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现代化构建与调整研究

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现代化构建与调整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同样遵循世界产业结构演进和升级的总体趋势。经过这一系列的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到1955年,日本经济已全面恢复并超过了战前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决定将这些工业列为重点发展工业,并以电力工业为主,同样将它们列为出口导向型工业,以此来刺激国内生产。

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现代化构建与调整研究

第二章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同样遵循世界产业结构演进和升级的总体趋势。本章将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演进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由于地缘及发展模式上的相近,将主要对亚洲“四小龙”中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在它们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经验和教训。

第一节 日本工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日本在战后20多年的时间里,实现了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宏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其产业结构经历了从以工业为主导向服务业为主导的转变,工业内部也实现了“轻纺工业——重化工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演进过程,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

一、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阶段

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基本上陷入了瘫痪状态,明治维新时期所建立的工业基础大部分毁于战火,1946年国民生产总值仅为战前的60%,工矿业生产仅为战前的30%。但是,日本从明治维新以后培育起来的科教实力仍然存在,大部分技术骨干和熟练工人还保留着,这无疑成为日本恢复经济的重要生产力。

为了达到经济的全面恢复,日本针对当时钢铁、煤炭等缺乏的现状,大力发展面向国内市场的进口替代型工业。并采纳了东京著名学者有泽广已的建议,实行“倾斜生产方式”,即集中当时的力量先重点恢复和发展煤炭和钢铁这两个生产能源与原材料的基础工业部门,通过努力增加煤炭产量,并将其优先供应给钢铁部门,然后再把钢铁产品重点分配给煤炭部门,用于装备煤炭工业设备的做法,形成以这两个基础工业部门为轴心、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体系,并逐渐扩大到电力化肥、运输等工业部门,以此带动整个工业经济的全面恢复。这一措施十分奏效,1947年,日本的煤炭产量达2932万吨,比上年增长28%[1],钢铁、化肥、电力增长也很快,1947年工业生产比上年增加了22%,1948年又比上年增加了46%[2]。但尽管如此,日本的经济还较为落后,国民经济尽管有了相当的恢复,但直到1950年仍未达到战前水平。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美国向日本提出了“稳定日本经济九原则”,并由底特律银行董事长道奇执行了所谓的“道奇整顿”,在此之后,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产业合理化政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内部的合理化,即企业的生产合理化和经营合理化。前者是为了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技术水平,形成适当的生产规模和达到合理的开工率;后者是为了赢利,以最小费用求得最大收益。二是围绕企业的交通运输、通讯和其他公共设施等外部条件所进行的合理化建设。三是行业合理化,即有机地组织多数企业以企业集团的行业立场出发进行合理化,这样既能使企业进行公正的市场竞争,又能促使企业相互合作,以求得行业内部全体企业的合理发展。四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国民经济合理化),它着眼于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改善,使技术设备、经营管理等方面尽快提高到国际水平等。同时,日本政府还把战后初期所采用的“倾斜生产方式”转变为“集中生产方式”,即把进口原料和资金集中供应给重点工业部门中那些设备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均较高的企业,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更有效地使用进口原料和资金。在大力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同时,日本政府还对纺织、食品等出口导向型轻工业进行扶植,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各种优惠,促进了纺织、食品等轻工业的发展。

经过这一系列的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到1955年,日本经济已全面恢复并超过了战前水平。1956年,日本政府发表的《经济白皮书》中称:“现在已不是战后了。”这句话标志着日本将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二、重化工业发展阶段

但是,正当日本走过了经济恢复阶段,开始驶上经济迅速增长的快车道时,电力不足、铁路运输能力不足和钢铁供应不足的问题成为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瓶颈”,尤其是电力问题最为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决定将这些工业列为重点发展工业,并以电力工业为主,同样将它们列为出口导向型工业,以此来刺激国内生产。1956年起所确立的出口导向型工业有:钢铁、电力、造船石油化工、汽车家用电器等,均为重化工业,从此,日本开始了重化工业的生产阶段。此外,日本政府还将电子工业、机器人、航天等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作为进口替代工业,加以重点发展,为日本以后的工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奠定了基础。

在日本政府的政策引导下,上述工业部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电力工业由水力发电为主转向火力发电为主,从而迅速扩大了单机发电容量,并开始制造60万千瓦的重型发电机组,发电燃料也由煤炭转向重油,明显提高了发电的经济性。同时为降低火力发电的成本,日本政府通过引进技术与开发新技术相结合,研制出高性能的发电机、涡轮机、发电装置的自动化系统以及热效率高的机器和对它的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火力发电的大容量化。1955年日本的总发电量中,火力发电只占26%,而到1973年已达83%,总发电量也由过去的625亿千瓦增加到4703亿千瓦。火力发电的大发展,为大量消耗电能的原材料工业,如石油、石油化工、铝、钢铁等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火力发电的大容量化,带动了石油加工业的发展,降低了石油制品的成本,也降低了燃料成本,又进一步促使了火力发电成本的下降。1982年,日本已有炼油厂49座,总加工能力也由1945年的90万吨,提高到2.9亿吨,是1945年的322倍。随着石油加工业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也发展起来。日本政府还发布了“石油化学工业化”、“扶植石油化学工业政策”等相关措施,对石油化学工业的原料来源、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发展方向等都作了规定,促进了日本石油工业的发展。1959年,日本乙烯总生产能力仅为7.9万吨,年产量只有4万多吨;到1966年,日本乙烯总生产能力已达到120.4万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到1981年,日本乙烯生产能力已增加到541万吨,产量增至365.5万吨,分别比1959年增长了67倍和90倍[3]

可是,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缺少一次能源和矿藏。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日本积极发展造船工业,用扩大海运的办法,进口了大量廉价的能源和资源。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的船舶建造量已达到世界新造船量的一半以上,是世界最大的船舶生产国。1975年在世界10个最大的造船厂中,日本就拥有8个,居世界垄断地位,被誉为“造船王国”。

造船业的发展又对钢铁产生了大量的需求,这样,钢铁工业又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1950年,日本年产钢仅500万吨,但到了1977年,日本的炼钢设备生产能力就达到了1.67亿吨[4],并且在品种和质量上均为世界第一流。同时,日本为了从世界上大量购进最便宜的铁矿石和煤炭,还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海底仓库;建立了大型高炉和纯氧顶吹转炉,实现了从炼铁到炼钢的连续生产体系。20世纪70年代,日本钢铁工业就实现了设备大型化、生产高速化、连续化和自动化。到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上4000立方米以上的大型高炉共有21座,其中日本就占有15座[5]。日本的钢铁工业成为世界模范产业。

随着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收入弹性较高的组装加工类机械工业也相继发展起来,如汽车和家用电器工业,出现了1960年度日本《经济白皮书》中所称颂的“消费革命”。1955年,日本汽车工业的规模还只是美国的1/135,英国的1/18,联邦德国的1/13,法国的1/11,意大利的1/4,在整个世界的汽车产量中,日本汽车的比重还微不足道。但20年后的1975年,日本汽车出口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到1980年,日本的汽车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达1105万辆[6],成为日本最重要的工业部门。同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普及率也迅速提高。到1979年,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的普及率几乎达到100%。此外,立体声收录机、录像机、摄像机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进一步促使日本的家用电器工业向多样化、高级化的方向发展。

这三组工业的接替领先和互相带动,促进了日本工业的快速发展,到1973年,日本已有5种产品(船舶、收音机、电视机、铝、人造纤维)的产量占世界第一位;有6种产品(水泥橡胶、小汽车、卡车、合成纤维、棉纱)的产量占世界第二位;有7种产品(生铁、粗钢、铅、精钢、电力、纸浆、硫酸)的产量占世界第三位[7]

从1955年到1970年,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30.7%上升到38.1%,日本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占到10%以上。在制造业中,重化工业的比重已远远超过了轻工业(见表2-1)。钢铁、机械、化学已成为制造业中的支柱产业,纺织、食品等轻工业的比重则在不断下降,1970年,一直占据制造业第一位的食品工业的比率下降到10.4%,被电气机械和运输机械所超越,落到了第三位,纺织业的比重则降到了7.7%,为第七位(见表1所示)。

表2-1 日本重化工业与轻工业比重变化情况  单位:%

续表2-1

资料来源:[日]小宫隆太郎等.日本的产业政策.东京大学出版会,1989:47

三、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

1973年至20世纪末期,日本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两次重大调整,经过这两次调整,日本逐渐引导其产业结构进一步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

1973年石油危机的爆发,对日本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石油价格的暴涨,对能源77%依靠石油、而石油99%又依赖进口的日本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其后,日本经济陷入了“三重之苦”:其一是“狂乱物价”;其二是经常收支的赤字;其三是战后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1974年日本经济出现了战后第一次的负增长,实际增长率为-0.4%[8]

