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与我们日常感知和熟悉的天气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而气候则是指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甚至数百年以上)天气的平均或统计状况,通常由某一时段内的平均值以及距平均值的离差值来表征,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冷、热、干、湿等基本特征,即地球上某一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
所谓气候变化,在统计意义上是指气候平均值和气候离差值出现了显著变化,如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等的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意指气候变化的范围、规模和影响已经涉及全球各个地区,需要全球动员共同应对这种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的历史、过程和原因都非常复杂。仅从气候变化的原因看,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甚至还有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地球是太空中的一个星球,太空环境以及地球自身的因素都可能影响地球气候。有关自然科学的研究表明,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火山活动、大气与海洋环流的变化等,都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而就人为因素而言,科学家的看法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根据美国《新闻周刊》杂志2010年9月12日的报道,按照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劳克林(RobertB.Laughlin)的观点,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以及为地球作出的贡献在长期范围内并不重要。对于地球而言,长期的变化才是重要的。地球会在地质时代自发调节气候变化。虽然人类行为可以导致气候变化,但主要的冰川事件是以10万年为期限定期发生的。但是,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工业革命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全球变暖的长期趋势,更多的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向大气层中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改变了大气组成,强化了温室效应而引起的。
在此,我们讨论的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的气候变化,尤其是指当今时代的全球变暖现象。遵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定义,气候变化是指“除在类似时期内所观测的气候的自然变异之外,由于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大气的组成而造成的气候变化”[4],这里明显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化”区分开来。更进一步,社会学家吉登斯指出:气候变化指的是这一事实,即现代工业所制造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正在引起地球的气候变暖[5],这里明确界定了气候变化的主要时段和表现。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大范围地改变土地使用,快速推进城市化,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和新型生活空间的同时,也制造了大量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突出。
事实上,早在1896年,瑞典地球化学家阿伦尼斯(Svante Arrhenius)就曾发表论文指出,基于地球大气层影响气候的立场,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数量翻番,可能导致地球气温上升4℃~6℃。[6]不过那时他认为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来自火山活动,其所导致的升温将会改进生活条件和作物产量。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人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成立于1972年的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气候研究中心(Climatic Research Unit)是最早开始研究人为原因导致气候变暖的研究所,拥有世界最大的全球气温数据库。1979年主要由科学家参加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宣言明确指出: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仍然不断增加,则气温的上升到20世纪末会达到可测的程度,到21世纪中叶将会出现显著的增温现象。1985年奥地利菲拉赫会议提出,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等其他温室气体浓度以当时的趋势继续增加的话,到21世纪30年代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是工业化前的2倍,全球平均温度可能相应提高1.5℃~4.5℃,同时导致海平面上升0.2米~1.4米。1988年加拿大多伦多会议则明确指出,地球气候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迅速变化,并且,这一变化主要是人类不断扩大能源消费等活动造成的,将对世界经济发展、人类健康等带来重大的威胁。会议呼吁立即着手制定保护大气行动计划,并提出了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在科学家的研究和呼吁下,有关国际组织作出了积极回应。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其任务是评估气候与气候变化科学知识的现状,分析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并提出减缓、适应气候变化的可能对策。
IPCC成立后,先后组织了世界范围内的数千名专家,完成了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其中第四次评估报告在2007年完成。该报告认为全球气候系统的变暖趋势是毋庸置疑的,这可以从全球平均气温和海温升高、大范围积雪和冰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观测数据中看出。报告指出,20世纪的100年是过去一千年中最暖的100年,最近的50年又是其中最暖的50年。根据全球地表温度的器测资料,自1850年以来,1995—2006年中有11年位列最暖的12个年份之中。1906—2005年的100年中的温度线性趋势为0.74°C。报告认为,大气中温室气体(GHG)和气溶胶浓度、地表覆盖率和太阳辐射的变化都会改变气候系统的能量平衡。但是,自工业化时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很可能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自1750年以来,全球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浓度已明显增加,目前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测定的工业化前几千年中的浓度值。