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居民的社会态度及阶层认同现状
对社会态度的考察与传统心理学的态度研究不同,传统心理学的态度研究更多从内因与外因、稳定与偶然、可控与不可控三个归因维度来探讨态度变化的机制。[3]考察社会态度的状况,可以了解社会经济现实的变化在人们主观世界形成了怎样的影响。
一般来说,社会态度大体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一是对自我的态度,也就是个人关于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态度;二是对他人的态度,即个人对自我以外的其他人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三是对社会的态度,也就是人们对社会的整体性认识和态度。
社会成员的社会态度反映了一个社会的主观世界的形态,了解和认识社会观念形态,也是理解和预测社会发展动态与趋势的重要视角。为考察人们的态度和意识,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8CGSS)专设了B卷,主要调查被访者的社会态度与意识。以下是根据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对当下我国居民的一些社会态度及意识所作的描述性分析。
表10—1反映的是个人对家庭出身的基本态度,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人认为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仍是重要的,这一比例达到86%,仅有13%的人不看重家庭出身。由此可见,多数人把家庭经济地位看得比较重要,说明在人们的意识中,家庭地位对自我地位有着重要影响。
表10—1 对家庭出身的态度(2008CGSS)
从表10—2中可以进一步看出,人们把自我与父母地位的关系看得非常重要。有94.5%的人认为父母如果受过良好教育的话,对自我发展是重要的,只有4.9%的人认为父母是否受过良好教育对自己并不重要。这一结果说明如今人们对家庭或代际资本非常看重,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应的现实,即个人的社会地位状况受父母及家庭因素的影响较大。也就是说,在我们这个社会,在个人的发展中,家庭代际资本发挥着重要作用。
表10—2 对父母教育重要性的态度(2008CGSS)
那么,人们究竟是如何看待自身的作用的呢?表10—3显示了人们对自身受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从数据来看,97.8%的人意识到受教育的重要性,而只有1.8%的人认为教育不重要,比例很小。这一结果说明,多数人在看重家庭代际资本的同时,也认识到个人人力资本的重要性。
表10—3 对自己教育重要性的态度(2008CGSS)
表10—4的数据进一步说明多数人同样也看重自身因素的作用,即认为在自我发展中,依靠个人的教育和努力是重要的。这样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反映了人们对自我发展的态度是较为积极的、乐观的,而不是消极的、宿命论式的。
表10—4 对个人努力重要性的态度(2008CGSS)
表10—5和表10—6的数据所反映的主要是人们对关系的态度。表10—5的结果显示,有较多的人依然看重政治关系,比例高达81.3%,仅有16.7%的人不看重政治关系。由此可见,政治关系在人们的心目中仍然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这样一种态度或许是当下现实在观念领域的反映。
而就表10—6的结果来说,有高达94.5%的人认为能认识关键人物是重要的,仅有4.8%的人认为认识关键人物不重要。这一结果有力地说明当前绝大多数人依然看重关系网络,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和态度,最好的解释就是,在现实社会中,关系网络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对个人获取资源和自我发展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表10—5对政治关系重要性的态度(2008CGSS)
表10—6 对关系网络重要性的态度(2008CGSS)
表10—7的数据显示了人们对行贿的态度,也可以说是对腐败的一种态度。从调查结果来看,有45.2%的人看重行贿,认为行贿对个人发展是重要的。这或多或少暗示着有相应比例的人对行贿并不反感甚至可能也会采用。有49%的人认为行贿不重要,这些人可能对行贿持否定态度。由此看来,目前社会上对行贿行为持支持和反对态度的基本持平。这可能就是当下腐败问题存在的社会土壤,同时也预示着治理腐败任重而道远。一个社会,如果有相当比例的人认为通过行贿这一腐败方式来获得发展机会依然重要,那么,这一方面说明该社会的流动机制存在问题,另一方面说明该社会的腐败风气较为浓厚。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推进廉政建设,或许困难重重。
表10—7 对行贿的态度(2008CGSS)
(www.daowen.com)
表10—8反映的是人们对性别的认识和态度。从调查结果来看,有47.1%的人认为性别对个人发展来说是重要的,有49.2%的人则认为性别并不重要,两种态度基本相当,而且认为性别不重要的人还要多一些。这一结果表明,目前在社会上,依然有近一半的人承认并看重性别差别,也有一半的人并不认可性别差别,这或许就是当前中国社会性别观念的基本形态。如果人们认为性别比较重要的话,那么他们或许也会认可性别差别和歧视。只有当更多的人认为性别已经不重要时,性别平等的观念才会被更为广泛地接纳。
表10—8 对性别差异的态度(2008CGSS)
概括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种认识:当前居民对自我及自我发展的认识和态度具有双重性特征,也就是说,人们既看重外在因素,又看重自身因素;对有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或行为,既有反对的,也有支持的。首先,居民社会态度的双重性特征,或许是社会转型在主观世界的一种映射。转型期的多种变迁,可能带来较多的不稳定、不确定的东西,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不太明确的观念和态度。
其次,居民对他人及社会关系的态度也从主观层面反映出社会的和谐程度。虽然人们的主观判断和认识并不一定与现实完全一致,或是对现实的反映,但主观心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社会关系的潜在动向,因为任何现实的行动都是由主观意识和动机支配的。表10—9是居民对当前中国社会不同群体和阶层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判断和感受,这种判断和感受虽带有个人主观性,但集体性的意识动向也可作为预测现实走向的重要参考依据。
表10—9 对社会矛盾的评判(2008CGSS)(%)