为了抵御石油危机带来的冲击,摆脱资源成本大幅度的上涨和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严重束缚,日本政府一方面采取“减量经营”的措施和实行合理化生产,以渡过难关;另一方面对产业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将国内的原材料加工业和一般粗加工业转移到国外就地加工,国内则开始发展消耗资源与能源较少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也相应地由“重、厚、长、大”向“轻、薄、短、小”发展。

例如,曾经支持日本整个工业乃至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造船业,在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就处于了日渐衰落的境地。由于日本工资水平的提高,这一不需要高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韩国等低薪国家转移。但对于当时造船工业中转移的趋势,不仅日本政府,连日本造船厂家自身也未预料到,在石油危机到来之前,还在筹集资金、招兵买马,准备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石油危机爆发后,日本的造船业损失惨重,40%的造船职工失业。对此,日本的造船厂家决定压缩生产规模,不仅削减生产量,而且减少船舶的生产种类,同时决定缩短工作时间,减发工人工资,并提请政府予以支持。同时,经政府认可成立了“船舶生产厂家联合会”(又称共守同盟会),将全国的船舶及其关联企业组织起来,制订统一的价格,统一组织协调各厂家的生产,对外、对内进行大调整。从1976年到1978年两年内,日本的造船能力削减了40%[9],并将削减部分平滑地转移到有发展前途的产业部门中。

对于大量消耗能源的工业部门,日本政府也采取了适当的政策引导,加快它们的“关、停、并、转”。20世纪70年代日本炼铝业的产量占世界第二位,但由于其生产需消耗大量的电能,到80年代,日本的炼铝企业陆续关闭,最后只剩下1家,而且是利用比较便宜的水力发电。日本也由此从铝锭的出口国变为进口国,1983年进口铝锭160万吨。

在传统工业快速衰亡的同时,一批知识、技术密集型高技术产业正在逐渐兴起,电气机械和运输机械增长速度加快,成为日本最主要的工业部门(见表2-2)。为了加快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日本还制定了许多的相关政策。如早在1975年,日本政府在其公布的《产业结构长期设想》中,就明确了70年代日本的产业结构应转向建立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即以知识、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产业为中心,同时对其他相关产业也相应地提高其知识、技术的密集程度。1980年,应日本通商产业大臣的咨询要求,产业结构审议会又公布了《80年代的通商产业政策展望》,提出了确定产业结构的新标准,即:重点发展有可能在国际上建立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重点发展需求增长可能性大,能充分满足国民需要的产业部门;发展能节省能源和资源的产业部门;发展能确保长期经济安全的产业部门[10]。同时提出了“技术立国”的方针,以过去主要依靠引进技术,转向强调自主开发具有独创性的技术,提高基础研究的比重。因此,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工业发展应是以自主技术开发为基础,以软件技术为中心,使高技术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相结合,从而形成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实现技术和知识密集化,提高各产业部门的附加价值[11]。以此为标准,将今后扶植的重点转向了计算机、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尖端技术产业。

表2-2 日本制造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单位:%

续表2-2

资料来源:日本通产省《工业统计表》1955—1990年各版。转引自郭克莎.工业增长质量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89:294

经过这一系列的重大调整,日本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很大变化。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开始下降,从1970年到1985年,第二产业的比重从39.4%下降到37.1%。这期间,由于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基础原材料工业处于负增长状态,但电气机械、运输机械等“加工组装型”制造业则通过使用高新技术,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反而处于较快的增长,从而带动了制造业的整体发展。到1985年,位于制造业前三名的仍然是电气机械、运输机械和食品工业,一般机械位居第四。从前比重一直维持在8%~10%之间的钢铁业,到1980年时比重迅速降到了6.7%,已退居第七位。钢铁工业的衰落恰恰象征着日本工业的重心从传统的重化工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的转换。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虽然较好地抵御了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对美贸易顺差增加,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激烈;另一方面,1985年达成的“广场协议”,使日元大幅度升值,在一年之内,从1美元兑换230日元上升到1美元兑换150日元,结果导致了所谓的“日元升值萧条”,使日本的出口受到重大打击。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不得不对其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的调整,并着手对产业结构进行再次的结构转换,将工业的重心继续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推移,同时放弃传统的上、中、下游一贯制的完整产业结构,将其中的一部分逐渐移向发展中国家

1986年4月,日本银行前总裁前川春雄向政府提交了《前川报告》,日本政府采纳了其中的一些建议,实行新的产业政策,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刺激国内需求,促进“出口主导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转变,同时推行“内需扩大主导型”战略;②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克服资源小国的限制,实现“技术立国”,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③利用日元升值的有利时机,扩大海外投资,变“贸易立国”为“投资立国”;④扩大社会公共保障投资,提高国民福利水平。

在新的产业政策的引导下,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信息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日本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同时,日本对传统产业也进行了技术改造,提高了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并且主动放弃一些失去了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将其转移到他国,而将发展的重点集中在有发展前途的高科技产业和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上(日本制造业的主导产业变迁请见表2-3)。在制造业内部,增长最快的是高技术产业[12],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从1987年的17%上升到1992年的30.9%,高技术产业产品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到1992年已达到54.9%,分别超过美国的26.6%和48.6%,英国的20.2%和39.3%,法国的15.4%和28.9%,德国的18.6%和26.4%[13],在所有发达国家中居第一位。

表2-3 日本制造业前10名的变迁

续表2-3

资料来源:[日]日本经济新闻社.日本经济入门.1997:380,381

四、产业转型及新产业体系的构建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工业在泡沫经济崩溃后,经历了长达4年之久的衰退,到1995年开始有所回升,但直到1996年,仍未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这次衰退使日本的产业结构又经历了一次调整的过程,70、80年代发展迅速的通用机械和精密机械到90年代已基本上趋于衰退,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开始酝酿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1995年10月,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基本问题分委会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日本经济结构改革思路》的报告,指出以制造业为中心开展国际分工不可避免,日本应开发新的产业领域,现有产业应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14]。1994年6月,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综合部会基本问题小委员会的报告书中具体指明了12个新的增长领域,它们是:住宅相关领域、医疗福利相关领域、生活文化相关领域、城市环境整备相关领域、环境保护相关领域、能源相关领域、信息通讯相关领域、物资流通相关领域、人才相关领域、国际化相关领域、商业辅助相关领域、新制造技术相关领域。1997年5月,日本政府抛出了《实现经济结构变革及创造的行动计划》,确定了未来重点培育的15个新兴成长性产业,即医疗福利、文化生活、信息通信、新制造技术、流通及物流、环境、经营活动支援、海洋、城市环境整治、宇航、新能源及节省能源、人才、国际化、住宅等。新的主导产业由医药行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所代替[15]。从以上所列的产业中可以看出,在以上的15个产业中,除新制造技术、信息通信产业沿袭了以往的产业优势外,其他的产业均属于服务业、高新技术领域的新兴产业,这也说明日本正在由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向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演进。

表2-4是1994年到1998年日本制造业中各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变化情况表。从中可以看出,计算机、通讯、电子元器件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在20世纪80年代具有较高比重的电气机械、运输机械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电气机械比重下降较快,这反映出日本制造业中结构的变化。但是总体来看,日本制造业的内部结构变化并不是很快,支柱产业的更替较为缓慢,这也是日本经济缺乏发展后劲的一个主要原因。

表2-4 日本1994—1998年的制造业结构变化情况  单位:%

续表2-4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工业统计年鉴》(1999、2000、2001年)资料整理计算而得。

进入21世纪,日本经济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两次通货紧缩的冲击以后,经济出现缓慢增长,从2000—2007年,除2001和2002年日本经济出现小幅度的负增长外,2003—2007年连续5年实现增长,年均增长为2.16%。其中,2000、2004、2006、2007年的年均增长均在2.0%以上。尽管日本经济在这些年取得了一定的增长,但与战后初期的高速发展相比,日本经济基本上是处于停滞的状态。面对传统产业竞争优势的丧失,日本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基本上遵循着两大方向:一是在三次产业之间,积极发展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的“软化”;二是在产业内部,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密集度的方向发展。

产业结构的“软化”主要体现在服务业的发展上。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逐渐超过了第二产业,1980年,日本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4.4%,超过了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41.9%。此后,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缓慢下降,1998年日本第二产业的比重降为38.6%,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为59.6%。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服务业的发展更加迅速。2000年,第三产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迅速上升为65.8%,正式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此后日本的服务业处于稳定发展的状况,到2009年日本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达到68.9%。

表2-5 1970年以来日本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重  单位:%

续表2-5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图2-1 日本1970年以来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变化情况

