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代产业结构演进与调整:规律与过程

现代产业结构演进与调整:规律与过程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和过程产业结构调整既是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分析和把握产业结构调整和演进的过程及其一般规律,对于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以及提高产业结构调整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一节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费希尔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现代产业结构演进与调整:规律与过程

第一章 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和过程

产业结构调整既是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分析和把握产业结构调整和演进的过程及其一般规律,对于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以及提高产业结构调整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

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三次产业的演进与升级不仅反映着它们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转化,而且标志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1931年新西兰澳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一书中,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对产业结构进行剖析,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的思想,把人类经济发展史与产业产生、发展的历史统一起来,进而第一次把经济发展解释为三次产业产生、发展及相互地位发生演变的历史。他认为,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史可以分为三大阶段,之所以有三大阶段的划分,是因为产业结构演变历史阶段性的存在。在第一阶段,人类生产活动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第二阶段,人类生产活动以工业大规模发展为标志;第三阶段,人类生产活动以资本和劳动大量流入非物质生产的领域为显著特征。费希尔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随后,英籍澳大利亚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Colin Clark)在搜集和整理若干国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移动资料后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趋势为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将增加。克拉克还认为,劳动力之所以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移动,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产业之间出现了收入的相对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人们趋向于高收入的产业,从时间序列上看表现为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移动。这一结论验证了十七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观点,因此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Kuznets)在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和整理了几十个国家的统计资料,对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间的变动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克拉克的结论,还进一步提出了新的观点:①A部门(第一产业部门)在总值中的份额,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下降,同第一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变化趋势相一致;②I部门(第二产业部门)在总产值中的份额总体看来是上升的,但该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总体上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这说明虽然第二产业对国民收入的增长有很大的贡献,但当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劳动力的吸纳功能将减弱;③S部门(第三产业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差不多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但在总产值中的份额却未必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同步上升。这说明第三产业尽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是十分显著,但它具有很强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1]

钱纳里(H.Chenery)等人在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根据世界银行的多国统计资料,观察在不同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上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从而使分析从库兹涅茨等人的国别经济史直接概括深入到各国平均的系统考察,建立起标准的工业化结构转换模型[2]。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由农业部门提供的人均国民收入虽然有一定的增长,但其在整个人均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却出现大幅度的下降,而同期由工业制造业提供的人均国民收入增长十分迅速,在整个人均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有很大的提高。以上的转变说明经济已由不发达的农业经济时期进入到发达、成熟的工业经济时期。

钱纳里等人的研究结果还显示,在各产业部门占国民经济比重发生变动的同时,不同产业部门的产品在进出口中的比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出口方面,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农业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迅速下降,而工业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很快上升。进口方面,农业产品占总进口的比重略有上升,而工业产品占总进口的比重则逐渐下降。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各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影响了不同产业部门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从而改变了一国的贸易条件,使不同产品的进出口比重产生了相应变化。

将西蒙·库兹涅茨和H.钱纳里等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产业演进的一般趋势。表1-1是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整理而得的,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工业化开始之前,第一产业的比重都很高,第二产业的比重较低,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国家在工业化开始时市场化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第三产业的比重也相对较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第一产业的比重开始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提高。所不同的是,在库兹涅茨的模型中,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得更快,而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相对缓慢,但在钱纳里的模型中,第二产业比重的增加相对较慢,第三产业比重的则快出很多,不过这两种模型所显示的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是一致的。

表1-1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  单位:%

注:①原著中使用1958年美元将1958年换算成1980年美元,同时使用两种换算因子:第一种(左侧)为美国同期的GDP平减指数,为3;第二种(右侧)为以钱纳里和赛尔奎因的换算因子为基础并用相应方法调整美国GDP平减指数而得出的换算因子,为3.5。
②(原注)平均约为180美元(以1970年人均收入低于300美元的国家在1960—1972年的数据为基础)。
③(原注)平均为7300美元(以1970年人均收入高于400美元的国家在1960—1972年的数据为基础,但删去人均收入只略高于4000美元的三个国家)。
资料来源:转引自郭克莎著.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40~41

