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企业知识理论:效能与风险研究

企业知识理论:效能与风险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企业作为一种知识一体化的制度便出现了。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的异质性起因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和积聚的知识的差异性。但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知识理论的发展弥补了交易成本理论对企业边界变化解释的不足。

企业知识理论:效能与风险研究

二、企业知识理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日益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以交易费用为基础的传统理论分析框架对企业之间为何存在异质性,为什么在相同制度安排下,有的企业能取得成功而有的企业却遭到失败等问题难以给出合理的解释。企业存在的种种问题推动一种全新的理论体系产生,即9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是管理理论对知识这种资源高度重视的体现。他对企业的本质、企业的异质性、企业的边界有全新的解释。

1.企业的本质

Spender(1989)把企业定义为本质上是关于组织背景、资源、因果机制、目标、态度、政策等等的知识体。更重要的是,必须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企业可以获取和运用其他成员所拥有的知识。在企业知识理论看来,企业是知识的集合体,所有的人类生产都是依存于知识的,企业生产过程最重要的投入是知识,企业价值最重要的来源也是知识,但知识又是由个体掌握的,并专业化于某一特定领域, 由此知识的专业性决定了生产活动需要掌握各种不同类型的技能,各类专家的共同协作和努力。正如Ghoshal﹠Moran(1996)所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核心优势不仅是避免与市场交易相关的交易成本,而且是企业具有的独特优势,他能够用市场完全不同的逻辑来治理特定类型的经济活动。这种逻辑就使企业能够在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整合众多不同个体的知识。此时,企业作为一种知识一体化的制度便出现了。他们创造了能使得多个个体集中使用其各自拥有专业知识的环境和条件[10]。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各类专业人员的知识(尤其是内隐性知识)能得以交流、转移、共享与协调。

2.企业之间的异质性(www.daowen.com)

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即指各个企业之间是不相同的。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的异质性起因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和积聚的知识的差异性。顾乃康(1997)曾指出由于各企业所吸纳的人员的知识专业化方向和程度是不相同的,并且各类人员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作用的持续时间也各不相同,从而导致各个企业最终所积聚的知识(包括成规)和能力具有差异性。因此,即使不同企业从事相同的生产活动时,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生产成本,更不可能获得相同的利润,从而导致企业之间具有不同的竞争优势。由于知识具有隐含性和专业性,所以企业不能像其他有形资产一样通过市场交易来获取和模仿,因此,只是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源泉。

3.企业的边界

科斯认为当市场组织交易的成本高于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时,企业组织便出现了,企业边界的选择也取决于交易成本大小的比较。在他看来,所有的交易都有一个成本,而企业边界是定位在这样一个点上,即企业内部组织额外的交易成本等于同样的交易在市场上或其他企业运作的成本。但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知识理论的发展弥补了交易成本理论对企业边界变化解释的不足。Penrose(1959)认为,企业不再被看做是市场交易海洋中的孤岛,而是和供应商、顾客、竞争对手之间关系网络的一部分。知识的隐含性和专业性决定了市场难以在可观察到的和可计算的边界概念基础上评估知识的价值。因此知识难以通过市场交易而得以积累;知识只有在企业内部集聚[11]。这不但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也决定了企业的边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