与此同时,日本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也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服务业就开始了内部结构的调整。1970年到1980年,日本批发零售、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部门占服务业总额的比重由33.8%上升到36.04%;金融保险、商务、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由22.06%上升到25.8%。但从1980年到1990年,传统服务部门占服务业总额的比重开始下降,从36.04%下降到35.08%;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则继续上升,从25.8%上升到28.26%。到2000年,日本服务业中的金融保险、商务、房地产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高出传统服务业近10个百分点[16]。到2005年,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上升为66.39%,而批发零售、餐饮、交通运输在服务业中的比重降为33.61%。到2009年,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增加到68.76%,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业的比重则进一步减少为31.24%。

表2-6 日本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情况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与此同时,日本进一步加快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从下表中可以看出,1995—2000年间,日本制造业中电气机械的产值比重增长最快,从1995年的11.6%增加到2000年的18.0%,食品制造业在这一期间的比重下降最快,普通机械和金属制品下降幅度也较大。2000—2005年间,电气机械仍旧是增长最为迅速的产业,增长幅度达到8.2%。日本一直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运输设备在这一期间,其增加值比重也有一定幅度的上升,食品工业依然下降较为迅速,其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15.8%下降为2005年的11.4%,同时石油煤炭制品、金属制品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下降也很快,分别为-1.5%和-1.7%,化工产业在这一期间的增加值比重也下降了0.6%。以上变化反映出日本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食品等传统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持续降低,食品、纺织和造纸在制造业中的总比重已经由1995年的20.6%下降为2005年的14.5%,石油化工等原有的支柱产业的优势地位已经大大弱化,且处于快速下降的阶段。与此同时,电气机械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上升很快,已经成为日本制造业中新的支柱产业,同时普通机械和运输设备也处于成长阶段。

表2-7 日本1995—2005年制造业结构变化情况  单位:%

续表2-7

资料来源:日本内阁府《国民经济核算报告》。

2006年7月6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了《新经济增长战略大纲》,《大纲》划定了带动日本经济发展的20个领域的产业振兴政策,列出了以10年为单位的“进度表”。其主旨是:在日本人口减少的情况下,要把生产效率和尖端技术作为强项,保持不逊于中国等高增长国家的经济发展势头。《大纲》中列出了汽车电池、清洁型飞机制造、农林水产、旅游观光、医药及其器械、IT、服务业等重点支持产业的增长目标值,同时详细介绍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以期进一步推动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为了应对危机,日本政府于2009年12月出台了《新增长战略》,该战略于2010年6月得到最终通过。这一战略认为,亚洲特别是中国、印度的发展,给日本提供了更多机遇,中国的组装加工产业具有生产最终产品的优势,但需要进口大量零部件和基础材料,日本国内生产最终产品的优势下降,可缩小最终产品生产,将部分生产转移到中国、印度、越南等亚洲国家,日本扩大中间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附加价值相对较高。根据“产业结构蓝图”,日本今后将重点发展五个领域的产业:①核电站、水路、铁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出口;②环保车辆等环境能源技术;③文化产业;④医疗、护理、健康、生育方面的服务;⑤机器人、航天航空等尖端技术。“新增长战略”还认为,日本的节能技术、环保技术、清洁生产技术、降低损耗技术、高效利用技术、生态产业技术,以及各种管理经验,可以成为日本新的出口增长点。从国际机构对日本目前的经济预测以及日本产业结构演进的现状看,日本的经济已经渐露起色,这一战略如果能够得到顺利的推进和实施,必将对日本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 韩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虽然韩国的工业化起步较晚,但在产业政策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同日本一样,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实现了工业结构的顺利升级,在经历了劳动密集型产业——重化工业的发展历程后,已进入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阶段。在创新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创新型产业和文化产业则进一步成为韩国发展的重点。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韩国才在美国的援助下开始了工业化建设。从1945年到1953年上半年,由于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连续两次的严重破坏,韩国的工业基础几乎全部毁于战火。而当时不多的矿业、金属工业、电气机器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等大部分都集中在北方,因此,1953年的韩国,工业发展极为困难。

1953年7月朝鲜战争停战后,韩国在美国的援助下开始走上恢复和发展的道路,从这时到1961年,其主要目标是稳定和恢复经济。美国及联合国在这段时期为韩国提供了合计达23亿美元的无偿经济援助。

这个阶段,韩国利用美国和联合国所提供的巨额经济援助,在关税壁垒的保护下,开始推行以生产一般消费品轻工业为中心的进口替代工业,以发展当地急需的非耐用消费品,当时建立的进口替代型工业有:纺织、制糖、粮食加工、水泥、玻璃等。通过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韩国制造业中的食品和纤维等工业发展迅速,到1957年已分别占制造业总产值的26.3%和25.1%。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韩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1962年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2亿美元,人均87美元,第二产业比重仅占20%,其中轻工业与重工业的比例(按生产额计算)为74.2%比25.8%[17],轻工业占三分之二以上,重化工业还不到三分之一。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韩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下降,出现了持续的低增长,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援助的减少;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韩国国内消费品市场已趋于饱和,进口替代型工业的生产逐渐失去了动力。为了摆脱这些困境,加快经济的发展步伐,韩国政府自1962年起开始制订和实施五年发展计划,同时针对以上的不利状况,特别是为改善当时韩国食品、纺织等轻工业发展迅速,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工业发展滞后的工业结构失衡状况,对原有的经济战略和工业结构进行了调整。政府在1962年开始有意识地鼓励工业出口,1964年韩国开始制定与实施“出口振兴综合措施”,并且明确提出了“出口第一主义”的口号,一改过去歧视出口、限制进口的做法,开始重视出口,有选择地、大幅度地放开进口,这是韩国政府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与战略转向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韩国一直沿着出口导向为主、进口替代为辅的发展思路前进。

在工业部门的选择上,韩国鉴于当时工业实力较为薄弱的情况,首先选择了轻工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出口工业部门。在20世纪50年代进口替代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纺织、服装、塑料制品、鞋类、食品、胶合板等劳动密集型轻工业部门。同时,韩国政府也发展了化工、民用机械、钢材、汽车和耐用消费品等一些重化工业部门作为进口替代型重点发展工业。此外,韩国政府还加大对电力、交通、通讯等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建设了汉城到釜山的高速公路,修建了港口和通讯设施,完成了铁路十线的电气化改造,为今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推进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实施,韩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①实行单一浮动汇率制,用统一的浮动汇率取代以前多种固定汇率,并将以前130韩元兑1美元的汇率调至225韩元兑1美元;②对用于出口商品生产的中间产品和生产资料进口免关税;③建立出口基金,引导和鼓励进口替代工业向出口导向工业转变;④对用于出口商品生产和销售的中间产品的间接税部分退税;⑤向出口用国产原料的供给者提供金融与税收的优惠;⑥对直接用于出口商品生产的机器和设备,实行加速折旧补贴;⑦对出口商品和进口用于出口商品生产的原材料,提供优惠的出口信贷,同时降低出口利率。

通过出口导向战略和上述措施的实行,韩国的各工业部门发展十分迅速,在第一、第二两个五年计划期间,韩国的年均经济增长达到9%以上。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22.8%,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年均增长率高达21.4%。从制造业结构看,轻工业的比重从1962年的74.2%下降到1971年的62.2%,相应的重化工业的比重从25.8%上升至37.8%。在出口总额中,1973年工业品已占84.2%,其中轻工业品占83.5%,重化工业品占16.5%[18]

经过20世纪60年代的由出口导向战略所带动的快速发展,韩国迅速摆脱了困境,开始了新的跨跃。

二、重化工业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石油危机的爆发,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国际贸易环境恶化,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使对外贸易的扩大遇到严重阻碍,而且当时轻纺工业的市场竞争已相当激烈,这一切使韩国的轻纺工业出口变得很不稳定。同时,虽然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产业政策和轻纺工业出口的牵引,使经济总量得以迅速增长,但过分追求量的扩大,使韩国工业建设在质的方面存在了一些问题。如工业内部发展的不平衡,国际收支上的失衡等。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韩国政府在“出口为主导”的总战略方针下,将建设和发展重化工业确定为此阶段的重点产业目标。为此,韩国政府提出了“建设重化工业”、“全面扩大出口”,实现“增长、均衡、稳定”的目标。1973年1月,韩国总统朴正熙在会见各部长官时,发表了“重化学工业化”宣言,明确提出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把化学、钢铁、机械、电子、造船等重化工业部门作为战略产业加以重点发展,并成立了以国务院总理为首的“重化学工业促进委员会”,负责制定重化工业综合计划和重化工业区建设计划,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将要重点发展的钢铁、机械、造船、电子、石油化工和有色金属等六大战略产业,同时对计算机、精密仪器、电子机械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实行进口替代战略。而且为了从宏观上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和从微观上将企业行为归入政府所确定的方向,韩国政府还制定了一整套产业合理化政策,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政府又提出了一套比较详细的产业合理化标准(见表2-8)。