第二节 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迄今为止,从世界产业发展的进程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主要表现为两条路径的同步演进,即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变化和以工业结构变化为主的工业化过程。在此,分别从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以及工业化演进历程两方面,对产业演进的过程及主要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更加清晰地把握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脉络。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增强,产业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概括起来讲,主要体现在服务化、融合化、生态化和高科技化几个方面。

一、服务化趋势日渐增强

从世界产业发展看,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演进表现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业经济”的转变。目前,世界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经济的服务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服务业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就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图1-1是1991年以来服务业在世界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变化情况图。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从1991年至今,世界服务业比重逐年升高,由1991年的62.7%增长到2010年的70.7%,其中2009年达到历史最高点71.8%。从不同类型国家和地区的服务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变化情况看,2007年与2000年相比,除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外,服务业的比重在不同类型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升,其中中等偏下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的变化幅度最大,2000—2007年间增长了4.0%,低收入国家的服务业比重变化幅度也较大,达到3.0%,高收入国家增加了2.7%,中等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的服务业比重增长较少,均为0.7%。

图1-1 1991—2010年服务业占世界经济总量的变化趋势图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表1-2 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变化情况  单位:%

续表1-2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同时,服务业在世界贸易总量中的比重也不断上升。服务业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70%左右,低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达到50%。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势头强劲。1980—2010年,世界服务出口总额从3673亿美元扩大到36639亿美元,30年间增长了9倍,占世界贸易出口的比重从七分之一增长到近五分之一。2000—2008年间,印度、俄罗斯、中国、巴西的服务出口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4.7%、23%、22%、16%,高于北美洲地区8%、欧洲地区13%的年均增速。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从制造业领域向服务业领域转移。服务业跨国投资占全球比重已接近三分之二,通过商业存在实现的服务贸易已经超过全球的一半[3]

世界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的产生原因来自于需求和技术的推动。从需求方面看,世界经济对服务业需求的增加是导致服务业发展迅速的根本原因。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务业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需求的层次也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生产环节对服务业的需求,服务业在农业、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服务业成为提高农业、制造业附加价值和科技含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制造业企业逐渐将一部分制造业环节剥离出来,开始专门从事服务业领域的经济活动,推动企业生产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这都从需求的角度刺激了世界服务业的发展。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推动世界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导致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纺织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电力技术和内燃机技术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促进了钢铁、化工汽车等重化工业的崛起;而以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促进了IT产业的迅速发展,也为以信息化技术为载体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进步。

二、融合化趋势愈加明显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扩散,一些基于工业经济时代大规模生产分工形成的产业边界逐渐模糊或消融,并在原有的产业边界处融合发展成新的产业业态,成为产业价值的主要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源泉与动力。这一堪称“革命性”的产业创新,首先发轫于服务业,并逐步向制造业和农业渗透扩展,引发了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并导致了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这一现象也使得建立在明确产业分工基础上的传统产业经济、企业管理理论以及公共政策面临新的挑战。

1978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创始人Negreouponte通过对最新技术发展的观察,对电子计算机、印刷和广播业三者间技术融合的现象进行了研究,他用三个重叠的圆圈对这三者的融合做出了形象的描述,并指出这三个产业的交叉处将是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随后,产业融合作为当今产业发展中最为突出、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新趋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Raghuram(2000)指出,产业融合从根本上是指数字技术允许传统的和新的通讯服务(无论是声音、数据或图片)通过许多不同的网络共同传送的现象。美国学者Greenstein和Khanna指出,“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指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并将产业融合区分为“替代性融合”和“互补性融合”。

