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现状

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现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现状中积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2003年,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启动。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成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述保护工作必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实际上也是深层结构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正常存在样态。

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现状

(二)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现状中积极的一面

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既有积极的呈现,也有消极的呈现。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现状中积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传统文化热的兴起

近年来,我国兴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热。这股热潮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一些高校纷纷成立有关国学、传统文化、儒释道思想的研究机构。2005年,清华大学隆重举行纪念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80周年活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正式挂牌成立。除此以外,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儒教研究中心、安徽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等也相继成立。这些研究机构出版的学术著作及研究文章不计其数,每年都要召开各种形式和规模的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欧美、东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有相当规模的研究机构和学术队伍。

第二,传统文化教育进入校园。早在2003年岁末,安徽省教育厅就在全省112所小学中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工程。在《论语》、《孟子》等典籍以及历代诗词文赋中挑选优秀作品进行阅读学习,音乐课渗透古典音乐语文课加强书法教学,美术课增加国画篆刻,体育课开设武术等。 (10)如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国学课,越来越多的学生报考国学专业,教育部也启动了“京剧进课堂”活动,广东省高校启动了“粤剧艺术进校园”活动。

第三,传统文化引起媒体的极大兴趣和关注。以央视百家讲坛》为代表、由学术明星们充任主讲、面向社会大众的讲经传道活动,广受舆论热捧,发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这些学人雅俗共赏的讲座,重新唤起了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除了电视媒体外,还有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的积极参与和推动,譬如《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等。借助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强势效应,又辅之于形式多样的论坛、讲演、读书会互联网交流等现代化、群众性传播方式,更使经典讲论、历史诠释、传统弘扬、名著解读等文化活动发展成一种时尚式精神享受和品位追求。(www.daowen.com)

第四,许多地方兴起读经、祭祖热。一些家长让孩子读《三字经》,背《道德经》,某些地方重新办起了私塾,孩子读经入私塾成为时尚。祭祖热也越来越升温。近些年仅地方政府举办的大型祭祖活动就有10余起。如山西洪洞县举办大槐树祭祖大典,陕西黄陵举办公祭黄帝典礼,河南新郑也举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湖北竹山县举办了女娲公祭大典,甘肃秦安县举行过第二届公祭人文始祖女娲大典,河北涉县、山西长治等地也举办过祭祀女娲的活动,甘肃天水市、河北新乐市和河南淮阳县也举行过祭祀伏羲的活动,山东沂南县举办诸葛亮诞辰祭祀,陕西治中市举行诸葛亮逝世公祭大典,湖北襄樊市举办诸葛亮出山大型庆典,等等。有些地方的祭典,穿古服、行古礼,一派古色古香的气氛,令人恍惚回到远古时代

2.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在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2年,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启动。2003年,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启动。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成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6年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06年,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64项新入选推荐项目和134项扩展推荐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建立了共3842项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正在逐步形成。200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颁布,拉开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序幕。2007年4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第一次成功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2007年5月,在成都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同时承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特别会议。2007年6月,文化部命名了第一批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第二批542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目前也已经文化部批准。2007年11月,文化部组织开展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评审工作,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共有2383部入选,其中简帛117种、敦煌文书72件、古籍2010部、碑帖73部、少数民族语文古籍111部,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共有50家入选。2007年11月7日,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古籍原生性保护成果展“文明的传承——国家图书馆古籍影印出版成果展”在北京开展,共展出珍贵古籍影印本1200余种15000余册。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新增法定节假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新中国建国以来的最大文化出版工程《中华大典》也将于2009年基本完成,至2010年全部出齐。上述保护工作必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优秀传统文化在发扬光大

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存在着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构成深层结构的是那些将不同民族传统文化加以区别的文化的根本性特质,包括价值观念与取向、思维与行为模式、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规范、审美情趣等,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它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中根本的、主要的、深层的内涵,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民族传统文化的表层结构则是与大众文化相近似,以消费为中心、以大众传媒和市场流行为走向、以文化时尚为内容、以社会大众为对象的文化样式,它是一种表面的、浅层次的、无深度感的“精神快餐”。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世界中,深层结构的民族传统文化以“隐性”的形式深藏于民族的意识心理之中,甚至表现为一种“无意识”,有时被市场大潮所引发的利润和物欲层层包裹,似乎早已被民众淡忘和丢弃。这实际上也是深层结构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正常存在样态。一旦适合它的条件出现,作为核心的深层结构的民族传统文化就会义无反顾地凸显出来,并重新以“显性”的形式张扬开来,成为新形势新条件下的主导精神理念。比如,在5·12汶川大地震及其抗震救灾中,这一深层结构的民族传统文化就得到充分显现和发扬光大。这一深层结构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条件下被凝炼为新时期中华民族的抗震精神:以人为本,互助互爱;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众志成城,攻克时艰;顽强拼搏,敢于胜利。在汶川大地震及其抗震救灾中,我们欣慰和感动地看到“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的以人为本理念的彰显,看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奋不顾身,舍生取义”、“诚实笃信”等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高扬,看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舍小家,顾大家”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光大,看到80后、90后积极参加志愿者行动的乐于奉献的英雄主义气概在灾区的上空飘扬。这些精神理念的彰显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条件下的发扬光大,让我们再次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