表2-8 韩国产业合理化标准

为了促进重化工业的发展,韩国政府还制定了一些具体的配套政策,对重化工业实行明显的产业倾斜:①优惠贷款政策:韩国政府加强对资金的调配,为重化工业发展设立专门的国民投资基金,由政府财政直接提供,并且通过专业化的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重化工业提供优惠的政策贷款。②优惠税收政策:为了促进重化工业的发展,韩国政府在1974年和1977年两次修改税制,减免重化工业法人税和所得税;为实现工业结构高度化,确保充足的企业支援而完善了间接税制;废除对出口所得税减免50%的优惠,同时将免除出口用进口原材料关税的制度改为出口后关税退还制,使原材料进口和关税免除之间的关系变得不是很明确,以鼓励企业使用国产品;通过非关税壁垒,对重化工业采取进口保护政策。③大力扶植大财阀集团。韩国一些大财阀集团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分头发展各种重化工业,对韩国的重化工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不过也因此导致资本的集中,形成经济生活中的垄断现象。④法律保护:政府在70年代先后制定了《机械工业振兴法》、《钢铁工业育成法》、《石油化学工业育成法》、《电子工业振兴法》、《汽车工业育成计划》、《造船工业振兴基本计划》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有力地保证了重化工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使韩国的重化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形成了浦项(钢铁)、昌原(机械)、蔚山(造船)、龟尾(电子)、丽川(化工)等几十个“工业园地”,其中钢铁的生产能力由1971年的91.1万吨增加到1976年的453万吨;造船能力由19万吨增加到260万吨;工作用机由4600台增加到8400台;黑白电视机由1971年的21.5万台增加到223.8万台(1980年已增至514万台,占世界黑白电视机出口的21%,居世界第一位;彩电出口居第三位,产值从不到1亿美元增加到40亿美元以上[19])。从轻重工业的比重上看,1975年轻重工业之比为58.6%和41.2%,到1980年,两者比重进一步演变成48.4%和51.6%(见表2-9)。相应地,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1981年工业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0.5%,其中重化工业占工业品出口总额的48.7%,轻工业占51.3%,到1982年重化工业出口已超过了轻工业品[20]。韩国重化工业的飞速发展,使韩国的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中心转变为以重工业为中心,从一个小农经济国家一举转变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表2-9 韩国制造业结构变化情况  单位:%

资料来源:韩国银行《1980年投入产出表报告》,1983;韩国银行《1985年投入产出表报告》,1988。

应该说,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重化工业时,其所需的要素状况与实际要素状况之间是有差距的,虽然经过了60年代纺织工业迅速发展的积累阶段,但实际上尚不充分具备大规模启动重化工业的资金、技术等内在条件。它的发展是政府强行启动的结果。因此这时的纺织工业并未成为“夕阳工业”,在工业产值、出口总额中的地位仍十分重要,在20世纪70年代,纺织业的增速虽落后于整个制造业13.2%的增速,但仍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着。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1970年为40.5%,虽然以后逐年下降,但直到1990年仍占22.2%(1975年为36.2%,1980年为29.8%,1985年为23.4%)。从比较优势上讲,轻工业1970年的比较优势指数为328.5,而重化工业只有37.5;到1980年,轻工业的比较优势指数为260.2,重化工业为128.5,轻工业仍比重化工业占有较大的优势[21](见表2-10)。

表2-10 韩国轻重工业部门比较优势指数

资料来源:韩国开发研究院.韩国经济的历史性回顾.1991:227

三、重化工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阶段

由于20世纪70年代对重化工业的过度投资,韩国的经济结构出现严重的失衡现象,造成农业发展相对滞后、中小企业发展相对萎缩、重化工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等状况,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两次能源危机和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的影响下,韩国在1980年陷入了经济危机,转入低增长发展阶段,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在1980年首次出现负增长,由1978年的11.6%一下子跌到-6.2%,外贸逆差达47亿美元,通货膨胀现象也愈加严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韩国政府被迫进行了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修改。在第五个五年计划(1982—1986年)时期,韩国政府提出了“稳定、效率、均衡”的指导方针,以经济的稳定增长为基调,以改善国际收支、减少外债和提高自立增长能力为目标,以实现工业结构向高科技产业升级和“技术立国”为中心任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改变过去政府过分干预经济的做法,将“政府主导型经济”逐渐向“民间主导型经济”过渡。

20世纪80年代初期,韩国政府先后提出了《80年代的战略产业》、《面向2000年的国家长期发展构想》和《工业发展战略》等咨询报告,规划了今后产业调整的方向。同时,政府又于1986年7月正式颁布《工业发展法》,该法令取代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所实行的机械、电子、造船、钢铁、石化等7个部门的工业法规,对以往的产业政策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发展和确立了以市场经济原理为立足点的新的工业发展体系。

这一时期所确立的产业发展目标是:20世纪80年代前期为机械类工业质的深化时期,其目标是建立机械类工业部门间的关联体系,加强部件与组装间的部门系列化关系,除重点发展电子、精密仪器、造船等出口战略工业以外,还要使一般机械和汽车工业迅速成为出口战略工业。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高层次的机械工业发展阶段,除强化机械工业内部的关联系列体系外,要重点发展计算机、精密机械、飞机、原子能等产业。除此之外,整个80年代还要重视与之相关的钢铁、有色金属和石油化学等基础材料工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将重点发展面向后工业社会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发展研究开发型企业、知识产业、高级组装型产业、流行设计产业为主。

1985年,韩国政府又按照产业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情况,建立了3个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群。第一个产业群主要包括纺织、水泥、钢铁、汽车、石化、造船、家用电器等工业。这一类产业均为韩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多数在发达国家已属夕阳产业,但在韩国仍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可以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产品的精加工、深加工和多样化、高级化,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和国产化比率,使它们充分发挥出口主力产业的作用,但对于其中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适当向海外转移;第二个产业群包括计算机、电子精密机械、精密化学、重电机械工业、航空等工业部门。这些产业在发达国家正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对韩国来说则处于引进、吸收和改良阶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因此,韩国将对这些产业加以重点培育,使其成为2000年以前的最大出口产业部门。第三产业群主要包括:新能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系统工程等产业。这类产业在发达国家尚处于开发阶段或发展初期,在韩国则属于21世纪的“未来产业”。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趋势,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韩国也在依据国际分工的变化,积极参与有关产业零部件的生产与开发,选择若干重点,大力引进和消化相关技术,有步骤地开发若干重点技术,为逐步树立这类产业的比较优势奠定基础。韩国在大力发展第一产业群的同时,在资金技术上重点培育第二产业群,使之成为2000年时的最大出口产业,并有选择地引进和培育第三产业群,为最终转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准备条件。

20世纪80年代,韩国为了达到技术升级的目标,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如鼓励市场竞争、扩大企业自主权;减少政府对产业支援的强制,实现金融的民营化;减免企业法人所得税和法人税;实现银行内部经营的自律化,逐渐减少一般银行的政策金融比重,扩大自律经营的幅度;从美国、日本、西欧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良和创新,同时,专门设立特定研究开发事业费,扶植“有希望的幼稚产业”的技术开发。

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产业调整,韩国的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和高级化。韩国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重,从1980年的48.4%∶51.6%,变为1985年的43.4%∶56.6%,到1990年进一步调整为37.9%∶62.1%,显示出资本与技术密集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据统计,汽车产量由1972年的1.86万辆增至1990年的132万辆,1993年汽车产量进一步上升到235.8万辆,其中仅轿车就达到149万辆,超过了英国和意大利,居世界第三位,目前,韩国已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的第五大汽车生产国。造船业由1971年的19万吨,到1990年增至500多万吨,在世界造船量中占29.1%,居日本之后列第二位,在国际船舶出口市场占23.3%,也居第二位,到1993年韩国的造船量达到951.5万吨,占世界造船总量的47%,超过日本居世界首位。电子工业的产值从1980年的28.5亿美元达到了1988年的235.23亿美元,8年增长了7.3倍[22]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韩国经济由于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工资成本上涨、劳资关系激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再次出现了低速增长的势头。1993年金泳三政府上台后,接二连三地进行了一些经济改革。1993年推出了“新经济五年计划”,并且提出了“新经济百日计划”,将工业结构进一步向信息化推进。

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政府主导型”经济向“民间主导型”经济过渡的基础上,逐渐向“市场主导型”经济转变。政府通过“公有经济私有化”等方式,降低国家资本和公有经济的比重,提高私人资本和私有经济的比重;同时将原本由国家资本

谷元祥著.亚洲四小龙起飞始末.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111控制的钢铁、造船、汽车等企业直接或通过股份制的方式转让给民间私人资本经营,实行“国民经济民营化”。另外,政府还在利率、投资、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等,以期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为国内企业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实现经济的“自律发展”,并鼓励企业向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成为韩国的支柱产业。以信息工业为例,1994年,韩国半导体产品的出口额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半导体存储器的销量位居世界第一;1994年,韩国三星电子在世界上首次试制256兆位芯片获得成功[23],前后仅10多年时间,韩国在半导体芯片方面的技术就超过了美国和日本,并开始对美国和日本出口相关的技术。

