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是亚洲开发银行2007年首先提出来的,从学理上说,它汲取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门社会科学的成果。例如,在社会学上,就有“社会包容”和“社会排斥”两个相对应的概念。所谓“社会排斥”,通俗地说,就是基于某种社会区别而对某类社会成员坚持看不起的态度和施以不公平的待遇。或者说,占据社会主流地位的社会强势群体在社会意识和社会政策等层面上,对边缘化的社会弱势群体采取歧视性态度和不公平政策。相应地,所谓“社会包容”,通俗地说,是对有社会区别的社会成员坚持尊重的态度和给予公平的待遇,或者说,让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公平地共享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包容性增长强调的“包容”,主要就是汲取社会学的“社会包容”、“社会排斥”的内涵,并把它们运用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中去,提倡让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消除社会群体之间的隔阂和冲突。
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这是胡锦涛主席2010年9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的致辞中,代表中国政府大力提倡、集中论述的主题。这极大地扩展了“包容性增长”的影响。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充分显示出我国强调包容性增长所包含的中国因素和中国智慧。
我国强调包容性增长,并非单纯的“拿来主义”,它既有中国历史文化悠久的传统根基,又有当今社会现实深层的时代内容。北京大学张岱年先生曾经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两个最主要的基本思想:一是人伦和谐;二是天人协调。人伦和谐是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天人协调是说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人伦和谐、天人协调”这八个字,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是我国提倡包容性增长这种和谐增长发展的深厚文化根基。(www.daowen.com)
同时,包容性增长又与此前我国提出的科学发展和社会建设一脉相承。中国强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本身就有包容性增长的含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的根本理念,就是一种双赢互利或多赢互利的根本理念,也就是使我们的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经济和社会、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参与发展的各方,都能获得双赢互利,而不是通过牺牲一方来使另一方得益获利。双赢互利或多赢互利,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的要旨;通过牺牲一方来使另一方得益获利,则是发展问题上的“零和博弈”,非包容性增长和社会排斥,是片面的、不协调的、不可持续发展的旧式发展观的集中体现。
这表明,包容性增长与“民生为重、百姓至上”、与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合理配置在本质上是契合的。
实现包容性增长,不仅有适用于每一国家的本土意涵,而且还有针对全球的国际意义,不仅要对现有的国际经济社会秩序进行批判反思,而且要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关于包容性增长的国际意义,已有众多学者作了论述,综合一些学者的论述,可以这样说,倡导包容性增长,实际上是对美国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合理性的批判,是对以美国为首的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掠夺发展中国家的揭露,是对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霸权统治下的世界经济秩序社会排斥性的质疑,也是对美国式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警醒。[8]中国倡导和实践包容性增长,是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智慧,对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体系变革作出的一种积极回应。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它是有世界眼光的,同时又是有中国本土特质的;它是建设性的,同时又是反思批判性的,体现了一种把世界眼光与本土特质相结合、把建设性与反思性相结合的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