不过,产业融合并不仅仅局限于电信、媒体等行业。澳大利亚政府信息办公室在其《融合报告》中将融合直接定义为“由数字化激活的服务部门的重构”,这一定义将产业融合拓展到了服务业的各个部门,将产业融合视为在数字化基础上形成的服务部门的重新组合和分工。随着产业融合的进一步拓展,这一现象逐渐在制造业和农业中出现,如观光农业、制药业和营养保健食品业等的融合,面对新的发展态势,一些学者从较为广泛的意义上以及产业融合发生的机理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定义。如日本经济学家植草益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从前分属不同产业的两个产业,因其中一方或者双方的技术进步,能够供给可以相互替代的产品与服务;或者是因规制缓和,可以比较容易地相互进入对方的经营领域,从前的两个产业融合为一个产业,从前分属于两个产业的企业之间形成竞争关系”[4]。我国学者周振华也认为,产业融合是在工业经济时代高度产业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产业部门日益细化、产业关联复杂化、部门间交易规模庞大且交易量大增为前提条件的,并对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固定化边界进行一定程度调整的结果。这种调整打破了各种产业边界,导致产业之间更多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并使与买卖双方密切相关的市场区域的概念已转变为市场空间的概念[5]。Lind则更进一步地指出,“融合无处不在(convergences are ubiquitous)”,他将原来仅用于定义信息通讯业产业融合的概念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认为“融合是分离的市场间的一种汇合和合并,跨市场和产业边界进入壁垒的消除”[6]

产业融合对产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影响了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产业融合使产业结构的演进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产业融合现象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线性部门替代的发展路径,出现了多元产业替代现象。在信息化的产业融合条件下,尽管产业部门之间“生产率上升率不均等增长”的现象仍然存在,但其程度将大大下降。因为信息化的产业融合,其基础是数字融合,是数字技术在各产业部门的广泛运用。而在数字融合这一点上,各产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周期基本上是同一的,并具有相同的技术进步速率。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在各产业部门的运用,与其专用技术相结合,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改变其专用技术的生命周期及其阶段性,从而延缓和减轻技术进步速率下降的程度。这就意味着导致产业增长减慢的技术因素被削弱了。

第二,催生新的产品和服务。产业融合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表现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另一方面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服务项目不断涌现。由此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和新的服务项目。如智能技术在农业、工业等领域的应用以及相应的智能产品的出现,电子报刊、网购、3G融合等的出现,都是产业融合发展的产物。

第三,模块化组织方式开始盛行。产业融合的发展使原有的产业边界逐渐消失,建立在传统工业化时期的产业链被逐渐打破,各产业部门开始相互介入,企业之间的垂直分工体系逐渐弱化,相互之间的水平分工成为产业分工的主流。在信息技术平台的基础上,企业间的联系主要通过网络进行,导致以“模块化”方式组合起来的产业合作方式开始盛行。

三、生态化趋势更加突出

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虽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也对生存环境造成了难以修复的破坏,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能源短缺和环境的不断恶化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最近对消耗能源最多的经济行业的分析显示,在过去的10年中,总体能源需求每年增长1.6%,今后15年中每年将增长2.2%。如果按照世界金融危机前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世界能源需求总量将达到627.4QBTUs,每天需要石油1.087亿桶。世界能源理事会发表的能源政策报告指出,到205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加一倍。如何在发展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巨大消耗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正是基于这样的发展认识,产业的生态化发展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的认同。

图1-2 全球能源需求预测

资料来源:麦肯锡研究院。

图1-3 世界石油需求预测

资料来源:麦肯锡研究院。

产业生态化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艾尔斯(R.U.Ayres)提出的,1989年Frosch与Gallopoulos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了《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一文,提出了“产业生态学”的概念,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关于产业生态化的概念目前尚没有专门的定义。郭守前认为,产业生态化是一个过程,即按照生态学、产业生态学的原理,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以及再生产等各个环节进行合理优化耦合,实现全过程生态化,从而建立高效、低耗、低污染、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和谐的全新产业生态体系[7]。陈柳钦则认为,产业生态化是指产业自然生态有机循环机理,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内,对特定地域空间内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消除环境破坏,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8]。厉无畏等学者则指出,产业生态化的目的,在于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质量,并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9]。由此可以看出,产业生态化虽然在概念上尚未统一,但是其核心内涵是一致的,即促进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尽可能地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产业生态化的重点在于农业和工业的生态化发展。其实现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通过清洁生产实现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按照我国《清洁生产法》的规定,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上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也就是说,清洁生产是通过从源头到最终产品生产全过程中对污染物的消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而不是将污染物留到最后阶段才加以处理。

