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建筑功能特征
1)堂屋
堂屋是林盘民居中不可缺少的,而且都处于平面的中心位置,即正房的明间。堂屋用来供奉祖先,兼作起居、接待用,有的还临时放置粮食等。堂屋有三种处理方式:一是开敞式,即堂屋不设前墙,与檐廊连成一体做成敞口厅,与天井或院坝融为一体,在四合院和“二堂屋”中运用较多;二是后退式,将堂屋前墙向内退1~2m,以加大檐廊的宽度,强化入口空间,并可将堂屋两侧正房的门开在加宽檐廊的侧墙上;三是平墙式,即堂屋的前墙与其他正房前墙平齐合为一体。后两种堂屋在前墙中部开大扇木门,多为双扇或六扇,也有的将其处理成槅扇墙。堂屋一般较为宽大高敞,平面形态方正,如需设后门,也都紧依屋角,以突出正面的壁龛空间,使其更为完整庄重,成为全宅最神圣的精神中心。
图5.10 堂屋神龛供奉牌位
(资料来源:自摄)
堂屋的装置摆设都较为讲究。一般的堂屋,后墙正中供“天地君师亲”等牌位,前或有高足长案,置坐像香炉等。富室的堂屋与会客厅(中厅)分别设置,堂屋内多设嵌入墙壁的神龛,神龛多设镂花木罩,前置香案、八仙桌、太师椅等,两侧墙上挂书画,前设靠椅茶几等(图5.10)。
2)卧房
卧房多位于正堂或次堂两侧,正堂两侧的属正房,次堂两侧的属厢房。一般卧房均不直接对檐廊或院坝开门,而是通过堂屋或次堂进出。单独成间的耳房和客房则可向外直接开门。卧房的窗户通常只设在向檐廊和院坝一侧,板壁墙上设木格窗扇,版筑墙或土砖墙上多为牛肋小窗或不设窗。由于卧房门窗较少,又为檐廊等遮蔽,房内的光线昏暗。
卧房中的家具摆设,也有一定规矩。床的安置一般都顺梁檩方向靠两方墙壁,且不跨越正梁,忌安“骑梁床”,即不能“欺梁”。由此,面积较小的卧房,通过屋面长短坡处理,将屋顶的正脊偏于檐廊一侧,可以避免“骑梁床”出现。此外,床也不能对着房门设置,门有门神,床对神,则不吉,故也忌安“对门床”。卧房中除床外,尚有衣橱、衣柜和椅凳等。
3)厨房
俗称“灶房”,林盘民居多以抹角房作厨房,有的搭偏棚作厨房。灶台是厨房中主要的设施,一般用泥砖或火砖砌成。打灶,在民间极为重视,要请风水先生定向,择吉日下灶基等。灶台通常建于外墙一侧并靠近后门,灶火门为东西向,讲究烧东烧西喻有柴烧,不烧南北,烧南易遭火灾,烧北易患水害。灶台多设二眼锅膛,安一大一小铁锅两口。传统林盘民居厨房中大多不设烟囱,而是通过厨房屋面开口,屋面与墙身缝隙以及冷摊小青瓦的拔气功效将烟气排出。比如抹角房,屋面正脊比厢脊高,二者在屋顶转折处相交,形成一山面开口,此山面不封,可将厨房烟气由此开口排出(图5.11)。
图5.11 抹角房山面通气口
上:构造图;下:外观 (资料来源:自绘、自摄)
林盘民居中的厨房一般较大,常兼做饭堂。厨房中摆设有桌案、碗柜、储水缸及泡菜坛等,以便农家在厨房中自制各种食品。近年来,部分农家将钢管井打设在厨房中,用水更为方便。
4)檐廊与敞厅
(1)檐廊
林盘民居一般都会向院坝设置宽大的檐廊,使之连接室内空间和室外院坝,并作为民居中主要的生产生活场所。这主要因为:一方面,林盘民居开窗少且小,而川西地域日照又少,以至室内阴暗,不便劳作起居;另一方面,川西地域多雨潮湿且气候温润,半室外檐廊非常适合日常劳作起居。于是,檐廊就成为大量辅助性、后续性农业生产和副业生产开展的场所,也是农家叙谈交往、孩童戏耍的地方(图5.12)。
(www.daowen.com)
图5.12 民居中的檐廊 (资料来源:自摄)
