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川西林盘聚落:设施小品景观艺术特色研究

川西林盘聚落:设施小品景观艺术特色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因地制宜、融于环境林盘中的建筑与设施小品在布局上,讲究因地制宜,既要满足其使用功能又要善于利用地形,结合自然环境,与建筑、植物互相配合、互相渗透。由此可见,林盘在建筑与设施小品处理上不事修饰、尽显天趣的审美情趣。林盘中的小品景观,亦不乏独特之举。

川西林盘聚落:设施小品景观艺术特色研究

6.5.2 设施小品景观艺术特色

1)就地取材、巧于因借

在材料选用上,林盘中的建筑与设施小品充分利用当地乡土材料,如木材、竹材、稻草、泥土、卵石等。这些材料来自于林盘、田间和河溪,随地取用,既方便经济,又可以循环利用或回归于自然,对生态环境几乎不会造成破坏。比如,竹子是林盘中遍栽的植物,其繁殖能力强,材质坚韧,易于加工,是用来搭筑棚架、晒架,制作篱笆的上好材料。同时,在材料的应用上还充分注重废旧材料的再利用。林盘中很多泥砖院墙,都是农家利用拆除旧宅时的泥砖砌筑、垒筑而成,其上再用收割后的稻草盖顶,以避水蚀。在一些溪沟上,还可以看到用废弃的碾磨盘搭设的小桥,很是别致。

在构筑方面,棚架、晒架等小品设施也是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建筑、院墙或树木为依托,以省工省事。如蒲江三和村某农家在河沟上搭菜棚,利用沟外一侧养猪房上的通风孔为支点进行搭筑,既利用了沟旁的闲隙用地和沟上空间从事生产,又遮挡了沟渠,美化了院前景观。有的农家则依托屋面、院墙等牵爬瓜果。林盘里树木众多,可以多加利用。如新都李园村某农家利用屋前的大树,搭设横杆,权当晒架,晾晒红苕藤,简便又实用。还有的农家在树干间牵绳晾晒萝卜干、酸菜等。这些随处可见的设施小品,根植于农家随机应变、巧为利用的生活智慧之中,自然而生动(图6.77)。

2)因地制宜、融于环境

林盘中的建筑与设施小品在布局上,讲究因地制宜,既要满足其使用功能又要善于利用地形,结合自然环境,与建筑、植物互相配合、互相渗透。林盘中桥梁的架设,多选在河溪的收腰之处,以减小跨度。规模较大的桥梁,会在桥头树碑石铭记,石碑往往与桥体相向,成为对景,碑旁或碑后定会植栽树木竹丛,作为荫蔽,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环境。林盘中的亭、塔、庙龛等建筑小品都是位于村头或村中的主要道路旁,以方便人们驻足、祭拜。成都东山客家林盘中的大腌菜缸也多是结合屋旁坡地和竹林等设置。

在小品建设上,尽量尊重现有环境,融于环境。林盘中篱笆多借用现有的树木、竹丛为骨架,游走其间,若隐若现,与之融为一体。有些农家则栽种贴梗海棠、花椒树、竹丛等作为篱墙,俨然一道绿色屏障。理水是近水林盘的重要事务。如探花桥村一林盘,在林盘外河溪上筑堤堰,提升水位,可借水力碾磨,还可将水引进林盘。堤岸和分水鱼嘴皆以当地卵石砌筑,分水堤上种有水杉,既涵养水土,又创造绿色生态的环境景观(图6.78)。

img204

图6.77 巧为利用的小品设施 (资料来源:自摄)

img205

图6.78 融于环境的小品设施 (资料来源:自摄)

左:竹丛间的篱笆门;右:分水鱼嘴

3)朴拙自然、不拘一格

朴拙自然,更多地反映在材料应用上面,以突出材料本色质感为自然美表现。用来构筑棚架、晒架、篱笆的竹木杆件,多是粗细不一、长短不齐、弯斜不同,农家对其既不取平,也不修齐,而是物尽其用,巧为搭配,形成错落参差的自然美。用来拼搭小桥的石块和木料,尽是随之长短,任其自然;下到溪岸的梯坎,则以块石、大卵石砌筑,三三两两,错落有致,宛如自然生成。就连碑石上、庙龛中的各种神像和菩萨,大多也拙朴粗简,略施油彩,而非精雕细凿之物。由此可见,林盘在建筑与设施小品处理上不事修饰、尽显天趣的审美情趣。作为林盘环境景观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及设施小品根源于民间乡土的生产、生活需求,不拘法式条规的约束,所以不落俗套,富于创造,灵活多变。好比林盘中不同的庙宇,以及庙宇中供奉的众多神像和菩萨,反映了林盘生活的现实功利性,以及包容诙谐的地方特色。林盘中的小品景观,亦不乏独特之举。如新津广滩村一农家依沟渠而建,以树篱和院墙围合院坝,在通道和晒坝外起护栏和景墙,右侧园圃种菜栽果树,左侧园圃辟水田种稻谷,将稻田景观引入院内,出人意料,却也十分别致(图6.79)。

img206

图6.79 朴拙自然、不拘法式的景观 (资料来源:自摄)

左:参差的篱笆墙;右:庭院中的稻田

【注释】

[1]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2]杨蝉应.川西林盘植物群落类型划分及其群落优化改造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慈竹的采伐季节因用途而不相一致。用作竹编的竹材,采伐不受季节限制;用作造纸等工业加工原料的竹材,一般在冬季进行规模性采伐,此时嫩竹均以分枝展叶,竹笋尚未萌发出土,砍竹也不会影响竹林生长和笋子萌发,而此时竹材水分含量相对较低,所砍竹材不易于被虫蛀。

[4]杨冬生.四川主要竹种造林技术[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孙大江,陈其兵,等.川西林盘群落类型及其多样性[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1(1):22-28.

