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属植物果实成熟期一般在4~8月份,其种子成熟后具有休眠特性,在自然条件下不易发芽(王贤荣,2001)。王艳华等(2005)对大山樱(Cerasus sargentii)种子发芽研究,表明大多数樱属植物种子属于深休眠种子,需要针对休眠的类型进行处理,大山樱外种皮机械障碍及种子中存在的发芽抑制物质,是导致其休眠的主要原因。作者通过对迎春樱种子发芽测定、种皮透性试验和低温沙藏种子内源激素测定等发现,迎春樱种子休眠是内果皮及内、外种皮引起的物理休眠和内源激素等萌发抑制物质及促进物质相互控制引起的生理休眠共同作用的结果,属综合休眠(南程慧,2012)。
王贤荣(1997)对部分樱属植物种子进行低温处理,发现不同品种在低温处理时间的长短上不一样,沙藏期间所需发芽温度也有所差异,但都在3~7℃范围内。Ching-Te Chien(2002)进一步研究干藏后播种前打破休眠与干藏前打破休眠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处理的福建山樱花种子发芽率均在70%以上,但在播种前打破休眠可使山樱花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减少,且发芽整齐。Shun-Ying Chen(2007)等证实,福建山樱花经低温层积处理可使种子的总ABA含量下降6~12倍,同时提高胚胎中的GA浓度;通过降低果肉及种皮ABA含量、提高胚胎GA浓度可打破休眠。作者通过去除内果皮、种皮、赤霉素处理、低温沙藏等方法可打破迎春樱种子休眠,促进萌发,去除内果皮及内外种皮的方法,种胚萌发率达100%;0.2 g/L GA3处理过的迎春樱种子40天时发芽率可达96.7%;低温沙藏 80~100 d的迎春樱种子萌发率达15.3%~32.7%(南程慧,2012)。
张义等(2005)研究了赤霉素浸泡与层积时间对山樱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 500 mg·L-1赤霉素浸泡48 h后,层积60 d和层积40 d两种处理可以很好的打破山樱花种子休眠。方妙辉(2006)用ABT(1号)生根粉对钟花樱作浸种处理,通过处理后,其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都有显著提高。康木水(2007)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山樱花在福建4 月20日左右胚珠发育成熟,采种期为4月25日左右;将种子冷藏至翌年春播种,发芽率可达96.8%。上述试验结果可知,低温贮藏有利于解除樱花种子休眠,保持种子活性;低温层积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浸泡处理可缩短层积时间,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图1 穴盘育苗A,选播种子;B,10 d时A处理种苗;C,30 d时A处理种苗;D,60 d时A处理种苗(www.daowen.com)
通过迎春樱、山樱花、野生早樱等的播种育苗试验发现,3种樱花种子在含水量介于3%±1%时,采用3~5℃密封干藏的方法进行保存,可保存较长时间。对沙藏100 d后的3种樱花果核进行随机播种试验发现,迎春樱种子存在出苗率低、出苗不整齐的现象,且47%的种苗存在生理矮化现象,不利于迎春樱健康种苗的培育,选播法穴盘育苗(见图1)则可克服这种现象,种子出苗率达99.0%、96.5%,其余两种樱花不存在这种现象。低温密封干燥果核干藏至秋季后,3~5℃恒温层积0~30 d+冬季自然低温变温层积播种的方法(见图2)适合3种樱花的大田育苗(2012,南程慧)。
图2 大田育苗A,山樱花条播实生苗;B,迎春樱条播实生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