第二,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实现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有学者认为,生态产业是依据产业生态学原理、循环经济理论及五律协同原理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并具有较高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等五律协同的产业[10]。生态产业不仅仅是指某几个产业,实际上,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应用生态工程的方法,突出整体预防、生态效率、环境战略、全生命周期等重要概念,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的一种高效的产业体系[11]。因此,生态产业涵盖了所有的产业门类,是不同于传统产业体系的一种新型产业体系。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能源的巨大消耗,实现产业的生态化。

第三,通过先进的管理理念、方式和方法实现产业的生态化发展。产业的生态化发展不仅仅在于生产技术和工艺上的先进,同时还需要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产业发展对能源的巨大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虽然主要在于生产工艺、设备、技术等方面的制约,但是管理理念、方法和管理方式的落后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由于管理出发点和目的的不同,传统的管理将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作为主要的关注点,而忽视了对资源的节约和对环境的保护,由此所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对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不协调。因此,以实现产业的生态化发展为出发点,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思路,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也是促进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四、高科技化趋势不可逆转

从世界产业发展的演进历程看,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对经济的贡献度逐渐降低,而知识、技术、教育等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贡献度不断加大,高科技化成为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和爱德华·丹尼森对美国1949—1984年间经济增长要素的贡献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贡献只占44%,科技和教育的贡献占66%。日本对1952—1961年间的经济增长情况也进行了类似的核算,同样发现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占66.6%。随着知识在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大,知识型产业占GDP的比重日益提高。根据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统计,该组织成员国1985年知识型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45%,到1996年这一比例已上升至50%以上[12]。2003—2009年间,大多数OECD国家的R&D投入占GDP的百分比都呈现上升的趋势。以色列的R&D投入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4%以上。2008年OECD不包括智利在内的33个国家的R&D投入占GDP的平均比重为2.34%,比2003年高出0.13个百分点。

表1-3 OECD国家R&D投入占GDP的比重  单位:%

续表1-3

续表1-3

注:1.不包括智利;
C.估计数据或推测数据;
P.临时数据。
表中数据空缺为数据无法获得。
资料来源:OECD统计资料。

科技投入的增多,刺激了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新产业不断涌现,另一方面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不断渗透,被广泛应用于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了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资源环境技术、航空航天技术、能源技术和先进防御技术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正脱颖而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加大,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科技化发展。由于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传统产业为其提供材料、工艺、基础器件和设备等生产要素的支撑,高技术产业反过来也对传统产业产生了极强的改造和辐射作用,即通过高技术产业的杠杆作用,提高传统产业的效率和技术水平,使传统产业开辟新的市场,焕发新的生机。

2007年底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对全世界的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但是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也表明,每一次重大的经济危机时期,往往也是重大科技创新涌现的时期,而重大科技成果也往往会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与繁荣。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前后问世的科学发现,成为日后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基础。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金融危机爆发后,生存下来的企业一般都是拥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各个国家也都会在经济危机时期,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以新技术应用为载体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了应对经济危机,促进经济的发展,企业就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新兴产业。一般来讲,通过运用新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增长率和附加价值,这就会激发企业发展新科技,运用新技术成果的积极性。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各国陆续出台了促进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美国总统奥巴马将新能源作为带动美国经济复苏的“发动机”,根据奥巴马公布的能源政策,美国将逐步实现能源供给的战略转型,计划在未来10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风能、太阳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研究;促使政府和私营部门投资于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等新能源技术,以达到刺激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安全的目的。此外,美国还将发展智能电网产业,全面推进分布式能源管理。世界其他国家也纷纷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未来的重点产业加以发展,中国也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要在微电子、新能源、通信技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航天航空等16个重大专项上取得突破,为中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战略目标。可以预见,在未来的若干年中,以新能源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突破将促进一批与之相关的新产业的发展,也将促使世界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

