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川西林盘聚落文化研究:生产价值多产且高效

川西林盘聚落文化研究:生产价值多产且高效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的来看,林盘文化的生产价值体现在大田经济和庭院经济的高效多产,以及两者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等方面。林盘既是生活的场所,又是组织生产的基地。图7.3发达的林盘庭院经济上左:庭院中牵种冬瓜;上右:栽柿子;下左:养鸭禽;下右:手工生产竹编茶具

川西林盘聚落文化研究:生产价值多产且高效

7.1.2 生产价值

小农经济在中国历史上,很长时期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于整个经济有重要贡献,也是几乎历朝政府都努力恢复和推行的经济基础。这种以个体家庭经营为单位的生产组织模式固然比较不稳定,掌握的资源有限,应付天灾的能力有限,但是他们有最旺盛的工作意愿,都想发家致富,于是夫妇、父子早出晚归,辛勤劳作。从长期的观点来看,家庭农场效率最高,单产量最多,技术吸收也最快。与欧洲比较,直到明清为止,中国的农业生产是最先进的,产量遥遥领先欧洲,这主要是拜家庭农场之赐,比起欧洲的庄园制度,效率高出许多[6]

以林盘为依托的林盘经济是中国小农经济的优秀典范。它在精耕细作的农耕生产中具有极佳的经济效益,创造了川西农业长期持续的高质和高产,为川西平原富足、闲适的生活方式奠定了物质基础。总的来看,林盘文化的生产价值体现在大田经济和庭院经济的高效多产,以及两者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等方面。

一是在大田经济生产方面。林盘既是生活的场所,又是组织生产的基地。林盘紧邻耕地,农户的耕作半径多在200m以内,有利于田间管理和劳力投入,非常适合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1986年川西农民人均产粮584.5kg,粮食播种面积单产5 682kg/hm2,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10.5kg和1 504.5kg/hm2,是四川农耕地集约经营水平最高的地区[7]。今后,川西平原的大田生产可在已有成就基础上,通过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进一步优化种植制度,完善粮、饲、经三元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与提高复种并重,走可持续集约经营之路。

二是在庭院经济生产方面。茂盛的林园盛产竹、木、水果蔬菜和花卉等,提供了发展竹编、木作的有利条件。崇庆县1980年代,每年利用竹料1 500万kg,编织出各种篼、席、篮、盆、扇等20个大类200多个花色品种,畅销国内外,年产值1 000万元以上[8]。宽阔的院坝檐廊是大田和林园产品储放、加工的良好场所,也是蓄养家禽家畜、从事各种手工生产的地方。历史上,以林盘为依托的川西农村副业生产十分发达,产品十分丰富,从农耕工具到居家用品,从家畜家禽到瓜果蔬菜,从布匹刺绣到年画雕刻等,难以尽述,在农民自给自足之余对发展地区商品贸易、丰富物质文化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古代成都市“喧然名都会”的繁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川西林盘的副业生产。1980年代末,川西不少地方庭院经济产值已占当地农村总产值的40%~50%,庭院经济生产的农副产品所提供的商品量,已占当地农副产品社会市场商品量的70%~80%,有的甚至高达90%以上,庭院经济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3~1/2左右[9],比其他非林盘地区的庭院经济高出许多,可见林盘庭院经济在川西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图7.3)。(www.daowen.com)

三是在大田经济和庭院经济的结合方面。庭院经济作为大田经济的重要补充,对于维持和稳定小农经济,进而维持和稳定国家的财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历朝历代都会以一定的制度安排来促进小农副业的发展,如“三农之隙,及阴雨之暇,又当教民种桑、植果,艺其菜蔬,修其园囿,畜育鸡豚,以备生生之资,以供养老之具[10]”。林盘庭院经济与大田经济可形成良性循环。在农村,大田的粮食作物和过剩的食品及残渣都可用来喂猪牛、养鸡鸭等,而畜禽粪便又用来肥田,促进大田生产,两者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有效维护生态环境。这都是林盘文化得以长久存续的经济基础。

img209

图7.3 发达的林盘庭院经济 (资料来源:自摄)

上左:庭院中牵种冬瓜;上右:栽柿子;下左:养鸭禽;下右:手工生产竹编茶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