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恭城ESNMS的发展阶段
(1)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复合系统Ⅰ(1983-1988)——解决温饱阶段
山光、地瘦、人穷是20世纪80年代初恭城山区的真实写照。复合系统Ⅰ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①经济方面。恭城是广西壮族自治区49个贫困县之一,1979年地区生产总值0.71亿元,第一产业生产总值0.39亿元,粮食种植面积2.58公顷,粮食产量8.93万吨,水果种植面积0.66公顷,产量0.18万吨。198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343元,人均财政收入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元。到1984年地区生产总值0.98亿元,第一产业生产总值0.56亿元,粮食种植面积2.46公顷,粮食产量9.41万吨,水果种植面积0.66公顷,产量0.18万吨。全县生猪饲养量16.35万头;出栏肉猪6.85万头,水果面积8122亩,总产量0.51万吨,农民人均收入1984年只有285元,有9万多农村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占全县人口的1/3,而且每年返贫率在12%以上。
②社会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的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随之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由于管理不力,以及粪肥还田数量因化肥的普及使用而逐渐减少,加上农家厕所简陋,许多农户都是采用简易的露天粪坑,人畜粪便成为农村环境公害,每逢下雨,粪污四溢,进入周围环境和水体。人畜粪便既是破坏环境的污染源,也是导致疫病流行的传染源。80年代初,全县法定传染病的发生率为1465/10万,1983年人均寿命只有66岁。
③环境方面。据当地资料记载,1979年恭城林木蓄积量比1960年下降了44.6%,全县每年大约有24万立方米的薪柴被消耗。1979年以后,全县各大流域森林的砍伐以每年2—5公里的速度向深山推进,到1984年森林覆盖率降至的47%,主要河流恭城河1984年的总流量为22亿立方米,植被破坏以后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频发,1984—1986年恭城连续3年粮食减产,形成了“能源短缺—生态破坏—能源更加短缺”的恶性循环。
恭城如何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80年代初,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在总结失败教训的基础之上,恭城提出了大力发展沼气建设,并在1983年冬建设了第一个试点村。
(2)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复合系统Ⅱ(1989—1994)——生态农业形成阶段
沼气化的规模扩展必须解决制备沼气的原料供应问题,养殖业的扩展成为必然,而沼液、沼渣作为果蔬种植的上乘有机肥料,又推动了水果、蔬菜种植规模化的发展。
①经济方面。1989年恭城率先越过温饱线,1989年地区生产总值21.29亿元,第一产业生产总值0.98亿元,粮食种植面积2.36公顷,粮食产量10.49万吨,水果种植面积1.004公顷,产量1.46万吨。1994年地区生产总值58.49亿元,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96亿元,粮食种植面积2.58公顷,粮食产量11.43万吨,水果种植面积10.72公顷,产量6.57万吨,1994年底生猪存栏14.62万头,农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这一阶段“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链逐渐形成。
②环境方面。森林覆盖率由1990年的54.2%提高到1994年的71%,全县森林面积227万亩,1994年经自治区林业厅验收后定为灭荒达标县。
这一阶段是“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形成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特别是水果产量增长很快,但同时面临市场销售问题。恭城通过调查得出:卖不出去是因为质量差,品种单一。1993年恭城大力发展养殖业,1994年成效显现,全县当年养猪46万头,出栏28万头,名列广西第一,有了充分的有机肥,水果品质也得到了改善,销售问题初步解决。
(3)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复合系统Ⅲ(1995—2000)——生态农业成熟、生态旅游业的萌芽阶段
复合系统Ⅲ具有这样几个特点:(www.daowen.com)
①经济方面。2000年地区生产总值13.32亿元,第一产业生产总值7.46亿元,粮食种植面积42.76公顷,粮食产量13.43万吨,水果种植面积30.71公顷,产量27.64万吨。生猪饲养量42万头,出栏肉猪24万头。1996年,恭城被农业部授予“中国月柿之乡”、“中国椪柑之乡”称号。贫困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比例由1990年的42.49%下降到1998年的4.5%。恭城充分利用获得的荣誉称号,大力推广生态旅游。随着生态农业声名鹊起,前来参观学习的人越来越多,生态旅游逐渐发展起来,1998年接待游客18.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0万元;1999年接待游客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60万元。
②社会方面。由于人畜粪便、生活污水都入沼气池发酵,村庄环境卫生得到改善,传染病发病率下降。随着“科教兴县”战略地位的确立,教育在恭城被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两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98年4月和1999年6月,恭城县“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与“基本普及九义务教育”相继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
③环境方面。森林覆盖率1999年提高到77.02%,河溪径流增加,水力发电量也相应增加,主要河流恭城河1984年的总流量为22亿立方米,1999年已增至33.98亿立方米。由于径流量增加,水力发电量也相应增加。1999年比1984年,水电装机容量只增加41%,但发电量却增加了1.46倍。
这一阶段,生态农业发展方向逐渐转向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生态旅游业开始发展。
(4)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复合系统Ⅳ(2001—至今)——生态旅游业、生态工业的发展阶段
复合系统Ⅳ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①经济方面。2005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3亿元,农民人均2850元,全县水果总面积38.6万亩,产量46.2万吨,水果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0%,农民人均有果面积、人均产量、人均水果收入继续保持广西第一。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2001年的53.6%、18.6%、27.9%调整为51.6%、19.3%和29.1%,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则提高了1.2个百分点。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恭城人也在不断提高水果品质,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水果面积达32万亩,成为广西最大的水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2002年,恭城被农业部评为“全国水果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2005年,被科技部评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2004年广西恭城县沙田柚、椪柑、新会橙、月柿等水果样品经农业部亚热带果品蔬菜质量监督测试中心依照NY5015-2001标准和DB/32.3标准对果品全项进行监测,各项指标全部符合无公害水果标准,正式成为广西首个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县。
生态工业的发展。在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与生态农业对接的生态工业开始起步,北京汇源、大连汇坤等大型企业相继落户恭城,将工厂直接建在了果园里。生态工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企业化进程,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新格局。2005年,恭城食品饮料行业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同比增长350%。
生态旅游业迅速发展。2000年后恭城旅游业迅速发展,2000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0万元;2001年接待游客2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50万元;2002年接待游客29.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07万元;2003年接待游客50.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05.6万元;已开辟社山、大岭山、横山、红岩生态旅游线路,实现由农业向旅游产业的转移,增加了农民的非农收入。2003年3月以来,恭城县已成功举办三届桃花节和三届月柿节,开启了桂北生态旅游先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红岩村进入了“2006全国十大魅力乡村”之列。
②社会、环境方面。生态家园建设。2001年,全县按照“五改十化”(改水、改路、改房、改厨、改厕及种植高效化、养殖良种化、生活用能沼气化、饮用水无害化、住宅楼房化、厨房标准化、厕所卫生化、户间道路硬化、村屯绿化美化、群众生活用语文明化)的标准,进行“富裕、生态、文明、和谐”的富裕生态家园示范村的建设。随着生态家园建设的发展,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处理率达90%,受保护基本农田面积1.96公顷,占农田总面积的8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8%。传染病发病率大大下降,到2003年人均寿命达72岁。
教育事业的发展。“两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全县小学入学率、初中毛入学率分别达99%和96%以上,农村非文盲率达100%,2001年教育局被评为全区“两基”达标先进单位。“两基”成果的取得,夯实了不断提高全县人民文化素质的坚实基础。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加快了农业工业化的步伐,而且改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
这一阶段主要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生态农业质量,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发展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延长产业链,实施品牌战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