为了迎接信息产业的到来,韩国政府于1993年提出了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并且确立了旨在开发公共数据库、推动社会信息化的“DB产业育成发展计划”。韩国通商产业部在其制定的《21世纪前10年韩国产业发展战略与展望》报告书中还确定了今后将要发展的10大尖端技术产业:尖端电子信息产业、半导体及电子感充板、尖端机械、电子产业、新材料、精密化学、生物工程、光产业(光缆通信、激光加工等)、尖端纤维、航空、尖端汽车零部件等。并在该报告书中指出10种尖端产业将成为21世纪前10年最有希望的产业,在这10年中,其出口额平均每年将增长16.5%,到2005年将超过总出口额的50%[24]

四、创新经济及文化产业发展阶段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对韩国的经济构成了很大的冲击,韩国的重化工业以及一些传统产业在这次危机中破产倒闭。据韩国金融监督院的统计,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量资本从韩国流出,仅1997年11和12两个月,资本外流累计达到98亿美元,占韩国当年GDP的2%;危机前韩国共有各类金融公司2103家,危机后有765家在结构调整中破产撤销或被收购、合并重组;1998年,银行业因金融危机而遭受的损失达到14.48万亿韩元。当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出现负增长,通货膨胀率急剧上升。1998年比1997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上升了11.1个百分点,失业率也由1997年的2.6%骤增至1998年的6.8%。至1997年末,韩元的汇率降至1695.00韩元兑1美元[25]。经过此次金融危机,韩国政府意识到了加快科技创新、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性,为此,韩国政府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产业政策方向及知识基盘新产业发展方案》,明确提出从1998年起至2003年的五年间投资110万亿韩元,用于发展计算机等28个知识基盘产业及服务业[26]

1998年金大中上台后,明确把信息产业作为重振国家经济的根本,成立了韩国历史上第一个信息通讯部,并提出到2002年以前进入世界10大知识信息强国的行列,2010年把韩国建成知识信息国家、信息技术领先和未来世界的中心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推动韩国由技术引进模仿再创新的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变,将加强产业的创新能力作为今后的重要任务。同时,在世界油价不断高企的背景下,作为世界曾经的十大高耗能国家之一,韩国开始调整自身的重化工业结构,减少能源消耗。2005年韩国18个部门共同参与制定和推进了“单位GDP能耗改善3年计划(2005—2007年)”;2006年韩国产业资源部制定了“技术为基础的高能效器械开发推进战略”(THE(Technologybased,Highly,Efficient)7Runners Program),计划在2007—2010年间投入1 500亿元的政府R&D经费;2007年修改完善了《能源利用合理化法》等[27]。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韩国国家能源委员会还审议通过了“第一阶段国家能源基本计划(2008—2030年)”,同时启动“绿色新政”,加快发展信息通信、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文化技术等各个新兴领域的发展。2008年8月,韩国颁布了“李明博政府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R&D占GDP的比重将由2006年的3.2%提升到5%,并在此期间对7大重要领域的90项技术进行重点开发和扶持。[28]

这些政策加快了创新经济的发展,据统计,2002年韩国科学技术竞争力已位居世界第十位,研发投资位居世界第八位,研发人力是世界的第九位,在海外获得的专利数量为世界第十位,电子、通信、纳米技术等领域的科研水平进入世界前列。建成了框架合理、分工明确的国家创新体系,由国家科研院所承担国家战略储备技术的研发,高等院校重点从事基础科学研究,企业则是从事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的主体[29]。据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公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2010—2011)》数据显示,韩国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的创新竞争力得分排在第12名,已经进入了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韩国还加大了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其实早在1998年韩国就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方针,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韩国文化观光部长南宫镇指出:19世纪是以军事征服世界,20世纪是以经济征服世界,到21世纪是以文化建构新时代的时候。1998—2001年,韩国相继出台了《国民政府的新文化政策》(1998年)、《文化产业发展五年》(1999年)、《21世纪文化产业的设想》(2000年)、《文化韩国21世纪设想》(2001年)等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等[30],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提出要把韩国做成电影大国、文化大国,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建立了完善的文化管理机制,设立了“韩国文化产业振兴委员会”、“文化内容产业振兴院”等部门,积极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加大对文化产业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扶持,同时为文化产业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规范该产业的发展。2003年韩国影视、音乐、手机及电子游戏4个产业的增长率均在两位数以上,出口额首次超过钢铁,而且韩国文化产品的出口不仅仅停留在出口的“一次性收益”上,而是通过媒介文化潜移默化地衍生、创造了更大的市场,得到了更多的收益,逐步形成了以电视剧为龙头,带动旅游、家电、汽车、电脑、服装等产业的一系列“商业链条”[31]。到2011年,韩国已经一跃成为世界上文化产业发展排名前五位的国家,特别是在影视和数字游戏方面更是名列世界前茅。[32]

除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外,韩国政策还积极扶持其他服务业的发展。2006年12月韩国发表了《加强服务业竞争力综合对策》,涉及整个服务业经营环境改善、朝阳产业的集中培育以及强化旅游、教育等领域的竞争力等3大部门159个课题,提出放松不合理的政府管制、扩大税收、金融支持等[33]。服务业的发展使韩国的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协调,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推动着韩国产业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三节 台湾地区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www.daowen.com)

与韩国轻工业发展相对不足的发展方式不同,中国台湾地区的工业化是在劳动密集型轻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经历了重化工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等多次产业结构调整后,形成了以知识型和创新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一、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为主的发展阶段

1953年,台湾地区步入了工业化阶段。在此之前,台湾经济一直以农业为主。二次大战时期,台湾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二战后,在美国的援助下,台湾地区经济逐渐恢复,到1952年,台湾地区经济已经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平。但是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仍然很严重,主要表现在:大批军队进驻台湾,军费开支庞大,财政赤字增加,已经压抑住的恶性通货膨胀随时都有可能再次爆发;岛内企业技术落后,成本高,规模小,产品缺乏竞争力;产品结构单一,岛内所需生产资料和原料大量依赖进口,造成国际贸易的巨额入超,外汇短缺;此外,岛内国民收入低,国民储蓄率低下,资本积累严重不足,而且失业率相当高。

针对以上问题,台湾当局决定实施进口替代战略,首先发展资金需求不大、技术要求不高、以最终消费品为中心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以满足岛内的市场需求,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台湾当局首先选择了电力、纺织和肥料部门进行优先发展,因为电力是一切工业之本,是工业发展的先决条件;纺织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工业;肥料则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商品。与此同时,台湾当局还根据市场的需要和自身的条件,选择了水泥、玻璃、塑料、木材制品和造纸等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作为进口替代工业,以提高工业的自给率。并进一步发展了一些加工过程较复杂、所需资本较多、技术要求较高的耐用性消费品,如:家用电器、机器、运输工具、化学品、合成纤维、电子零部件等。到1960年为止,台湾先后发展的进口替代产品有:棉纱、棉布、毛呢、毛纱、面粉、人造丝、人造棉、合成纤维、尿素、硫酸、纯碱、合成板、平板玻璃、汽车轮胎、缝纫机、耕耘机、电风扇及汽车等[34]

为了促进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台湾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主要有:①通过采用进口配额、复式汇率等措施,进行进口管制,鼓励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1953年被列为管制进口的商品项目占进口商品项目的36%,到1956年提高到46%,如棉毛织品、人造纤维、水泥、纸张、化肥、自行车、缝纫机等产品,都属于暂停或管制类进口商品之列[35]。②采取关税保护政策,以保护和扶植岛内工业的发展,并对不同的商品采取差别关税税率,有效地限制了进口。③规定台湾岛内产品生产的“自制率”,对促进台湾产品本地化起了积极作用。④对进口替代工业的工业用地、所需外汇、税收、贷款以及审批手续等实行优惠,促进对进口替代工业投资、设厂。

上述措施的采用,促进了进口替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从1953年到1962年,台湾地区的工业年均增长11.7%,其中制造业发展更快,达到年均12.5%的增长率。工业占岛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52年的15.4%提高到1962年的21.9%,其中,制造业在岛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相应地由11.2%提高到17.6%[36]。在制造业内部,轻工业部门如食品、纺织等的比重先升后降,而化学、石油等一些重化工业的比例则先降后升,这也反映了进口替代工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经过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到20世纪50年代的末期,实施进口替代的工业部门,其产品基本上或大部分实现了自给。

