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宗教的反向功能
宗教的反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宗教的社会裂变功能
宗教的社会裂变功能是指宗教具有分裂和变更现存社会与国家的功能。其内涵包括教俗对立和社会解体两个方面。当今世界,教俗对立主要发生在伊斯兰世界,这突出表现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以宗教的神圣性否定伊斯兰国家现有政权的世俗性,其行为已不仅仅表现为教俗的对立和分裂社会的问题,而是更直接地表露为以瓦解世俗国家为其根本目标,并因此而引发不少国家严重的政治安全问题。 (7)
2.宗教的族际相斥功能
族际相斥功能是与宗教的族体认同功能相对应的一种反向功能,它是指宗教在宗教信仰不同的民族之间具有使其相互疏远和排斥的功能。宗教的族体认同功能源自宗教的内聚性,宗教的族际相斥功能则根植于宗教的排他性。宗教的内聚性与排他性是同时并存的,同一宗教以诸多共性因素将其信众联结成一个具有亲和力的整体,从而得以实现族体认同。不同宗教则因诸多明显而深刻的差异,彼此间构筑起强固壁垒,从而在异教族际间形成相斥关系。宗教的族际相斥功能对当代世界国家安全形势的最大负面影响,莫过于不同宗教之间的强烈排他性已经毁坏或严重危及到多民族国家的主权统一性和领土完整性。如我国西北边疆,无论“东突”还是“藏独”势力,在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时,都利用了当地少数民族全民信教并且因此与汉族存在一定心理隔阂这一条件,即利用了宗教的族际相斥功能,以求达到其民族分裂的政治目的。
3.宗教的传统固化功能(www.daowen.com)
宗教具有凝固和坚守社会传统的保守性功能。宗教易使教徒形成保守主义的价值观,坚持某些落后于时代的行为规范,有碍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宗教的社会控制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和行为规范功能越强,其传统固化功能就越强。宗教至高无上的神圣性,造就出教徒价值取向的保守主义及其对行为规范理解的僵化。在当代,宗教的固化传统功能及其保守性之危害的主要弊端是阻碍或延缓国家的现代化,从而对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国家安全状况的改善产生不利影响。在我国,宗教保守性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也是存在的。根本上说,宗教唯心主义世界观必然会影响教徒对国家主体意识形态的理解与接受。从社会心理层面上看,宗教执行心理调适功能的同时,它也产生相应的负功能——愚化教徒,使一些教徒的心态趋于保守、宿命和逃避现实 (8)。从民族层面上看,宗教的保守性对我国全民信教的少数民族的作用也是较为明显的。因为宗教固化了这些民族的思想信仰、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礼仪习俗乃至生计方式在内的全部或大部分传统,而少数民族通常比汉族更注重维护自己的传统。这些民族传统必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时代内容、前进步伐存在一定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和绩效。
4.宗教的情感激发功能
与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给求助者心灵以抚慰、解脱使之平和相反,宗教的情感激发功能给信仰者情感以激励、驱动,使之通过行动而宣泄。宗教情感是深沉而持久的,但积淀的情感总要表露和迸发。神圣的宗教体验可以转变为强烈的情感宣泄,释放出巨大的行动能量。它既能拨动心弦,促发激情,给予信教者克服困惑与痛苦的精神支撑,又能带来催人行动的强烈责任感与义务感,因为那是所奉之神的要求与召唤 (9)。历史上,许多教徒在宗教体验与宗教情感的激发下把殉教视为无上光荣之举。在当代,自愿无畏的殉道者也屡见不鲜。一般而言,越是社会矛盾尖锐之地,越是文化层次、社会地位较低之信徒,其宗教情感与宗教行为也越浓烈。应当指出的是,在世俗的政治理念或道德准则的驱使下,人们也会在心底产生某种神圣感、使命感和义务感,并付诸行动。但就其思想内容和行动目的而言,与宗教体验和宗教情感却有着质的区别,前者与理智相联系,为现实之目的;后者却来自神意,与个人来世之归宿相关联,为虚幻之目的,后者也因此更易盲目与狂热。宗教狂热之认识根源就在于宗教的非理性特征,它不是用理智去认识事物,而是从幻想之神意出发,直接表现为对事物的绝对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因此,在外部力量的作用下,宗教情感极易受到激化而走向极端,引起恶性暴力行为。宗教的狂热性一旦主导信徒普遍性的社会行为,就会给相关民族和国家带来灾难性后果。如果与尖锐的民族矛盾相交织,就可能引发血腥的民族冲突、民族战争、民族清洗乃至民族灭绝。当代民族主义的极端表现形式通常与宗教狂热相伴随。破坏和威胁当代多民族国家安全的民族分裂主义也正是从宗教的排他性中获得了激发的动力和坚持战斗的信念。宗教情感的狂热宣泄常常是与宗教情感的深沉持久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不仅为民族分离主义提供了强劲的“爆发力”,也为其提供了强韧的“耐久力”和“反复冲击的能力”,这也就是我国西北边疆民族分裂势力久除不尽的根本原因。
5.宗教的跨国扩张功能
宗教的跨国扩张功能就是指宗教超越国家政治疆域的传播扩展功能。这是宗教为求生存和发展而具有的一种本能需求,但也常常代表了统治阶级将自己的权利和意志从国内推向国际空间,对他国进行渗透和控制的国家行为。宗教能促进并加强国家之间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在有敌意的国家之间,民间宗教交往还可以帮助彼此疏通隔阂、减少敌意。但与此同时,一些国家也可以通过宗教途径向他国渗透,尤其是在敌对国之间,因官方渠道不通,政治反对者和敌对意识很难入境,但在宗教神圣光环的掩护下,敌对分子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入他国活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宗教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强,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混入我国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他们与我国内反动势力相勾结,向我国内非法运送和散发反社会主义的宗教宣传品,扩大影响,发展队伍,意欲颠覆或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十分重视利用宗教对我国的渗透,表面上是传教自由问题,实际上主要力图重新占领中国的“宗教市场”,并通过宗教手段和宗教掩护下的其他手段,以实现对中国的和平演变战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