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适用技术研究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适用技术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滑坡是西部民族地区发生率较高、损失较大的地质灾害。频率不断增加、强度不断增大的沙尘暴已成为西部民族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适用技术研究

3.4.2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西部民族地区在资源开发中,采取了掠夺式开发,导致了很多生态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环境意识淡薄,乱砍滥伐、过度开垦、超载放牧,导致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农田荒芜、草场退化、植被锐减,使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整个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实际上已超过了生态安全的警戒线。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具体表现在:

3.4.2.1水土流失严重

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为104.07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率为15.15%,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8.01%。其中四川的水土流失面积最大,为184152平方公里。广西是水土流失面积最小的省份,为11143平方公里,宁夏的水土流失率最高,为69.94%(见表3-15)。

表3-15 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情况

img18

资料来源:彭珂珊,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逆向演替之分析,生态环境与保护,2003年10月。

注:四川省数据包含重庆。

3.4.2.2旱涝灾害频繁

西部民族地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每3年就出现一次大涝,森林稀少,泥沙淤泥是洪水泛滥的根本原因。西部民族地区90年代洪涝灾害发生频率比80年代增长了49%。河流、湖泊湿地盲目围垦、陡坡开荒、河流上游毁林开荒、滩涂围垦是导致灾害加重的主要原因。由于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造成了调节气候、调节径流和蓄水功能的下降,不能正常满足城乡生活和工农业生产而出现一种不平衡缺水情况,这种不平衡超过一定界值后,便形成了旱灾。20世纪90年代,西部民族地区旱灾发生频率比80年代增长了7.5个百分点。2002年,贵州87个县(市、区)遭受干旱、洪涝、泥石流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78.7亿元[55]

3.4.2.3植被破坏严重

随着人口压力的增加和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不合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毁林开荒,森林覆盖率更是急剧下滑。2008年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8.21%,西部民族地区只有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和重庆略高于这一水平,其余都大大低于平均水平,新疆只有2.94%(见表3-16)。

3.4.2.4草场退化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资源承载力的矛盾十分突出。西部草场面积占全国草场面积的84.4%,退化草场面积约331万平方公顷。草场退化是西部民族地区草原资源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①牧草变得稀疏低矮,产草量降低;②草质变坏,西部民族地区优良牧草减少,杂草、毒草增加;③生态环境恶化,旱化、沙化、盐渍化等严重;④草原植被覆盖度降低,相应的造成草原涵养水源、保护水土的能力减弱,水土流失加重。由于草原退化,导致草地畜牧业单位面积生产效益很低。目前,西部民族地区草场单位面积产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表3-16 西部民族地区森林资源情况(2008年)

img19(www.daowen.com)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

3.4.2.5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重工业和资源型企业的发展,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废水、气、渣的排放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加之农业生产经营面积不断扩大,化肥农药以及机械动力等无机能量的大量投入,有毒、有害物质在水土中的残留量逐年增加,出现大范围的环境污染压力。大面积的农田环境污染、不同区域的水污染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大大弱化了生态环境系统的质量和功能。随着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对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随之扩大,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

3.4.2.6人为导致的地质灾害频发

西部民族地区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每年由气象灾害与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西部民族地区地质灾害约有22种类型。矿产资源开发,地下水位下降,陡坡耕作,大型工程缺乏水土流失控制措施等人为活动是造成西部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西部民族地区存在的主要地质灾害有3种类型:一是崩塌与塌陷。这是移动土石所引发的地质灾害,地表移动土石可引起崩塌,地下移动土石既可引起崩塌也可引起塌陷。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四省区发生崩塌和塌陷的灾害最多。二是滑坡。滑坡是西部民族地区发生率较高、损失较大的地质灾害。三是泥石流。西部民族地区中的高山地带以及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多为大的地质构造带,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上游河谷地区,灾害性的水土流失和大面积的砂石化现象特别突出,泥石流沟多成群分布。

3.4.2.7荒漠化加剧

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西部荒漠化土地为162.6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的93.20%,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西部地区20世纪50—6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80年代,每年扩展2100平方公里。90年代,每年扩展2460平方公里。2000—2003年,平均每年扩展达到3436平方公里。沙漠化土地面积呈蔓延态势,沙尘暴源区不断扩大,影响日益加重,其中甘肃河西走廊及内蒙古阿拉善盟、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内蒙古阴山北麓以及浑善达克沙地毗邻地区、长城蒙陕宁线是我国沙尘暴四大主要发生地。西部沙尘暴天气,20世纪50年代为5次,70年代为13次,90年代为23次,而2000—2002年累计41次,呈明显上升趋势。如2000年3月,西部民族地区的甘肃中部、宁夏中北部、内蒙古西部的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扬沙天气,部分地区有沙尘暴发生,此次受灾范围17.4万平方公里,直接经济损失约0.5—1.0亿元[56]。频率不断增加、强度不断增大的沙尘暴已成为西部民族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3.4.2.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较低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尤其是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城市生活垃圾不仅影响了城市环境,还危害到居民的身心健康,成为当今社会最严重的公害之一。2008年全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66.8%,西部民族地区的甘肃、新疆均大幅度低于这一水平(见表3-17)。

表3-17西部民族地区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和处理情况

(2008年)

img2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

西部民族地区陷入“贫困—掠夺式开发—环境退化—进一步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威胁着西部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民族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只有大力发展适用技术,改善生态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才能改善投资环境,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