但是,台湾经济属于“海岛型”经济,市场规模狭小,市场很快达到了饱和,使台湾地区的工业发展失去了动力。而且岛内自然资源贫乏,工业发展所需的能源和原材料大部分依赖进口,外汇逆差很大,加上人口的激增,对台湾经济造成很大的压力。50年代所实行的进口替代战略已成为台湾岛内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同时,美国向台湾当局提出了九点经济改革方案,以停止美援为要挟,迫使台湾经济转向。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当局决定从“进口替代”为主的内向型经济模式转向“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模式;鉴于当时的自身条件,所发展的出口导向型工业主要建立在原来的进口替代型工业的基础之上,大部分仍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投资少、收效快的轻纺、食品、电机等工业。其做法大致是:主要从日本(部分从美国)进口电子零部件和化学原材料,从美国引进机械设备,加工生产成套家用电器、化学纤维和纺织品,再向美国出口。

为了促进出口,台湾当局一方面降低关税,取消进口限制,变多重汇率为单一汇率,制定出口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从1965年至1970年分别开辟了高雄、楠辛、台中3个出口加工区,并确立了“出口加工区”的四大目标,即吸收外国投资、促进出口贸易、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岛内工业技术水平。出口加工区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高雄出口加工区在1966年建成当年,就实现出口222万美元,到1969年已增加到6218.1万美元。1972年,三区合计贸易顺差达到7 526.6万美元,1974年达到2.142亿美元,不仅拓展了出口贸易,而且为当局赚取了大量外汇。

从工业结构上看,加工制造业增长速度最快,而最初(1963年)以食品、纺织所占比重最大,分别占26.43%和11.67%,到1972年,纺织业取代食品加工业的地位,位居首位(27.3%),而食品加工业的所占比重仅为8.34%,已退居第三位电子电机工业(12.19%)之后[37]

可见,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台湾的工业结构始终是以食品、纺织、电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它们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之和由1954—1961年的35.5%,达到1966—1971年的49.0%,促进了台湾岛内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另一方面,基础工业发展却相对缓慢。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台湾地区工业轻型化、技术层次低以及工业原材料过分依赖进口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台湾地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重化工业为主的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台湾经济再次出现了新的问题: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落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已成为工业发展的瓶颈。而且台湾过去长期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工业为主,以购进零组件后加工装配,然后制成成品出口为主要方式,其设备简单、技术含量低、产品的附加价值也不高,并且工业生产的原材料和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很容易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形成“浅碟子”经济的不稳情形。而这时,由于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台湾以岛外市场为主的出口型经济受到制约,再加上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也对台湾的出口经济造成很大影响。

以上种种不利因素,迫使台湾当局转向改变现有的工业结构,而同时,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发达国家正致力于开发能耗少、附加价值高、技术先进的高新技术产品,而把一部分能耗大的重化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台湾当局及时利用了这一有利时机,决定在继续发展出口加工业的同时,发展重化工业,产业政策也由重点扶持轻纺工业转向扶持重化工业的发展,尤其重点发展与下游出口加工业密切相关的中上游基础工业,如钢铁、石化、造船、核电等,以加强台湾工业发展的基础和后劲。

为了推动重化工业的发展,台湾当局从1973年起先后实施了第六和第七期经济建设计划,并相继进行了“十项”和“十二项”建设计划,加快促进了工业结构的升级。

“十项计划”开始于1974年,其重点任务是进行高速公路和铁路电气化的建设,扩大港口和机场容量,建立核电站,以解决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同时重点发展钢铁、石油化工、造船等重化工业。20世纪70年代末,这些建设项目相继完工。在基础建设方面,全长373公里的台岛南北高速公路于1978年建成通车;西线铁路电气化工程于1979年全线完工;全长88.1公里的北回铁路1980年竣工通车;苏澳港扩建也于1981年底完工;此外,还完成了桃园国际机场和台中国际港的一期工程。重化工业方面,隶属于“中国钢铁公司”的高雄一贯作业大钢厂一期工程于1977年12月完工;高雄造船厂也于1976年提前完工;“中国钢铁公司”第二、第三期轻油裂解工厂相继建立,而且建成了3座核发电厂。“十项建设”的完成,使台湾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大为改观,足以供应未来10年以上的需要,而大型炼钢厂、造船厂以及石化工业的建成,使重化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迅速提高,1976年,重化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由30%上升到53.9%,轻工业则由70%下降到46.1%[38]

在“十项建设”陆续完成的基础上,台湾当局在1977年9月宣布了“十二项建设”,预计投资新台币4000亿元,其中包括5项交通建设、2项工业建设、3项农业建设和2项社会文化建设,除了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发展和完善高级工业体系以外,还希望通过工业的发展加速和带动农业以及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了配合“十项”和“十二项”建设的顺利完成,台湾当局还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投资、减免税收的措施,也促进了台湾地区重工业的发展。

重化工业的发展,使台湾地区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台湾地区的工业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基础设施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暂时缓和了台湾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在制造业内部,以电机、电子、金属、石化为主的重化工业逐渐成为制造业中的主导产业,而纺织、食品等劳动密集型轻工业所占的比重则不断缩小,失去了原有的主导地位。从制造业附加价值上看,20世纪50~60年代,食品、纺织的附加值最高,这也说明了当时的工业发展主要是食品和纺织工业的作用。60年代中期,电气机械开始迅速发展,而食品、纺织工业则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进入70年代后,台湾制造业内部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兴的机械工业,尤其是电气机械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食品、纺织工业的地位,和化学工业一道成为台湾制造业中的主导产业。1981年,机械工业的附加值比重为22.4%(包括一般机械、电气机械和运输机械),居首位,密集型的化学工业处第二位,占13.8%(见表2-11),这说明台湾的工业结构正在向较高层次演进。

表2-11 台湾制造业附加价值的行业构成变化情况  单位:%

续表2-11

资料来源:Executive Yuan,Directorate—General of Budge Accounting and Statistics,National Incom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年刊)。根据1986年版编制。转引自[日]谷浦孝雄.台湾的工业化——国际加工基地的形成.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1989:32

但是,台湾岛内的自然资源和能源较为稀少,土地面积有限,使台湾的重化工业发展受到限制,工业所需的大量原材料仍有赖于进口,而且,台湾的重化工业大都加工层次低、技术比较简单,并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些不利因素对台湾今后的重化工业发展必将带来很大的阻力。

三、产业转型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台湾工业所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使世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国际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而台湾由于对技术含量高的高科技长期缺乏重视,其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受到削弱,台湾经济进入了低增长阶段,同时也进入了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阶段。

为了摆脱低增长的不利局面,台湾当局提出了“加速工业升级,积极发展策略性工业”的战略思想,将发展的重点转向技术密集型工业,加速产业的升级,同时积极改善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台湾当局本着“二大”(生产效果大、市场潜力大)、“二高”(技术集约度高、附加价值高)、“二小”(能源消耗小、污染小)的原则,选择那些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能源密度低、污染程度小,同时市场潜力和产业关联效果均较大的工业部门,作为策略性工业,确定一般机械、电气机械、运输机械和信息产业4个工业部门为优先发展的重点,提出了151项优先开发项目(其中机械工业87项,电子信息工业64项),通过对它们的发展,实现新一轮的工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到1991年,台湾当局又进一步选定了精密机械与自动化、通讯、资讯、电子、航空工业、高级材料、半导体、医疗保障、特用化学品与制药、污染防治等10项产业作为策略性工业,加以重点发展。

为了促进策略性工业的发展,加速工业结构升级,台湾当局采取了一些相关的配套措施,主要有:①先后设立了新竹科学工业园和资讯促进委员会,并在工业技术研究院下设立了“电子研究所”、“材料工业研究所”和“机械工业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从事应用技术研究、技术和产品开发以及生产实验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还成立了自动化服务团,以推动台湾工业生产的自动化。②改革银行业务,对策略性工业以及一些重要生产行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并准许交通银行优先参与投资。③在税收上实行投资低息政策,对高资本、技术集约型工业减免所得税,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上,对策略性工业予以辅导和协助。④大力推行“中心卫星工厂制度”,形成以最终装配厂或基本原料生产厂家为核心,零部件制造厂或下游加工厂为卫星工厂的生产体系,以推动台湾企业的共同进步。⑤调整重化学工业的投资计划和发展方向,使其逐步向低耗能、低污染的方向发展。

同时为了配合这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台湾当局还采取了放宽外汇管制、降低进口关税、解除投资管制等一些具体措施,改善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在这些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台湾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持续上升,1983—1993年,其比重由54.1%提高到61.5%,其中资本密集型工业由26.6%上升至31.8%,技术密集型工业由27.5%上升至29.7%,1996年达37.7%,而同一时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由45.9%降至38.5%[39]。制造业中,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形成的上、中、下游一贯制的较为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已被打破。80年代前半期,下游加工出口产业由于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使其得以较快发展。但到了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由于岛内经济环境的变化,这些下游产业开始大量外移,到90年代初期,台湾制造业原本所形成的上、中、下游一贯体系已不存在,下游产业主要转移到了东南亚及大陆,中游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制造业中的主导产业。从具体行业上看,传统的纺织、食品等劳动密集型工业,呈负增长趋势,而电力电子、运输工具机械、化学、金属等工业部门仍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尤其是电力电子业已成为台湾的新型支柱产业,10年间(1986—1995)年均速度达12.86%,居各行业之首,其次是运输工具业,年均增长12.36%(见表2-12),这反映了台湾的工业结构从重化工业向技术密集型工业的转变。

