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化安全视野下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举措
1.破除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和观念
长期以来,对于民族传统文化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观念,要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弘扬和保护,首先必须提高认识,澄清和破除这些错误观念。
一是简单的“精华”与“糟粕”、“先进”与“落后”的二元对立观念。仅仅用“精华”与“糟粕”、“先进”与“落后”的二元思维模式来审视我们有着几千年历史和56个民族创造的无比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是远远不够的,在所谓的精华与糟粕、先进与落后之间,还存在着大量与其共存共生的文化,把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仅仅线性地划分为“精华”与“糟粕”、“先进”与“落后”的两个方面,则过于简单。同时,也不能视一些欠发达地区或者少数民族的文化是“落后”的,因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存在既与相关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关,也与产生这种文化的土壤和背景包括民族、地域的独特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文化心理、审美原则、风俗习惯等有关。因此,不能仅仅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其物质生活的发达程度来判断某种文化现象的“先进”与“落后”,更不能以自己的审美原则和审美习惯来判断在完全与我们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文化现象。
二是文化发展是第一位的、不谈或少谈文化抢救和保护的观念。当前中国社会最大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发展”。虽然从整体看,人类文化是不断发展的,但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和抢救应统一在一起,当今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更要求我们先谈抢救,先谈保护,不要盲目谈发展,应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
三是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就是保护落后、保护就是一成不变地维持、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就是要排斥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观念。我们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目标是源远流长、基础深厚而又朝气蓬勃、与时俱进的文化继承、引进与创新的结合,是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性与开放性、创造性的结合,是科学精神、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结合,是汲取历史营养与世界先进文化成果的结合。因此,一切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振兴的精神资源,我们都乐于开掘受用,一切有利于中华文化的振兴的创举,我们都勇于学习实践。
2.切实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政府保护
目前,各地兴起一股祭孔热、国学热、汉服热等传统文化复兴的现象,然而,在这种传统文化繁荣的背后,我们同时也看到一种跟风、无序、浮躁和做秀的混乱现象和倾向。弘扬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并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要做一些切切实实的具体保护工作。在各种保护主体中,政府是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导性力量,在文化保护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保护的立法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在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方面虽然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但这些规章制度与保护传统文化的任务和需要相比仍有很大的距离。立法性保护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通过立法方式对文化财产和文化资源进行保护的方式,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保护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只有文化保护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用法律的屏障保护文化,才能保证其不受强势文化的冲击。作为广州市,应在中央政府、省政府相关传统文化法律法规政策的指导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根据广州的实际,制定出操作性更强的具体实施细则,制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总体规划。
第二,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保存、挖掘、维护和整理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部门要努力拓宽投资渠道,建立保护基金,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政府应在挖掘、搜集、整理、研究上投入必要的专项资金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应采取有效的补助、扶持措施,保护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优秀项目、绝技、大师和名作,挖掘培养传承人,对民间艺人和传承人给予一定的津贴补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政府应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财政政策倾斜,对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创作、研究、传播人员在生产、经营、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适当的财政政策扶持。
第三,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树立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品意识,精心打造民族民间文化的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对有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项目在保护的同时,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创造条件,使其成为一个知名的文化品牌。在此方面,全国已有一些成功的范例。如天津的杨柳青年画、石家大院,北京的天桥绝活、京西古幡乐、厂甸庙会,山东的潍坊风筝节,甘肃的环县皮影节等,都可说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一个品牌。政府应对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比如广州的饮食文化、中医药文化、西关文化等,挖掘特色鲜明的文化艺术形式,推出适当的文化活动、文化宣传、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形式,促进文化品牌的形成,并以此品牌带动其他文化资源的发展和文化活动的开展。
第四,保护与管理相结合。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应努力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良好高效的运营机制,要加强分类、分级管理,积极为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创造集团化、连锁化、特色化经营渠道,对消费性的民间文化,政府应遵照市场规律要求,依法管理,引导其发展,规范其运营。充分发挥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借助专业协会和专家力量,加大调查、普及、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使保护工作也成为市民自觉的行动,从而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3.进一步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能树立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对振兴中华文明历史责任的认同与使命意识,是使他们维系民族感情,延续民族信念,参与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和长效措施。
一是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完整性、渐进性的特点。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这一特点,按照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性质、任务、各学科本身的逻辑体系以及各学科间的关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认识能力,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通过精心编制系统的传统文化读本,开设知识性、动手性、表演性强的项目,选择民间文化教育读本、音像资料等,开设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民俗表演等课程,组织民俗文化的各种社团,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标准、教材体系建设以及各种各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之中。