第三节 世界工业化发展进程及特征

从世界工业化的演进过程看,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越过了工业化初期和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目前已经进入到了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在世界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扮演着不同的作用,而这也使不同的工业化阶段呈现出各自的发展特征。

一、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工业结构和特征

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发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等国家相继进入了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最初是以食品、纺织业为主的,然后其地位逐渐被原材料、能源等劳动对象工业所代替。之所以以这些产业为主导主要在于:①最初的工业发展是以农业的大量剩余产品为基础的,以农业作为主要的积累资源,必然导致食品、纺织等轻纺工业的发展。而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指向逐渐由以农业为原料的工业转向以非农业为原料的工业转变,由此诱发了对原材料、能源等工业的需求,从而导致了食品、纺织工业地位的下降,以及原材料、能源等劳动对象工业地位的上升。②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内容,纺织、采矿和黑色冶金是最集中使用蒸汽机的3个工业部门。由于蒸汽机的使用,这几个工业部门在工业中的比重上升,并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劳动对象工业上升的速度更快,最终超过了食品、纺织业。

世界各国的工业化过程都曾经历过这一发展阶段。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也是第一个进入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从18世纪上半叶开始,一系列的重要技术革新,如“飞梭织布机”、“水力纺织机”、“水力织布机”,以及随之出现的净棉机、梳棉机、漂白机、染整机等的问世,使英国的棉纺织业迅速发展起来。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棉纺织业在世界上已处于垄断地位,到1832年,全世界所有棉纺织工厂的棉纺锭数有69.2%集中在英国的工厂里[13]

在棉纺织业的带动和蒸汽机普及的推动下,煤炭业、冶金业等劳动对象加工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1835年,英国的煤产量已达3000万吨,成为欧洲第一产煤国;钢产量达102万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英国在铁、钢的生产中保持着世界首位并占据绝对优势[14]

在美国,棉纺工业在19世纪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1810年,美国还只有24座小型毛纺织厂,但到40年代时,美国已拥有大小不等的毛纺织厂1420座,1860年增至1909座[15],当时,棉纺织品的附加价值名列第一位,其产值也仅次于食品工业而排名第二位,占主要工业部门产值的15.8%[16]。棉纺织业的发展刺激了冶铁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1860年美国的生铁产量已经达到84万吨,钢产量达1.2万吨[17]。机器制造业在60年代也已经初具规模,美国早期的许多棉纺织厂所用的设备都是自己制造的。

日本在二战后的工业化时期,虽然没有经历大规模的轻纺工业生产阶段,但明治维新时所进行的工业生产,却是以轻纺工业为主的,这为日本二战后的工业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模仿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建立了一批棉纺织厂,1887—1890年间,日本棉纺织业的投资差不多占全国各部门企业投资总额的40%,到1900年,日本纺织工业的企业数占全国工厂数的73%。1914年,日本的纺织工业占其工业总产值的47.7%。二战后,日本的纺织工业设备虽有2/3毁于战火,但直至1950年,纺织工业仍占日本全部制造业总产值的24.0%。

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工业阶段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有学者就曾明确指出:如果工业化人为地不以轻纺工业起步,在以后的工业化进程中必会留下很多遗患。这是因为,农业——轻纺工业——重化工业的发展路径不仅反映着居民消费指向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资金积累主源产业积累能力依次递增的一个过程。如果跨过了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工业阶段,就会因为积累主源没有发生从以农业为主向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升级性变化,结果使重化工业发展的积累主源始终放在农业上面,而农业又难以长期支持重化工业的发展。这样,一方面,重化工业的发展要求农业提供越来越多的支持;另一方面,农业的过度输出,又会极大地限制自身的扩大再生产,反过来又限制了重化工业的发展。

另外,随着农业的发展,会出现大量的剩余人口,轻纺工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它们的发展可以吸纳大量的农业剩余人口。如果跨越了这一阶段,就会使农业剩余人口的转移受到限制,其结果必然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使农业生产陷入困境,从而使重化工业的生产也受到阻碍。

