,2010年为19.59%,仅比1978年增加了3.24%。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二元对比系数在1984年最高达到26.47%,但之后出现了几次下降,其中1997—2003年间下降幅度较大,二元对比系数最低时仅为14.81%,虽然2006年以后出现了明显的上升,但是仍旧低于1984年的水平。根据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发展中国家的二元对比系数最小值不过为24.5。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十分明显。

表3-15 中国农业和非农业二元对比系数变化情况表

续表3-15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资料整理计算而得。

二元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致使农业的边际产出很小,甚至降为负数,劳动生产率下降,进而使整个工业化进程由于受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拖累而受阻。中国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反映出农业劳动力转移上的滞后,这势必阻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农业的技术改造,导致农业经济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最终将影响非农产业部门的发展,致使整个工业化进程放缓。

同时,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也阻碍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到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和附加价值的经济部门,使城乡收入水平不断拉大。此外,二元经济结构还将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给城市的就业、教育、社会治安等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而这些问题恰恰是近些年中国最为突出的发展问题。可见,解决好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注释】

[1]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中国工业经济,2002(5)

[2][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99:170-17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