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适用技术与其他技术发展战略的异同
科学水平的高低并不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慢,英国的基础科学水平相当高,但现在并不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日本在科学上并非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经济发展速度却远远超过科学技术水平高于它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产生这些差别的原因就在于各国的技术战略是否正确,正确的技术战略来源于正确的技术指导思想,来源于对技术发展规律的把握。适用技术作为制定科技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能更好地指导西部民族地区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工作,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技术进步。在这一点上,它与梯度理论、反梯度理论和“蛙跳”技术理论是不同的。
2.3.1.1与梯度理论、反梯度理论的关系
(1)梯度理论的含义
梯度推移理论认为:无论是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内,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37]。有梯度就有技术经济势差,就存在着技术、经济推移的动力,就会形成生产力的空间推移。利用生产力的梯度转移规律,从梯度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引进和掌握先进技术,然后逐步依次向二级梯度、三级梯度的地区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的速度逐渐加快,就可以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进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全面平衡发展。
(2)技术在梯度之间的转移
梯度推移理论认为,有技术梯度就有经济活动、技术、产品以及产业的空间推移。在市场机制条件下,技术在不同梯度的转移包括:产品技术的转移、工艺技术的转移、技术装备的转移和技术人才的转移等形式[38]。
(3)低梯度地区的跨越式发展策略
根据梯度发展理论,一个落后地区要实现经济起飞,必须循阶梯而上,从总体上说不可超越。它应该重点发展占有较大优势的初级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源密集型产业,积蓄力量;寻找那些从高梯度地区外溢出来仍然适用的技术和产业。这些在高梯度地区属衰退或落后的技术和产业,对低梯度地区来说,仍可能属于先进产业,有充分的市场,可以为经济起飞提供积累准备。这样可以同时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这些部门的发展对发达地区来说虽然已经无利可图,甚至可能造成亏损,但不发达地区却完全可以凭借劳动力价格低廉、资源丰富、地租与税收低等方面的优势,依靠发展这些部门来替代进口,扩大出口,创造利润,为区域进一步发展积蓄资金。同时,不发达地区因其技术、文化等方面原因,也只具有承接这样技术和产业的能力,承接过高的技术,会造成浪费,其财力也无法满足投入的要求;另一方面,这些部门虽然在发达地区已达到成熟或衰老阶段,生产能力严重不足,但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却可能仍是产业结构中的薄弱或空白。落后地区承接这些产业,可以提高本地区国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工业的聚集与城市化的过程,积累开办与管理工厂的经验,培训人才,改变本地区人才、技术、产业结构,为地区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发达地区输出这些技术和产业,一是可以让出本地区资源去从事更具有竞争的产业活动,便于控制配套产业的原料、配件供应;二是可以增加新的利润增长,或者出售技术获取收益。对国民经济来说,可以得到技术资源和设备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重复投资,节约技术投入,并促进了落后地区发展。
(4)梯度理论的主要缺陷
梯度理论的主要缺陷有:
①用静止的观点、机械的观点,看待国内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状态,把梯度顺序看成是不变的。按此理论施行的结果,先进地区将永远是先进的,不发达地区将永远是不发达的。
②该理论用传统封闭的观念看待国内各地区。不发达地区如果按梯度理论接受技术,不仅不能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连保持等距离的发展都是困难的。(www.daowen.com)
③按照梯度理论,任何先进技术必须经过先进地区的消化、吸收,然后向其他梯度转移。这样先进地区、落后地区都会成为“大而全”的封闭系统,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
④技术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而决定经济发展的因素,不只是技术一个因素,把技术梯度等同于经济梯度,有“技术决定论”的因素。技术梯度并不等同于经济梯度,一是因为技术梯度可以易位。从历史的总过程看,技术梯度的易位,最终影响甚至决定经济梯度的易位。因此在技术梯度已易位,而经济梯度还未易位,在这一时间内,两者便会呈现出不一致的情况。二是技术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其应用需要一定的条件。技术成果应用于经济再生产过程,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客观上受到经济发展需要程度,社会生产关系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三是经济梯度除了决定于技术梯度外,还受到经济结构的制约和影响,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不同,一般来说,与之相关联的经济梯度与技术梯度也就不同。
(5)反梯度推移理论的含义
为了克服梯度理论的缺陷,有人提出反梯度理论。反梯度推移理论是与梯度推移理论相对应的范畴,是在梯度推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和发展的。该理论指出:现代技术转移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技术转移按照现有生产力水平转移,是常规的梯度推移;二是以超越现有生产力水平推移,即后进地区可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虽然各地区间存在经济技术水平的梯度,但这种现有的生产力水平的梯度顺序,不一定就是先进技术引进和经济开发的顺序,是梯度推移还是反梯度推移,只能由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来决定。如果低梯度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比较好的外在经济效应,且又有市场需要,并具备必要的条件,就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实施超越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可向高一级梯度的地区进行反向推移。事实上,这种反梯度推移,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也不乏其例。例如,落后的英国赶上并超过西班牙、葡萄牙,相对落后的德国赶上并超过英国,以后又有相对落后的美国赶上并超过英国、德国。
梯度推移理论与反梯度推移两者相结合,形成正反梯度理论,这就意味着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和内地经济同时起飞,比单向转移战略优越。其实,正反梯度转移的理想状态是各区域都得到所需要的适用技术。
2.3.1.2适用技术与“蛙跳”技术理论的关系
(1)“蛙跳”技术理论
现代新增长经济学家布雷兹斯、克鲁格曼和齐登(Brezls,E.Krugman and Tisddon.D,1993)从对国家交替兴衰的根源的研究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国际竞争的“蛙跳”增长理论[39]。该理论是基于技术变化性质假说的经济解释,他们在《国际竞争中的蛙跳:国家技术领先地位的周期理论》一文中提出了国际竞争“蛙跳”模式。这个理论解释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国家繁盛一时却突然衰落?为什么有的国家原先默默无闻却后来居上?这种兴衰交替的根源何在?“蛙跳”理论指出,后进国家具有“后发优势”,通过国家有利的技术开发政策,后进国家可以“赶超”先进国家。“蛙跳”理论证明,优势并不是绝对的,落后国家如果把握住了“后进优势”,完全有可能赶上或者超过发达国家。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技术领先地位,并且在“边学边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当出现重大技术突破时,他们往往难以放弃既有的领先地位而花费大量成本去开发新技术。因此,越是在根本性的技术创新面前,发达国家越是反应迟钝,拒绝突破既有的技术框架,甚至锁定在某种发展状态之中。对于后进国家来讲,正是因为落后,采取新技术的预期收益超过机会成本,结果就更可能利用新技术的潜在优势实现经济的巨大增长。
(2)“蛙跳”技术理论与西部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体水平上要落后于东部地区。从我国东西部主导产业的构成来看,东部地区以电子、机械和高级日用生活品为主,处于我国产业链的前端,因此,工资率较高,所依托的技术水平为已有的先进技术;而西部民族地区则正好相反,其主导产业以产业链后端的原材料、传统的机构制造为主,所依赖的技术水平为比较落后的传统技术,因此,工资率较低,企业生产率要明显低于东部企业,有突破传统技术路径的欲望,在东部现有的成熟技术路径上尚不存在依赖问题。所以,西部民族地区有引入技术的工资和路径优势,只要有更高级的、带转折性的技术介入和投资推动,“蛙跳”机制就会发生作用。
“蛙跳”技术理论为西部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种途径。但这种跳跃的实现,前提是技术必须和西部民族地区的技术环境相适应,形成良性互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