但是,如果完全按照以上的发展途径,在轻纺工业达到充分发展的程度,再自然地转向重化工业的发展,从现在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看,很难缩短后进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且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这种差距。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过适当的政策促进,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不失为赶超发达国家的一种明智之举,这一点从第二章对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工业结构演进过程的分析中可以较清楚地看到。

二、工业化中期的工业结构和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发生的以电气化和化学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一些主要工业发达国家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其工业结构和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第二产业增长迅速

进入工业化中期后,第二产业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会得到较大幅度提高(见表1-4)。

表1-4 主要发达国家的工业比重变动情况  单位:%(www.daowen.com)

续表1-4

资料来源:[美]西蒙·库兹涅茨著.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99:162~165,180~182;杨治著.产业经济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45

从表1-4可以看到,几个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业比重,在进入20世纪后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与此同时,工业的劳动力数量也会有较大提高。根据西蒙·库兹涅茨对20多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变化情况的统计,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份额均持续升高,不过有的国家工业劳动力所占有的份额,并没有像工业在总产值中所占有的份额那么具有明显的优势。

从工业内部结构看,制造业的增长最快,在上述几个国家中,均有较快增长,其次是建筑业和运输及通讯业,都有明显的增长。

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部门的增长动力,主要在于积累的迅速提高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一方面,由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投资积累率,尤其是人均装备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从而提高了工业供给水平。按照钱纳里等人的多国模型研究,工业化初期,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只有1.74%,但到了工业化中期提高到4%。

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均收入水平得以提高,需求结构向具有更高收入弹性的方向发展。工业部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弹性不断提高,这样人们的消费需求就逐渐由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同时经济的发展又会促进投资需求的增大,进而也就促进了与投资需求增大相联系的中间需求比重的提高。按照钱纳里等人的标准模型分析,当人均国民收入由140美元上升到2100美元时,总产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会增加31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中间需求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增加了32个百分点,而中间需求比重的提高又主要是因为工业制造业的中间需求增加了29个百分点[18]。正是由于需求和供给的共同推动,使工业有较快的增长。

2.重化工业成为制造业的主导产业

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工业结构会由以轻工业为中心转向以重化工业为中心,进入所谓的“重化工业”阶段。其特征就是重化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明显上升,并占据主导地位,工业结构也由最初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为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根据库兹涅茨对38个国家制造业各行业在不同基准点价值上的统计分析(见表1-5),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制造业中的食品、纺织等轻工业比重下降较快,而石化、金属及非金属加工等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则不断增高,轻、重工业之比从135(153)美元水平时的68.5∶31.5,变为900(1019)美元水平时的46.1∶53.9。重化工业的增长不但抵消了轻工业的下降部分,并且推动制造业不断发展,使制造业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由135(153)美元水平的14.1%上升到900 (1019)美元水平的29.5%。

表1-5 制造业各行业在制造业产值增加中所占的份额  单位:%

资料来源:[美]西蒙·库兹涅茨著.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99:129~130

从各个国家来看,1970年,美国的重工业化率为57.4%,英国为61.0%,法国为65.2%,西德为62.4%,意大利为51.7%,日本为64.3%[19],比平均的截面分析所呈现的平均水平要大得多。在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重化工业比重增加更为迅速。如韩国重化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由1971年的31.7%,上升到1989年的67.3%,20多年的时间增加了35.6个百分点;巴西由1950年的27.6%提高到1980年的60.5%,增加了32.9个百分点[20]

在工业结构呈现重化工业化特征的同时,工业结构还发生了从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演进的变化,即“高加工度化”趋势。这种变化的表现是无论在轻工业还是在重化工业上,都会由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发展。也可以说,重化工业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原材料工业的发展为重心的阶段和以加工组装工业的发展为重心的阶段。高加工度化意味着工业加工程度的不断深化,也意味着加工组装工业的快速发展。这表明随着工业进程的加深,中间产品的价值在总产值中的比重将不断增加,工业对原材料、能源等的依赖程度会逐渐下降,原材料工业在工业中的份额会降低,而相应的加工组装工业所占的份额会不断升高。