从表10—9的数据来看,有63.9%的人认为贫富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严重,占近三分之二,有33.6%的人认为这一矛盾不严重或没有矛盾,占三分之一。这一结果表明了大多数居民对贫富差距和贫富关系较为关注,在潜意识里,也隐含着人们对当前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满,以及对富裕阶层的不满。从这一结果中我们可以理解为何当前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仇富”心态。根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8CGSS)结果,有90.8%的人同意和非常同意“我国的收入差距太大了”这一说法。这种社会思想动态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一方面,需要重点关注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促进社会公平;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社会文化机制,如社会慈善、福利和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调和贫富阶层的社会对立,构建和谐社会关系。
此外,至于工人阶级与中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有39%的人认为严重,有54.8%的人认为工人阶级与中产阶级之间没有冲突或冲突不严重。有49.9%的人认为管理层与工人之间矛盾严重,有59%的人认为社会上层与下层之间矛盾严重,仅有36.3%的人认为社会上层与下层之间冲突不严重和没有冲突。由此表明,较多的人对富裕阶层与贫困阶层、社会上层与社会下层之间的关系给予不和谐或矛盾评价,即认为这两个阶层之间存在严重矛盾或冲突。如果给予这种评价的人来自这两类阶层,那么说明他们在潜意识中就带有不和谐的倾向。
表10—10反映的是居民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人的态度,也可以说是社会心理距离。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社会心理距离最大,其次是北美人,而与港澳台同胞的社会心理距离最近,与近邻韩国人的社会心理距离较小,再次是东南亚人和欧洲人。具体来看,中国人愿与日本人共事的指数仅为33.7%,而愿与港澳台同胞共事的指数达到72.2%和66.4%,愿与韩国人共事的指数也有50.3%。此外,愿与日本人为邻的指数也只有33.2%,通婚指数更低,仅有27.9%。
表10—10 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人的社会态度(2008CGSS)(%)
社会心理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文化心理距离,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社会距离最大,虽有历史原因的作用,更重要的可能还是文化上的距离。日本虽地处东亚,但日本文化与东亚文明有着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也许不亚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以,要真正改善中日关系,加大中日之间民间文化交流与沟通和理解可能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对社会现状的整体印象也是居民社会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考察居民对社会现状的认识和态度,我们主要从居民对社会结构类型的判断和期望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表10—11是调查的结果,从结果来看,有一半即50.1%的人认为中国当前的社会结构类型属于第二种类型,这种类型可以描述为金字塔形,即认为中国社会仍有大量人处于下层,在中上层的人依然很少。其次,也有21.4%的人认为中国社会结构属于第一种类型,也就是“工”字形,上层和下层人都相对较多,中间阶层则很少。此外,认为中国社会结构属于第三、第四种类型的比例相同,都是11.9%,在这些人看来,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就是处于中下层和中层的人占多数。也有2.2%的人认为中国社会中上层人占多数,而下层人很少。
从居民的期望角度来看,较多的人希望中国社会结构应该像第四和第五种类型,有42.8%的人希望中国社会结构像第四种类型,比例最高。由此表明,较多的人希望中国的中间阶层得到发展和扩大,社会上层和下层人数应该缩小。31.8%的人希望中国社会应该像第五种类型,比例处在第二位,表明有不少人希望中国社会的中上层应该得到发展和扩大,在社会中占多数。希望中国社会结构像“工”字形的比例最小,仅有1.8%。
表10—11 对社会结构类型的认识和态度(2008CGSS)
居民的社会态度还包括对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和感受,其中,对自身社会地位的判断和感受是主要内容。个人对自己阶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个人对社会地位认识的重要内容。个人的阶层认同属于个人对自身地位的主观意识,主观意识既与客观的地位状况有一定联系,但又不完全是客观地位的再现。不过,主观的阶层意识至少反映出人们对社会现状的评判和态度。阶层意识不同于马克思所说的阶级意识,阶层意识不是一种集体意识,而是处在一定社会阶层地位的个人对社会不平等状况及自身地位的意识、评价和感受。[4]
图10—1反映的是居民对自身阶层地位的判断和认同,其中从1至10分别表示从最高层到最底层。由数据结果我们看到,当前我国居民的阶层认同形态与表10—11中的第三种结构类型相近,这一类型可描绘为“平房截面”形,其特点是中上层人数很少,而中层及中下层和下层比例较高且基本相当。这一认同结构同样呈现出“偏低层”的社会认同。[5]出现“偏低层”的阶层认同现象,一部分原因来自客观现实,即是客观现实在人们观念世界的反映。因为当前中国社会,虽然社会经济经历了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但是总的看来,仍有较多的民众尤其是农村居民实际处在中下层,只有少数人通过市场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经济收入达到中上层。另一部分原因则是源于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中人们相对剥夺感的增强,也就是说,较多的人在横向比较中,感觉自己的地位比很多人都要低、状况比以往还要差。例如,通过“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8CGSS),我们发现超过一半的人都觉得自己的收入比应得的少(见表10—12)。
图10—1 居民对自己阶层地位的认同(2008CGSS)
表10—12 居民的相对剥夺感(2008CGSS)
由表10—12可见,有52.6%的人认为自己工作收入比应得的要少,只有32.6%的认为工作收入与应得的相当,认为自己工作收入比应得的多的人不超过3%。这一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的人对自己的所得并不满意,或者说他们有着相对剥夺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