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家软实力与文化安全研究: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冲击

国家软实力与文化安全研究: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冲击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会者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在以经济实力为后盾的西方文化的渗透下,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影响力和延续性。正因为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对等条件下进行的,文化流动的倾斜极为明显。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也很难逃脱被冲击、被渗透的命运。

国家软实力与文化安全研究: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冲击

(二)全球化和改革开放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

1.全球化的冲击

全球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在世纪之交时就引起了一些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和不安。处于新世纪前夜的1999年10月7日,由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意大利政府在意大利文化名城佛罗伦萨联合举办的“世界经济与文化研讨会”就呼吁各国政府努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范经济全球化对各国传统文化带来的威胁。与会者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在以经济实力为后盾的西方文化的渗透下,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影响力和延续性。时隔两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2001年全球环境展望》报告称,日益加剧的全球化浪潮正在对传统文化构成巨大威胁。报告呼吁各国尊重不同社会、不同民族和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和传统,以避免他们的传统文化被全球化浪潮淹没。 (12)

全球化之所以能对民族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和威胁,从理论上讲,根源于全球化的运行机制。由于构成全球体系的各个要素发展的不平衡,全球化成了一个不对称的运行过程。受到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强力影响,强势方与弱势方的不平衡将更为加大:掌握越多的要素及支配这些要素的能力越强者,自然就成了全球化的支配者。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化就成了支配者的最有力的工具,支配着受全球化影响的所有个体。正因为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对等条件下进行的,文化流动的倾斜极为明显。目前的情势下,全球化的支配者无疑是西方发达国家,西方文化日益成为全球化中一种占支配或主导的文化。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活动、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在文化领域进行扩张,大肆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向发展中国家推销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也很难逃脱被冲击、被渗透的命运。第一,全球化改变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生存土壤,从根本上消解了我国民族文化民族性赖以存在的根基,加速了民族文化在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同质化,促使了民族文化独特性的消亡,加快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消失。第二,全球化改变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功能形态,导致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逐渐弱化并向消费功能、娱乐功能转化,传统文化中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豪迈之气逐渐被异化文化消费主义和“老鼠大米”的小资情调所代替。第三,全球化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语言文字的命运。英语作为一种强势语言,受到国人的追捧。升学考试、晋级、求职、职称评定等,都要考英语,英语不过关,其他就免谈。不仅如此,在国内,讲英语、使用英语成为一种时尚和高雅,讲国文、使用汉字成为一种落后和低下的表现,甚至连国家电视台也不使用中文标识“中央电视台”而改用“CCTV”。第四,全球化在深刻地冲击着中国教育。在现时的中国,不同程度地存在“欧美教育中心论”,在教育体制改革和课程设置时,言必称美国,言必称西欧。第五,伴随全球化而来的网络的飞速发展,传统美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网络上,大量恣肆放纵、不文明不道德的网络语言频频出现,有的甚至随意谩骂,进行人身攻击。

2.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www.daowen.com)

与全球化相伴随的现代化的进程也必然会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冲击。首先,在现代化大潮中,民族传统文化赖以存在的条件和基础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碰撞。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交流空前频繁,各种现代传媒的普及程度空前提高,民族地区的开放程度大大提高,民族传统文化存在的条件和基础得到巨大改变。其次,伴随着现代化和改革开放而来的农民进城务工浪潮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农民工不仅告别了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而且长期脱离富含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因子的土壤,从而使民间传统文化面临严重的困境:随着民间艺人的老化和逝去,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后继乏人,并且这些后人已是思想方式、价值观念改变了的人,他们已与传统文化的精髓格格不入。最后,伴随着现代化而来的城市化进程也大大冲击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存在和延续。城市化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计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导致某些民族传统的丧失,而且对文化遗产缺乏抢救和保护意识,反映在具体实施上表现为领导不力、投入不够、缺乏整合,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传统建筑一座座消失,民族名胜和建筑遭到破坏。近些年我国城市建设的“千城一面”就是说明,我们很难从城市的外观来辨别它的历史、文化和特色。

市场经济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它是对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比历史上任何一次运动都要大,也都要彻底。这种冲击和影响不仅表现在市场经济文化精神中的自由观念、经济民主观念、平等观念、竞争观念、法制观念等对我国传统文化中落后成分的挑战和积极改造上,更表现在市场经济动摇了传统文化的根基和人们的价值取向。市场经济的建立,打破了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相对平衡,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又强有力地冲击了民族传统的生计方式和手段,传统文化中千百年积淀的很多实践经验突然显得很苍白和不合时尚,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信念。同时,市场经济诱使人们把人与人之间充满温情的社会关系变异为物与物的之间冷酷的商品交换关系,使人的尊严、价值、良心、理想被商品经济的物欲大潮所吞没,导致商品拜物教、金钱万能和拜金主义意识的丛生。

3.旅游、经济开发的冲击

如今,旅游开发、经济开发成为很多地方发展经济、快速致富的一条捷径。然而,全民般的旅游、经济开发却对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有人以诗一般的文学语言描绘了这一冲击:当隆隆的机器声打破了秀美的自然村落固有的宁静,随着现代化酒店、商厦的拔地而起,原属于这片土地的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固有文化形态,被粗暴地摧毁、吞噬或被劣质香水的气味所侵袭。的确,各地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对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实行了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结果不仅使许多民族文化资源遭受严重破坏,而且使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变异。一方面,外来旅游者在不知不觉中会“同化”独具地域特色和族群特色的文化。另一方面,随着外来旅游者的大量涌入,会使当地的文化不正当地商品化。传统的民间习俗和庆典活动为迎合旅游者的观看被披上了表演的外衣,很多活动虽然被保留下来了,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传统上的意义和价值。原本当地人视为神圣的活动,因为用来作为招揽游客的消费活动,这种神圣的性质被完全消解,而沦为纯粹的旅游消费品,从而“真实的”文化变为“展演性的”文化。正如格林伍德所说,任何篡改和伪造都将破坏文化的真实性,这会损毁传统文化,“把文化当作商品展示,这对政府来说只需花几分钟的时间,而这一做法却把具有350年历史的传统仪式毁于一旦”。 (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