3.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加大

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对产出的贡献。钱纳里等人根据多国平均模式的研究结果得出结论认为,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经济增长主要是投入增长较快的结果,特别是资本积累的增加。而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400~800美元),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逐渐加大,最终超过了资本或劳动的贡献份额(见表1-6)。

表1-6 各收入水平阶段上经济增长的因素

资料来源:[美]H·钱纳里等著.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

从表1-6中可以看到,在工业化初期阶段(200美元以下),资本的贡献份额接近50%,劳动力的贡献份额也占1/3左右,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份额只有15%。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TFP的贡献份额出现较快增长,到800~1500美元阶段时,TFP的贡献份额就超过了资本或劳动的贡献份额,在1500美元以上时,TFP的贡献份额占到了50%。这充分表明科学技术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并居于主导地位[21]

这一点在后起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尽快促进工业结构的演进,这些国家和地区普遍采取了重视科技进步,有效引进和消化外国先进技术,加快本国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进步的措施。以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为例,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和贡献份额看,这3个国家和地区在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它们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和贡献份额均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并且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全部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韩国和中国台湾的TFP贡献份额也都超过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日本则略低于平均水平(见表1-7)。

表1-7 1955—1970年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全要素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单位:%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发展报告(1981、1985);H·钱纳里等著.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

可以说,技术进步在这3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一些发展中国家而言,能否克服原有技术基础薄弱的障碍,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将是他们赶超发达国家的关键。

三、工业化后期的工业结构及其特征

20世纪中叶之后,发生了以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生物技术等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使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工业结构进入新的调整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第二产业增长减慢

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之后,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出现了缓慢上升继而轻度下降的趋势,同时,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也开始下降,第三次产业的上两项指标则不断上升(见表1-8和表1-9)。

表1-8 各产业占国内生产净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动情况  单位:%

资料来源:[日]中本博皓著.现代产业经济论的发展.转引自杨治著.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56

表1-9 主要发达国家各产业劳动力变化情况  单位:%

续表1-9

资料来源:[日]安良雄.近代日本经济史要览(第2版).第25页

不过,在工业产值比重逐渐减小的同时,工业产值的绝对量仍在不断上升。例如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工业产值比重减小的情况下,工业总产值仍然增加了60%左右。因此,工业产值比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工业部门的衰落,相反,与工业部门劳动力的下降相结合来考察,会发现工业部门仍然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只是它的增长速度有所减慢,并且工业技术的进步,使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有所减弱,而且开始排斥本身的劳动力,造成工业产值比重和工业劳动力比重下降。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之后,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由于其产品的需求弹性变小而出现下降的势头,这也表明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将会有所下降。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制造业仍然是支撑工业发展的主要产业。不过,由于新技术的应用,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正在或已经取代了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业部门的地位,成为制造业中的主导产业,食品、纺织等轻工业部门的比重则进一步下降。这时工业结构也相应地由资本密集型进入到技术、知识密集型的发展阶段。

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尤为迅速。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家斯·罗奇的统计:“世界各大跨国公司用于信息技术的预算从1980年占资金总支出的27.2%上升到1991年的35.2%”[22]。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已远远超过了其他制造业。据美国国会技术评价局的统计,信息产业部门的销售额从1978年的1318亿美元增加到1982年的2188亿美元,增幅高达66%;其所获得的利润也从1978年的127亿美元增加到1982年的174亿美元,增幅也有37%;职工人数也相应地从295万人达到330万人[23]。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经济增长中有27%要归功于电子信息产业,而传统支柱产业——建筑业和汽车工业,只占14%和4%[24]。电子信息产业已超过了这些产业,成为美国最主要的主导产业。与此同时,生物技术、新材料、光导纤维、海洋工程技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也正在蓬勃地发展起来。同美国一样,西欧、日本、亚洲“四小龙”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在积极进行本国、本地区的工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不但成为工业中新的主导产业,而且也被广泛应用于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之中。美国、日本等国都将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到了汽车、钢铁、纺织、运输等传统产业上,以提高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改造产品性能。据美国有关资料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该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90%依赖于广义的信息要素[25]