二是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贯通性、权威性、针对性、随意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在传统文化的教育方面有自身的优势。比如,可以通过开展家庭诵读活动,给孩子讲故事,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名人故居、纪念馆,参加一些诸如传统文化方面的讲座、戏曲欣赏、中华礼仪等活动,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美德融于日常行为之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三是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教育。充分发挥出版、传媒、协会组织和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的作用,通过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培训和鉴赏等活动,向全社会进行传统文化的培训、宣传、展示等普及、推广工作。当然,在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要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必须结合时代主题、爱国情怀、创新精神、思维方式、高尚人格来进行,以便找到传统与现代的最佳结合点,使传统文化教育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4.让民族传统文化走进现实生活,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活化
传统文化走进生活的重要载体就是节日文化。一方面,传统节日与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情感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形成的中国传统节日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文化心理和审美旨趣,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集中反映了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特点,发挥了传承、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节日文化实际上就是民族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传统节日具有强烈的世俗化、生活化取向,它既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活经验、生活阅历、生活情趣、生活习俗的积淀,也是中华民族子子孙孙表达生活、体验生活、反映生活、享受生活的形式。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潜移默化、逐渐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留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生活文化记忆,凸显出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具有深厚的群众生活基础。比如,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民间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挂钟馗像,挂艾叶菖蒲,举行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等活动,不管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好,是防灾祛病、祈求健康长寿也罢,都有着很浓的生活味道。不管你是有文化的还是没有文化的,是富裕的还是贫穷的,城里人还是农村人,是老人还是孩子,大家都要过这个节日,今年过了,明年还得过,全民参与,时间持久。另外,传统节日还有浓厚的人情味,许多传统节日都是吉祥、淳朴和欢乐的,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在节日中人们之间总有一种相互交融的浓厚情感发生,犹如粘合剂,把周围的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和礼俗,几千年来已经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
因此,要有效地弘扬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必须高度重视传统节日文化的作用,通过节日文化这一载体,实现传统文化的生活化,使民族传统文化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人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扎下牢固的根基。重视传统节日文化,不仅仅是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节日的政治地位,更重要的是要创建一些喜闻乐见和普通民众能够接受的形式,营造浓郁的节日文化氛围,让全民能够感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以自觉过传统节日为自豪,主动参与,充满激情地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抵御“洋节”对传统节日的冲击,才能够达到保护传统文化维护文化安全的目的。
5.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www.daowen.com)
在传统文化的问题上,保护和创新并不矛盾。要有效地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必须不断地注入新的时代精神,结合时代发展的新主题不断创新传统文化的内容,从而使传统文化适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延展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必须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大课题和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显然,这一深刻的内涵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渊源关系。实际上,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其新文化价值体系构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如若凭空构建,新文化价值体系将会由于缺少宏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而使民族精神断裂,使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严重受挫,使民族力量的凝聚受到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文化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具有权威解释力、涵盖力、包容力和凝聚力的全社会认同的共同价值观,以便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种共同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下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整体价值认同系统,为中华民族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动设定了共同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提供了共同的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提供了应共同奉行的价值信念和信仰以及共同选择的价值实现途径、方式或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价值基础,还是维护和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抵御和抗衡西方社会价值体系渗透和影响的力量源泉,其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和优越性是文化安全的根本保证。因此,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彰显和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和优越性,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起着根本保障作用。
【注释】
(1) 正因为传统文化既具有传统性,又具有民族性,是传统性和民族性的统一体,本书不再单列民族文化问题进行讨论,而把“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并在一起名之为“民族传统文化”。
(2) 希尔斯:《论传统》,香港时报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285页。
(3) 法里德·扎卡里亚:《文化决定命运——李光耀访谈录》,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10页。
(4) 黑格尔:《历史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95页,第104页。
(5)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6页。
(6) 参见钱超英:《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7) 陈国验主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8) 参见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宇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7页。
(9) 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10) 《传统文化过时了吗?》,http://women.sohu.com 2004-06-15。
(11) 《保护传统就是保护未来》,《工人日报》,2008年3月7日。
(12) 《联合国报告指出:全球化威胁传统文化和土著遗产》,http://tech.163.com/04/1117/21/15E1582I0009rt.html。
(13) 瓦伦·L·史密斯主编:《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张晓萍、何昌邑等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5页。
(14) 汤因比:《历史研究》,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476页。
(15) 转引袁钟仁:《岭南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16) 本部分引用的数据来源于这次调查,在此向伍浩城同学特致谢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