表2-12 1986—1995年台湾制造业产值成长率及产值结构变动趋势  单位:%

资料来源:赵文璋.过去十年国内产业结构变迁的观察.台湾经济金融月刊,1997(10)

促进台湾工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原因在于科技研究与开发投入的增大。1989年到1993年,制造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营业额的比重平均由0.65%提高到0.86%(1992年曾达0.94%)。以各行业分布情况看,重化工业及新兴产业的研究开发提高较快,而轻工业(除药草业外)则变化不大。但是,台湾地区的研发水平同美、日甚至韩国相比,都还存在较大差距。尽管台湾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在亚洲仅次于日本,有10种电脑及附属设备出口值居世界第一,但是仍然处在生产附属产品,如鼠标器、键盘、监视器、文字处理机、终端机等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产品阶段,并且,台湾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这类企业因为在科研开发方面资金不足,研发风险高而大多从事于技术较为简单的工业生产,明显无法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研究开发相抗衡,只能依赖于政府力量。这一切都对台湾这一阶段的工业发展形成了制约。

四、知识型和创新型产业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制造业由于劳动力、资源等成本的上升以及竞争加剧等原因,纷纷转移到岛外。而一些外资企业,随着岛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由于以前台湾省工资低廉而拥有的价格优势也不复存在,因此也出现了撤离的现象,而台湾省也相继推行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加快台湾省的产业结构调整。

1999年台湾当局通过《促进产业升级条例修正案》,按照“两大、两高、两低”原则提出“新兴重要策略性产业”概念,同时规定以十年为期对这些产业给予租税抵减,并且每两年对产业适用范围进行一次调整。“新兴重要策略性产业”有如下特点:一是对经济发展有重大效益,其产业关联性大、产品附加价值高及市场潜力大;二是风险性高,回收期限长、市场进入障碍大及营收风险大;三是长期来看具有策略性,其能源依存度低、污染程度低、知识及技术密集度高;四是亟须“政府”扶植,进口替代高、投资金额大及研发投入比例高。2000年台湾当局确定新的十大新兴工业为:通讯、资讯、半导体、消费电子、精密机械与自动化、航太、特用化学品制药与生技、医疗保健、环境保护及高级材料工业[40]

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提出了台湾经济总体发展目标,即:壮大台湾,结合亚太,布局全球。具体有三个目标:一是全球创新中心,即全球科技与产品的创新中心,以提升台湾生产力、竞争力,创造更多投资机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二是亚太经贸枢纽,即包括亚太营运管理、金融服务、产业集资、仓储转运的平台及跨国企业的亚太营运中心,扩展台湾服务业与制造业,成为带动经济成长的双引擎。三是台商营运总部,即以双航圈、双中心为规划[41],推动台湾成为企业创造价值和支持全球活动的营运总部,吸引台商“全球布局,根留台湾”。[42]

经过10年的培育和发展,当初制定的大多数产业成长为台湾省的支柱产业,尤其是通讯、半导体、消费电子等产业。以资讯电子及生物科技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台湾的主导产业,台湾已成为网络产品及移动电话的全球重要生产基地,电脑、电子光学制品、电力零件和电力设备产业(光电产业、半导体产业)三大领域已经成为台湾对大陆投资的重点产业,其中半导体产业与液晶面板产业两大门类是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在1999年出台的《促进产业升级条例》即将到期之际,台湾当局又先后提出了《产业发展基本法》、《产业创新加值条例》、《产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的“产业三法”来接续《促进产业升级条例》,2008年岛内政党轮替后,台湾当局将“产业三法”的精神放入第三部重要法规——《产业创新条例》,以继续促进台湾产业结构发展。《产业创新条例》在产业发展方针、创新投入、无形资产流通运用、产业人才资源发展、产业投资、永续发展及产业环境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产业范围也由以前的工业领域拓展到农业和服务业领域,对“创新”的理解也超越了技术研发的局限。2009年,台湾提出了“建设全球创新中心”的新定位,并确定了以包括云端运算、智慧电动车、智慧绿建筑、发明专利产业化为主的四大新兴智慧型产业和包括绿色能源、生物科技、观光旅游、健康照护、精致农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等在内的六大新兴产业作为台湾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新方向,致力于推动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氢能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LED产业、电子通讯及元器件、生物医药、医疗器材等产业的发展。“新兴重要策略性产业”的产业范围也调整为:3C工业、精密电子元件、精密机械设备、航太、生物医药及特用化学品制药、绿色技术工业、高级材料工业、纳米技术工业、安全产业、技术服务业等。

在产业政策的积极推动下,知识型与创新型产业逐渐成为台湾的重要产业。从图2-2中的产业创新发展历程看,1950—1970年间,台湾主要从事加工出口产业,属于单纯的制造阶段;1970—1980年间,台湾开始发展委托代工产业,相应地产品生产进入了制成品阶段。进入到1980年以后,台湾开始承接委托设计制造生产,并逐渐培育自身的全球运筹能力,产品生产从而进入到了设计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台湾开始进入知识创新阶段,企业的产品创新力度不断加大,政府也加大了对知识型与创新型产业的扶持力度,力争使台湾在创新经济的发展上取得突破。

图2-2 台湾产业创新与产业发展阶段图

从产业的整体结构上看,经过十几年的结构调整,台湾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业在台湾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继续缓慢下降,工业在台湾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而服务业在台湾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则不断上升。2000年时,台湾地区的农业产值占岛内GDP比重下降为2.1%,工业比重降到32.4%,服务业比重则上升为65.5%,到2010年,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进一步调整为1.6∶31.3∶67.1。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台湾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表2-13 1992年以来台湾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化情况  单位:%

续表2-1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2006)

图2-3 台湾1992年以来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

但是,在三次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的同时,台湾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变化却相对缓慢,2003年以来服务业的内部主要行业结构变化情况显示,批发及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2003年的16.69%增加到2010年的18.18%,金融及保险业的比重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由2003年的7.55%降低到2010年的6.37%,咨询及通讯传播业的比重也有小幅度的下降,由2003年的3.77%降低到2010年的3.47%。

表2-14 台湾近些年的服务业结构情况  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

可以看出,以批发及零售业为主的传统服务业的产值比重在最近几年中出现了上升,而金融、保险、咨询及通讯传播等现代服务业的产值比重小幅下降,说明台湾的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较为滞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还较为缓慢。咨询及通讯传播业产值比重较低的现状也说明台湾的知识型、创新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还较低。而且,台湾的企业由于规模不大,在从事研究发展时,普遍面临“人才缺乏”、“相关技术信息取得不易”、“研发人员流动率高,使研发工作延续不易”和“资金不足”等问题,对创新型产业的发展造成制约。可见,台湾要想真正进入知识型和创新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阶段,还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

第四节 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演进概况

对美、英、德等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演进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和地区产业演进的特征和规律,尤其是对近年的产业演进分析,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在主导世界创新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其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美国的产业演进过程

自18世纪末期起,美国经历了劳动密集型工业阶段、资本密集型工业阶段、技术密集型工业阶段。进入18世纪末以后,美国一方面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努力开展发明创造,实现了美国经济由农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作为工业化的准备时期,从手工制造、加工向机械化发展是其最主要的特征。机器制造业成为当时最具特色的主导产业,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木材加工业、烟草、皮革、造纸、印刷等产业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美国已基本成为一个工业部门齐全、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建立的国家,并从一个农业国家转变为一个工业国家。进入20世纪以后,美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开始发展化学工业、(非)电气机械与运输设备、钢铁、建筑等产业,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制造业的产值一直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23%,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幅度几乎是其余产业的3倍,这其中的功劳就要归功于运输设备、(非)电气机械这样的产业,这些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约占全美劳动力的13.9%,但却创造了24.5%的GDP,其价值系数(增加值与劳动力之比)为平均水平的1.76倍。正是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战后的美国制造业曾一度在全球市场中拥有绝对优势,占到全球制造业份额的40%左右。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逐步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自己则集中发展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密集型产业。非电气机械、运输设备、电气机械、食品和印刷出版等5个行业成为美国的主导产业,其增加值占制造业的近一半。同时,美国还根据产业技术发展的趋势不断提出今后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1997年,美国组织了500人参与制订展望2010年的“下一代制造计划(Next Generation Manufacturing,NGM)”。NGM计划提出了以人、技术与管理为制造业成功的三要素。随后,美国在“2020年制造业挑战的展望”中进一步提出多项优先发展关键技术,主要有:无废弃物制造(减少废弃物及能耗),新的材料工艺(纳米加工及先进成形工艺),生物制造技术,企业建模与仿真,信息技术,及产品与工艺设计等,将相关的产业作为今后的新兴产业加以重点培育,这些产业也将成为美国未来的主导产业,并将带领美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技术创新、经济全球化和政府的鼓励政策推动了美国产业升级,其结果是制造业优势及所占经济比重不断下降,而研发、金融投资、专业服务等竞争优势持续上升。这种产业升级导致美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对能源商品价格波动的承受力大幅提高及抗风险能力提高,微观经济效益良好,美国的产业升级及经济结构转型也引发了大量生产外包,又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从而引领了全球产业升级和重组的发展潮流。