3.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

在重化工业阶段,虽然世界经济在重化工业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这类产业当时大多为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对整个环境形成了很大威胁,对人类生存造成了危害。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逐渐意识到其中的问题,并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后,在新技术的推动下,许多国家在进行传统产业的改造时,逐渐将工业生产由过去的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的方向转变,用新型材料代替自然材料,提高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废物排出,并且改变过去“重、厚、长、大”型的产品结构,代之以“轻、薄、短、小”型的产品结构,生产方式也由大型化生产,转变为多品种、小型化、专业化的生产方式。这一切同时也表明工业正在向深加工化的方向发展,由量的发展转向了质的发展的道路。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绿色产业更是成为各国发展的一致焦点,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以及文化产业等成为这一时期的主导产业。

4.国家产业转移的规模和层次不断提高

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许多国家加速了本国的产业转移步伐。由于工资水平的上涨、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等,许多国家致力于新兴产业的生产,而将部分失去了比较优势或能耗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许多发展中国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产业转移的现象更为加剧,由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许多制造业部门的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海外生产的产品已占8%,德国和法国已占20%,美国甚至高达25%[26]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产业转移结构逐渐向高度化、知识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多是发达国家已经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工序。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产业转移浪潮与以前不同,发达国家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某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甚至开始向少数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技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某个工序,国际产业转移进入到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并存的阶段。同时,一些制造企业也开始把研发设计的一些非核心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新世纪以来,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将发展的重心集中在知识密集型产业上,并将重化工业和应用型技术大量转向发展中国家,产业国际转移呈现出深度化和广度化发展的新趋势。具体而言,即产业转移主要以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为主,转移结构的重心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初级工业向高附加值工业、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化。其中,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保险、旅游和咨询等服务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步成为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

【注释】

[1][美]西蒙·库兹涅茨著.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99:170~178,221~229

[2]刘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56

[3]服务出口总额占贸易总额近1/5发展态势良好,人民网http://mnc.people.com.cn/GB/16429722.html。

[4][日]植草益.产业融合——产业组织的新方向.岩波书店,2000:19

[5]萨尔坦·科马里.信息时代的经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99~104

[6]Land J.Ubiquitous convergence:market redefinitions generated by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industry life cycle.Paper for the DRUID,Academy,Winter 2005Conference,2005

[7]郭守前.产业生态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生态经济,2002(4)

[8]陈柳钦.产业发展的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分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6(1)

[9]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中国工业经济,2002(4)

[10]陈效兰.生态产业发展探析.宏观经济管理,2008(6)

[11]彭宗波.生态产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1)

[12]OECD.Science,Technology and Industry Outlook.Paris:OECD,1996

[13][日]宫崎犀一,奥村茂次等.近代国际经济要览.转引自刘伟主笔.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260

[14]刘李胜,谭向军,姬文婷著.中外支柱产业的振兴之路.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103

[15]郑伟民.衰落还是复兴——全球经济中的美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14

[16]刘李胜,谭向军,姬文婷著.中外支柱产业的振兴之路.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30

[17]樊元,宋则行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简史.转引自刘伟主笔.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297,301,341

[18]H.钱纳里等著.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77

[19]杨治著.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59

[20]葛岳静,王岳平.发达国家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与工业结构变化的特征.人文地理,1996(3)

[21]根据丹尼森的经济增长因素分解,全要素生产率包括了资源再配置(或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进展(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的进展以及设计或采用新的水平更高的机器设备等各方面的综合性进展)这三方面内容。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全要素生产率来了解技术进步的情况。

[22]转引自黄建纲.信息技术带来滚滚利润.经济日报,1993年6月13日第8版

[23]储玉坤.美国经济.人民出版社,1990:399

[24]王宇.美国经济是否超出了主流理论的解释力?——美国经济的现状及走势分析.国际经济评论,1998(7)

[25]迟文岑.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当今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2)

[26]钟阳胜.世界产业调整与国际投资的新变化.中国工业经济,1997(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