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数据表明,目前直到2030年前后,我国城市每年将面对约1000万~1200万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新增人口,这一发展态势对于城乡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五大领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相当程度上,许多压力“下沉”到了社区。事实上,大量的民生问题是在社区反映出来的,社区社会工作因而显示出保障民生的特殊功能。
1.社区社会工作有助于促进多元社会力量的整合与合作
现代社会的发展是社会系统自身的不断分化和专化的过程,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也随之日益分离,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组织结构,如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和社会组织,它们各有不同的功能作用和运行机制。无论是整体的社会系统层面还是基层的社区层面,这三者既是不可或缺的,也不能相互代替。如果三者之间是结构协和、功能互补、机制互促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则能够形成社区和谐发展的合力。在社区,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良好合作,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福利保障,反之,如果完全依靠政府组织,或者完全依靠企业组织或社会组织,都无法满足社会成员的服务和福利需求。因此,通过市场、政府、社会形成的结构整合、功能互补和机制互联,譬如,市场提供就业福利,国家提供公共福利,社会组织提供各种社会服务,则可以组成社区甚至整个社会需要的民生福利保障。
目前,大量的民生问题集中在社区,如贫困问题、青年和农民工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家庭问题、人口老龄化、流动人口与管理、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灾害,以及各种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等。社区的民生保障因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发挥各个方面的力量,形成社区福利保障的多元途径。通过社区的社会工作,可以在社区形成广泛的社会参与,促成公共部门、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以及家庭和社区本身的协作,共同承担社区居民所需要的福利服务。这一过程的许多环节都需要社区社会工作人员的介入,譬如,为贫困家庭、单亲家庭、低收入家庭以及妇女、儿童提供特殊的服务,针对青年的过渡期(学习、工作、保持健康、组建家庭以及行使公民权利)提供咨询和指导,为农民工和下岗人员提供就业或创业培训,在流动人员密集的社区加强调解工作和专项管理,等等。所以,公共部门、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以及家庭和社区的协作本身,就是社区社会工作开展的过程。
2.社区社会工作有助于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合理配置
当前的民生问题与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配置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民生问题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不合理配置所导致的。社会成员是有差别的,从纵向上说,存在着阶级阶层的高低区分;从横向上说,有城乡、地区、教育、职业、身份、性别、年龄等特征区别。从个人的角度说,社会成员个人的实际能力有很大的差别,他们获取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因此有多有少;从社会的角度说,社会的制度性安排存在的某些不合理性,也使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在分布上出现不均衡、不匹配的现象。(www.daowen.com)
民生问题凸显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在配置上存在的问题,特别反映在社区的弱势群体和脆弱人群,而这正是社区社会工作关注和服务的主要对象。由于多种原因,一些社会群体和个人缺乏资源和机会的获取途径,或者不了解获取资源和机会的方式与信息,因而陷入生活困境,这种状况反过来又对他们获得资源和机会继续造成障碍,从而形成缺乏资源和机会与生活困境相互反馈的怪圈。社区社会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确定这类困难群体和个人的具体情况,使他们了解需要获得哪一类资源才能解除困难。社区社会工作者还可以为他们制定脱困的方案,或帮助他们与所需要的资源和信息建立联系,或直接向他们提供资源和服务。社会工作者的努力增强了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系统对弱势群体的覆盖,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或调整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在分布上的不均衡、不匹配。社区社会工作的这些措施对于解决社区民生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3.社区社会工作有助于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建共享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差别和分化日益显著,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缺乏合理配置,生活中的各种公平性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也集中体现为解决六大公平问题——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分配公平、保障公平、医疗公平、参与公平。这六大公平问题往往与目前许多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有直接的关系,必须按照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和原则来化解问题、处理矛盾、应对风险,才能从根本上推进社会建设。
从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发展看,这一学科以扶助困难群体和社会成员为己任,一直与社会公正的追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社区社会工作者也是如此,他们向弱势群体和有困难的居民提供服务和帮助,改善他们的弱势处境,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提高他们的人格尊严。社区社会工作者还倡导其他社会群体和阶层,特别是富裕阶层,发扬慈善精神,共同关注这些处于弱势的群体和个人。在社区,社会工作者们致力于扶贫减困,努力缓解和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帮助贫困家庭和人群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源,增进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积极融入社会。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特困人群的扶助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譬如,为社区的伤残人员提供特殊的服务和培训,为犯罪人员提供心理治疗、道德教化、社区矫正,为个人权利受到侵害的居民提供法律援助,对重症疾病患者提供医疗援助,为孤寡老人提供生活照顾和临终关怀,等等。社区社会工作者以实际行动普及了博爱精神,和谐了社区关系,加强了社会合作,营造了互惠互利、双赢或多赢、共建共创共享的社区和谐氛围,这些也体现了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
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社会工作将越来越发挥出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还相对滞后,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社会工作需要加快自身的发展,以进一步发挥对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