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镇化对就业的影响及实现路径

城镇化对就业的影响及实现路径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见物不见人”的城镇化思维与实现路径对就业的影响我国的城镇化实践中,普遍存在重物不重人的思维与实践模式,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固定资产投资没有发挥带动就业的应有效应。城镇化的“物”的资源配置在就业方面没有达成相应的促进效应。二是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没有形成良好的就业保障与促进机制。

城镇化对就业的影响及实现路径

(二)“见物不见人”的城镇化思维与实现路径对就业的影响

我国的城镇化实践中,普遍存在重物不重人的思维与实践模式,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没有发挥带动就业的应有效应。统计资料表明,自1997年至2009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从19194.20亿元增加到193920.39亿元,投资增长近10倍,而城镇就业人数从2078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增加50%多,城镇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例从29.7%上升到39.90%。但是从两者的增长率以及比率来看,固定资产的年增长率,基本上呈持续上升态势,从2000年的0.1上升到2009年的0.3,而就业人数的年增长率则基本保持在0.3与0.4的水平。两者的比率反映出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拉动就业增长的效应,每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对应的就业人数比,从2000年的0.88下降到2009年的0.16,即便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这一比例也呈现持续的下降趋势(见表3—2)。城镇化的“物”的资源配置在就业方面没有达成相应的促进效应。

表3—2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人数增长情况

img5(www.daowen.com)

续前表

img6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二是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没有形成良好的就业保障与促进机制。我国城镇化存在的明显偏误之一,是在依赖投资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土地财政的机制作用下,不少地方城镇化的动因多是解决用地缺口,而非随着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人口集聚,将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大和基础设施的增加,视为城镇化的核心因素,将城镇化简化为“土地城镇化”,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人的因素。在城镇化过程中形成的以项目为载体的运作方式,使得土地、住房和工业园等一些物质性要素得到城镇化主导推进者的重视,导致各地此起彼伏的摊饼式造城运动。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发展的空间失控现象严重,突出表现为城市以一种粗放方式快速蔓延,城镇化被狭义地放大为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趋势。2005—2009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17.1%,但城镇人口比例增长只有3.6%。其对就业的影响表现在:一方面,由于没有产业和人口因素的集聚,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一座座空城,不少地方城镇建起来了,但因招不来商、引不来资,能给农民提供的就业机会寥寥无几,造成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在短期内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村劳动力难以实现转移。尤其是近两年,全国有20多个省份出台了各种各样撤并村庄的规划和政策,通常是要求农民“进城上楼”。大量失地农民的就业、医疗、就学等公共服务严重缺失,很多已经“农转非”的“新市民”不得不像过去那样继续外出打工或者成为潜在的失业群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