[6]《新津县志》编撰委员会.新津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7]温江地区林业志编写小组.四川省温江地区林业志[Z](内部资料).1984.据1964年统计,温江地区缺柴公社占公社总数80.2%,缺柴生产队占生产队总数的84%,缺柴户的人口约占农村人口的86%。在当时经济较困难的情况下,多数农民靠卖猪、家禽甚至卖掉部分口粮来买煤、买柴烧,有的无钱的农民只得打板凳、拆壁头、扯房草来解决。

[8]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都市志·农业志[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

[9]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都市志·农业志[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

[10]西汉杨雄《蜀都赋》载:“被以樱、梅,树以木兰”,及“蔼酱酴清,众献任者斯”。赋中提及的“樱”、“梅”、“木兰”已是古蜀常见花木;“蔼酱”即“枸酱”,是蜀人用一种胡椒科属芳香植物制作的酱,味辛香;“酴清”即“酴酒”,是蜀人采酴醾花酿造的酒。

[11]清·张潮《幽梦影》,第二十二.

[12]《广汉民俗》编写组.广汉民俗[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13]成都园林学会盆景组,成都市园林管理局.成都盆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14]金永堂.都江堰[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

[15]《崇庆西河志》编写组.崇庆西河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16]许蓉生.水与成都——成都城市水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2006.

[17]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72.

[18]川西平原稻田养鱼,历史悠久。考古工作者在川西平原等地的汉墓中,陆续发现了水田模型中有鱼的画面。相传曹操所撰的《魏武四时食制》中,记有“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一般认为这是公元2世纪初稻田养鱼的文字记录,因而,川西平原被视为全国稻田养鱼最早的地区之一。

[19]《新津县志》编撰委员会.新津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20]姜世碧.成都平原先秦农业初探[J].农业考古,2002(3):26-34.

[21]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机耕作面积扩大,川西平原耕牛蓄养量大幅下降。耕牛仅被用于农用机械不易耕作的田地。川西农村牛的饲养转向商品性的奶牛肉牛

[22]成都市农业委员会.成都市农业志(1990—2005)[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23]据统计,截止到2005年年底,成都市年出栏生猪1 007.94万头,小家畜禽2.2亿只,肉牛10多万头、肉羊100多万只,合计全市畜禽养殖年排污量(含冲洗污水)约2 000万t,但许多养殖场和养殖户的污染物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粪便、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成为河流被严重污染的重要原因。(www.daowen.com)

[24]刘清泉,高天宇.四川省经济地理[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5]以慈竹为原料的竹编有粗编细编之分,如水果筐、晒席属粗编,编制一床晒席需竹材200多斤;细编如提篮、背篓等;瓷胎竹编则属于高级工艺品,可以大幅提高竹子的经济效益。

[26]温江地区林业志编写小组.四川省温江地区林业志(内部资料)[Z].1984.

[27]《成都经济地理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成都经济地理大辞典[M].成都:天地出版社,1996.

[28]王锡桐,吴月良,等.庭院经济指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9]初唐诗人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唐宋以后,桂花在庭院栽培观赏中得到广泛应用。

[30]杨蝉应.川西林盘植物群落类型划分及其群落优化改造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1]胥晓刚.川西林盘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R].北京:中国林科院博士后出站报告,2008.

[32]明·王士性《广志绎》卷五.

[33]长期以来,川西平原盛行以鸡公车代步,它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轻便灵活,大多数农户都自备有鸡公车,既是载人出行工具,也是负重运输工具,可负重100~250kg,非常适合在狭窄的乡间道路和田埂上运行。人们称赞它:“鸡公车,硬是好,不吃粮不吃草;农忙时推庄稼,农闲又把百货拉。”

[34]唐·王勃《赠李十四四首(之三)》.

[35]唐·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一)》.

[36]宋·陆游《行武担西南村落有感》.

[37]宋·李新《广都道中》.

[38]清·方积《泛舟游草堂效剑南体》.

[39]清·向日升《赋成都景物》.

[40]清·李馨《春日村行(二首)》.

[41]张肖梅.四川经济参考资料[M].上海: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1939.

[42]宋·秦观《行香子》.

[43]东晋·陶潜《桃花源记》.

[44]傅俊.南宋的村落世界[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45]宋·李焘《新修四斋记》.

[46]陈世松.天下四川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47]宋·陆游《陆游诗集·游东郭赵氏园·游万里桥南刘氏小园》.

[48]杨燮,等.成都竹枝词[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49]王向荣,林箐.自然的含义[J].中国园林,2007(1):6-15.

[50][加]艾伦·卡尔松.自然与景观[M].陈李波,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1]傅道彬.田园与林园——中国古典诗歌的乐园模式分析[J].学习与探索,1999(3):117-123.

[52]曾维加.成都平原的树崇拜与道教关系探奥[J].宗教学研究,2008(1):68-72.

[53]魏士衡.农业文明培养出中国园林[J].城乡建设,1994(7):37-38.

[54]李先逵.中国园林阴阳观[J].古建园林技术,1990(2):19-25.

[55]陈从周.说园[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56]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57]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8]嘉庆《邛州·古迹》载:“瓮亭、州治西。明时,池中掘得二瓮,大刻容五石,色如漆,弁口宏腹,足有籀文。皆贮存五铢钱,乃卓氏宅址,州人因建亭以藏之,名瓮亭。”

[59]赵长庚.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60]赵长庚.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61]四川省园林调查组(王绍增执笔).四川古典园林风格初探[J].四川园林,1988(15):1-66.

[62]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3]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水槛遣心二首》(其二):“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