二、英国的产业演进过程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工业化进程的国家。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的各主要工业部门就先后出现了从手工业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的趋势,进入到产业革命时期。产业革命首先发生在新兴的棉纺织业,纺织机的出现和改进引发了蒸汽机的发展。蒸汽机的推广和应用,带动了英国工业的发展。到19世纪40年代,产业革命已基本完成,英国成为当时最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和世界贸易中具有垄断地位,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英国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守旧思想和管理、科技成果应用上的落后,以及产业结构上的不合理,英国的工业出现了徘徊不前、甚至逐渐衰退的趋势。工业中的传统产业,如冶金、煤炭、造船、纺织等长期不景气,新兴产业如电子、石油、化学工业等也缺乏。面对这样的困境,英国也在不断寻求产业结构的调整之路,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英国的一些城市,如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等城市紧紧围绕电子信息、计算机、生物工程、光电子等高新技术有计划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目前这些城市已形成了以高新技术、金融服务为主的产业结构。不过,由于英国过分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制造业发展渐显颓势。从全国来看,非电气机械、食品和运输设备是英国制造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但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不是很高,这也是英国经济不景气的主要原因。

英国由工业为主转向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起自上世纪80年代,1973年的石油危机引发了新技术革命对传统工业的强烈冲击,经济发展和市场力量的作用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内在要求。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再次经受经济衰退,但工业生产率明显提高,即使在衰退低谷的1992年,仍实现了自1986年以来的持续增长,到2000年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达70%,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根据英国财政部报告,到2008年,三次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为1.5∶25.5∶73.0,服务业解决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数的80%左右。整个产业调整持续20多年,才最终确立了服务业的主导地位。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创意产业理念并出台政策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目前创意产业在英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已达8.2%,其增长速度是英国整个国民经济增速的两倍。英国创意产业的出口增长更为迅速,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1%。目前,英国境内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企业超过15万个,创意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占英国就业人口总数的8%以上[43]。创意产业成功推动了英国出口,有效地抵补了货物贸易逆差。近年来,在创意产业的全力推动下,“英国制造”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德国的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德国属于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30年代,当英国的工业革命即将完成的时候,德国的工业革命才刚刚开始。同其他国家一样,德国的工业革命也是从纺织业开始的,随后是采矿业和冶金业,这些产业带动了德国境内特别是莱茵河流域工业中心的发展,机械制造业随之发展起来,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联邦德国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动,重工业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在加工工业中,机械制造业取代食品工业,成为最大的工业部门。这一时期的电气、电子工业、汽车与航空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德国产业进入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工业社会向服务和信息社会转变的结构调整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收缩、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对钢铁、煤炭这两个产业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不断发展壮大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电气和电子工业等主导产业,使这些产业成为德国工业的支撑体系。目前,德国的自动化工程、信息科学、生物技术、遗传工程、空间技术和环保技术等,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进入21世纪以来,德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德国的高科技产业主要集中在激光、纳米、电子、生物、信息通讯、现代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近年来,德国在确保其世界汽车和机器制造领域技术的中心地位的同时,正日益成为激光技术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中心。另外,德国把微电子技术在所有相关领域的应用视为重点,并一直在改善法律框架条件,促进生物技术领域的投资。在环保技术领域,德国以18.9%的世界市场份额取代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在世界贸易中,德国高附加值产品以19.5%的市场份额居各国之首。日本以19.3%列第二位,而美国仅占13.1%,名列第三。德国政府为提高技术能力作出了各种努力,尖端技术产业占其工业生产的11.7%。如今,德国在传统技术和高新技术领域实力雄厚,拥有世界第二大技术出口国,欧洲创新企业密度最高国家等美誉[44]

表2-15 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演进

续表2-15

【注释】

[1]孙景超,张舒英.冷战后的日本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3

[2][日]名岛太郎.日本产业读本.东洋经济新报社,1968:7.转引自冯昭奎著.日本经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参见刘李胜,谭向军,姬文婷著.中外支柱产业的振兴之路.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54~55

[4][美]詹姆斯·C·艾伯哲伦,乔治·斯陶克著.企业巨子.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50

[5]刘李胜,谭向军,姬文婷著.中外支柱产业的振兴之路.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56

[6]吴江.日本汽车工业发展的有关理论基础.日本研究,1997(1)

[7]胡金元.现代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45

[8]冯昭奎著.日本经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75

[9][美]詹姆斯·C·艾伯哲伦,乔治·斯陶克著.企业巨子.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47

[10]汪斌著.东亚工业化浪潮中的产业结构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47~48

[11]陈鸿斌,朱心坤.亚洲经济的第三次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3:54

[12]根据OECD1986年对高技术产业的定义,将R&D强度(即R&D经费支出占总产出的比重)作为界定高技术产业的标准,把具有较高的R&D强度的六大产业确定为高技术产业,即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仪器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专用科学仪器制造业、电力机械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13]陈昭锋,韩健.政府推动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2)

[14]苏贵光,路迹.日本产业政策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国际经济合作,2005(7)

[15]白雪洁.塑造沙漏型产业结构:日本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与趋势.日本学刊,2011(2)

[16]井志忠,耿得科.日本产业结构软化论.现代日本经济,2007(6)

[17]参见[日]奥林茂次等.世界经济统计.东京大学出版会,1990:123,131
  转引自汪斌著.东亚工业化浪潮中的产业结构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78

[18]张慧智.韩国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分析.东北亚论坛,1997(3)
  陈龙山,张玉山,贲贵春著.韩国经济发展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4~5,88

[19]毛健著.产业结构变动与产业政策选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59
  沈祖良,陈继勇著.南朝鲜台湾香港新加坡经济述评.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50

[20][日]李海珠.东亚时代的韩国经济发展论.日本财务经理协会,1995:162、168
  [日]奥林茂次等.世界经济统计.东京大学出版会,1990:158
  转引自汪斌著.东亚工业化浪潮中的产业结构研究,1997:82

[21]刘李胜,谭向军,姬文婷著.中外支柱产业的振兴之路.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126

[22]刘李胜,谭向军,姬文婷著.中外支柱产业的振兴之路.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131,132,133

[23]许晶华.亚洲“四小龙”信息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图书与情报,1997(1)

[24]张慧智.韩国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分析.东北亚论坛,1997(3)

[25]宋平,朱美荣.两次金融危机中的韩国经济及其对策.山东社会科学,2011(7)

[26]吴金国.韩国经济起飞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财贸研究,2009(5)

[27]朴英爱.高油价背景下韩国产业政策走向及对中国的启示.东北亚论坛,2008(4)

[28]宋平,朱美容.两次经济危机中的韩国经济及其政策.山东社会科学,2011(7)

[29]张明龙.从引进技术走向自主创新:韩国科技创新路径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8(7)

[30]雷丽平.东北亚国家现代化的韩国模式剖析.东北亚论坛,2002(4)

[31]韩秋.韩国产业结构转换中的动态比较优势.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3)

[32]韩红新.韩国文化产业管理与发展模式探析.前沿,2011(20)

[33]朴英爱.高油价背景下韩国产业政策走向及对中国的启示.东北亚论坛,2008(4)

[34]史全生.台湾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202

[35]沈祖良,陈继勇著.南朝鲜、台湾、香港、新加坡经济述评.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32

[36]汪斌著.东亚工业化浪潮中的产业结构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97
  史全生.台湾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205

[37]曾建权.台湾工业发展模式的探讨.台湾研究,1997(5)

[38]转引自史全生.台湾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317

[39]张冠华.台湾工业升级问题之探讨.亚太经济,1996(5)

[40]朱磊.台湾产业政策中的“适度逆比较优势策略”——兼论“产业创新条例”的意涵.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0(3)

[41]“黄金双航圈”是指以台北为中心的东北亚与东南亚航圈,“营运双中心”是指台商的全球营运中心和外商的区域营运中心。

[42]台湾“产业创新条例”促台进入创新时代,http://fass.net.cn/index.php/page-31-3857.html

[43]创意产业推动“英国制造”焕发生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7-27

[44]方锐帆,朱燕.德国高科技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6(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