其中,在1970—2004年期间增加了70%。2005年大气中CO2(379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7]和CH4(1774ppb,1ppb为十亿分之一)的浓度远远超过了过去65万年的自然变化的范围。其中,在1970—2004年间,CO2的排放增加了大约80%。[8]报告指出,温室气体以当前的或高于当前的速率排放将会引起21世纪进一步变暖,并会诱发全球气候系统中的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很可能大于20世纪期间所观测到的变化。报告预估未来20年全球气候将以每十年大约升高0.2°C的速率变暖。即使所有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浓度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不变,预估也会以每十年大约升高0.1°C的速率变暖。整个21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8°C~4°C,海平面将上升0.18米~0.59米。(www.daowen.com)
大致说来,目前我们所讨论的气候变化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气候变化具有相当的客观性。前文提到,在人为因素导致气候变化方面,科学家们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是,对于气候变化本身,大多数人的看法是一致的。IPCC的多次报告给出了这个结论。2010年7月28日,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与英国气象局联合发表的《2009年气候状况》报告继续指出:过去的50年地球确实在持续暖化,过去的10年是历史上最暖的10年,全球变暖不容置疑。这份报告综合了全球48个国家、160个研究团体共300多名科学家提供的研究数据,设计了10个可测量的指标来衡量全球气候变化。其中7项指标在上升:地表气温、海洋表层温度、海洋上空气温、海平面高度、海洋热含量、最靠近地表的大气对流层湿度和最靠近地表的大气对流层温度。另有3项指标在下降:北极海冰、冰川和春季覆盖北半球的雪盖。实际上,气候变化的客观性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不管气候自身状况如何,大多数人都认识到气候变化并在讨论气候变化以及应对方案,这本身已经成为一种社会事实,对于社会过程以及人们行为都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实实在在的客观影响。
二是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有害性。尽管气候变化有可能带来诸如中高纬度地区农作物增产、全球木材供应增加和取暖能源减少等有利结果,但是多数人认为气候变化会带来种种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甚至要远远大于它带来的正面影响。一般认为,气候变化会导致水资源短缺、粮食减产、居住环境恶化、大量经济损失、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增加、空气污染、人类健康受威胁、物种变化加剧等等问题。IPCC第四次报告指出:有中等可信度表明,如果全球平均温度增幅超过1.5℃~2.5℃(与1980—1999年相比),所评估的20%~30%的物种可能面临增大的灭绝风险。如果全球平均温度升高超过约3.5℃,全球将出现大量物种灭绝(占所评估物种的40%~70%)。
三是气候变化具有不确定性。尽管气候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一种客观事实或者可能性,但是,它是地球系统自身或者太阳系的运行等自然因素所导致的变化,还是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变化,实际上还没有绝对的定论。同时,限于现有的科学理论、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对于气候变化状况、过程及其影响的判断也还存在着不确定性。目前,科学家还不能建构一个更好的地球气候动力学模型,一方面是因为计算机尚不能同时处理所有必要的测量数据;另一方面,一些重要的变量(如云、海洋)怎样和大气相互作用也还不清楚。[9]特别是,气候变化对于人和社会的冲击不应只从自然层面上进行理解,由于人类社会系统自身的复杂性,气候变化的实际影响更是充满着不确定性。此外,媒体、政策制定者在将专业研究发现转变为大众语言和政策语言时,也有可能造成理解扭曲。事实上,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也应包括应对措施及其效果的不确定性。现有的基于控制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影响的相关政策和技术并没有呈现普遍有效的结果。因此,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有关全球变暖这个潜在的最严重的环境威胁问题,可能也是具有最大不确定性与争议的问题。[10]
四是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首先,如果目前的气候变化有人类自身的原因,那么全球各国、各地区的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都对气候变化有影响,区别只是影响的先后、方式和大小。其次,气候变化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的各个角落。有的学者指出:从人类的历史看,气候变化也许是自然对人类最具全球性冲击力的表现。[11]大气循环系统的特性使得温室气体可以很轻易地在世界的各个范围流动,其流动不受任何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并由此对世界各国造成影响,虽然具体的影响程度和方式可能存在差异。最后,气候变化是一个需要全球各国协同采取行动以共同应对的问题。单独一个国家或少数国家采取行动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因为温室气体在全球的混合循环,所以一个国家或组织的排放和其遭受的致命性结果之间是没有直接联系的,也是不成比例的[12],由此,一方面可能挫伤少数先行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则又助长了不负责任和“搭便车”的倾向。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实际上考验着人类合作的能力。
五是气候变化具有社会建构性。尽管气候变化本身是基于一些科学观察的数据和资料而提出的,但是,这一科学事实的确定必然是科学家之间沟通、协商和争议的结果。科学家的生活和工作背景都会影响他们对数据和资料的理解以及得出最后结论。科学家也分别受雇于学术机构、政府机关、工业和私人环境组织等,这些组织都提供了不同的研究日程和政治气候。[13]更重要的是,气候变化作为一种为公众所接受的社会事实并进而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在此过程中则更加明显地充满着社会建构。不同的机构、不同的人群都有理解气候变化的不同角度。大众传媒在建构气候变化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9年底,当媒体披露“气候门”(Climategate)和“冰川门”(Glaciergate)事件后,就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怀疑。根据英国公司Populus在2010年2月5日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有26%的英国人不相信全球正在变暖,比三个月前增加了10%。这个针对1001人进行的调查也发现,认为气候变化是事实的人也从2009年11月的83%,减少到目前的75%。[14]很明显,气候变化并不纯粹是一个客观不变的事实,它也取决于社会定义,准确地说,它应该是“客观但充满建构”的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