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满意度——工作满意度
就业是民生之本,民生头条就是百姓要有工作,有工作才有收入,才能从事其他生产和生活活动。同时,就业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就业问题在改善民生方面一直被放在突出的位置。我国是人口大国,就业问题一直非常严峻,2006—2008年,政府在创造公平就业机会和增加就业人数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下面从三个维度来分析百姓在2006年和2008年对自己的工作和工资的满意情况。
图6—1中有两条趋势线,上面那条代表被访者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的比例,下面那条代表被访者在考虑到自己能力的前提下,认为自己的工资是合理的比例。从图中我们看到,在2006年,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认为工资合理的人数在总人数中都超过了半数,但是到了2008年,认为自己拿到合理工资的比例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工作感到满意的人数急速增长,2008年占到了88.59%。图6—1给我们传达的信息看似矛盾,实则不然。工作是一个多维概念,包含了很多方面,工资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但工作还包括成就感、自由度、自主性、积累经验、创造价值等,因此工资合理不是一份满意工作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但是,这个“矛盾”也告诉了我们另一个事实:那就是在2008年尚有58.26%的人认为自己拿到的工资不合理,与自己的能力和付出不匹配。这说明,我国在促进公平就业、改善工资水平、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等问题上任重而道远。
图6—1 2006年vs.2008年工作满意和工资合理的变动趋势(www.daowen.com)
“民富”是幸福感的前提和基础,而民富主要体现在财产和收入(工资)方面,鉴于工资在个体工作及生活中的重要性,我们进一步分析了认定工资不合理群体的构成,以期有所发现。图6—2是对认为工资不合理人群内部做的一个阶层构成分析图,从图中我们看到,工资不合理的阶层构成和变化趋势确实显现出一定的特点和某种趋势。第一,无论是2006年还是2008年,体力劳动者在这个群体中的比例都是最大的,而且该比例在2008年增加了6.28个百分点。第二,在五大群体中认为工资不合理的有两个,一个是体力劳动者,另一个就是专业技术人员。虽然专业技术人员认定工资不合理的绝对比例不是最高,但上升的速度最快,从2006年的8.17%上升到了2008年的19.07%。第三,耐人寻味的是,认为工资不合理的比例在降低的主要是管理人员和办事人员,且降低幅度都在5个百分点左右。第四,尽管无工作人员[4]认为工资不合理的比例由2006年的32.2%下降到了2008年的26.04%,但在整个群体中的比例一直排在第二位,他们所占比例的下降可能和这部分人员的复杂情况有关系。从整体上看,认定“工资不合理”存在明显的阶层分化倾向,其中体力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类似,而管理人员、办事人员则为一类。
图6—2 2006年vs.2008年社会阶层对工资不合理的认识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