林盘民居檐廊大多宽2~3步架,深2~3m;设檐柱,以穿枋相连,在多步架的穿枋上设童柱或坐墩以支檩条。檐柱之外出挑檐,有一挑、二挑,甚至三挑,为了挑得远,广泛运用斜撑。一般檐廊的地面多以三合土夯筑,用大卵石或块石砌边,高出院坝地面且在屋檐的庇护之下,因而不受雨水侵扰。通常,檐廊将主要居室连通,形成通檐。四合院的檐廊与挑檐则环院一周,即使下雨天绕屋行走也不湿脚,适应川西雨多地湿的气候环境。
林盘民居中宽大的檐廊也是农家堆放生产生活用具,晾晒粮食和临时储放的重要场所。檐廊穿枋上部可以用来储放木料、竹竿或其他物品。除宽大的檐廊外,林盘民居还会有意加大其他墙面的出檐,既可保护土质、木质墙体不受雨水侵蚀,又可利用檐下空间临时储放柴垛等(图5.13)。
图5.13 屋檐下储物 (资料来源:自摄)
(2)敞厅
敞厅的出现与川西地域气候闷热潮湿有关。在林盘民居中,敞厅设置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一是以下厅房作为敞厅,是临时接待、交谈叙事的场所,也是放置生产生活用具的地方;二是将堂屋或次堂不设前檐墙,辟为敞厅,仍然主要作为生活起居的场所。大型四合院也有将中厅做成敞厅或穿堂,或仅以屏风遮挡视线;三是将厢房中某间用房前檐墙去除或是将厢房尽间的前檐墙和端墙一并省去作为敞厅,多作为放置生产生活用具、堆放粮食柴火或是养殖家禽畜的地方,也可辟为生产劳作的专用场所。
林盘民居中的敞厅与檐廊大多连为一体,成为扩大的连续的半室外空间,是川西地域气候环境与农村生产生活需求的产物。这种半开敞性空间与中心院坝相结合,是林盘民居模式的重要表现和主要空间特征所在。
5)龙门
龙门即大门,又叫头道朝门或头道龙门,是民居院落的空间起点,富贵人家还要设二道龙门。《阳宅撮要》言:大门吉则合宅皆吉矣;总门吉,则此一栋吉矣;房门吉则满房皆吉矣[3]。可见,大门在民居形象与住居心理上有着显要的内涵。林盘民居也都比较看重龙门的建造,通过门的朝向、尺度、用材和装饰装修等体现其“门面”功用。龙门与院墙、房舍围合院坝,构成一组虚实相济、内外有别的居住单元。龙门口也是人们聊天拉家常、“摆龙门阵”的地方,龙门后的富余空间也常用来放置农具等。龙门的式样很多(图5.14),大致可归纳如下数种。
图5.14 几种龙门样式 (资料来源:自摄)
上左、上中:门斗;上右:门廊;下左:八字朝门;下中:牌坊门;下右:篱笆门
门斗:往往与院墙结合,独立成一门屋,采用人字坡出檐式,在林盘民居中较为常见。此门通常为一间,宽2.5~3m,入口位置退进一至二步架,形成一个凹廊。传统木构架门斗,为两榀屋架承悬山式两坡顶,多采用双挑双出檐,有的设外檐柱但不落地,做成吊瓜状,柱枋额枋略有雕饰,很像北京的垂花门。砖砌门斗在民国以后颇为流行,以墙身承重,仍采用人字坡悬山屋顶,墙身多采用下收分叠涩或墙端出挑枋挑檐,以缩减纵墙宽度,使得门斗轻盈飘逸。门斗左右多作八字墙,墙头可平直,也可跌落或起拱,墙上作彩绘等装饰,寓意招财纳吉。
门廊:在入口处设柱廊,可简可繁,十分灵活,大多为一间,有时同门斗结合,更显空间通透深阔。较为气派的有三间,中间设门,左右次间施砖照壁或木壁,更宽的有五间,中三间为廊,端间设照壁或槅扇。
八字朝门:在下厅房中部开辟大门一间,门屋顶和下厅房屋顶连成一片,不另加高,门枋至檐柱成45°的斜距,在此空中装板或代以砖墙。八字朝门不但门庭宽敞,而且形式活泼,有迎纳宾客之意。有的八字朝门应风水之意,为使得其与堂屋不对冲,而做成不对称样式,也别为生动。
牌坊门:即将龙门用砖砌成牌坊形式,厚实高耸,是一种比较华丽堂皇的形式,两侧常接八字墙,更显阔大。这种门可处理成四柱三檐式、光平无柱式等,可在墙面挑出屋檐,也可在砖坊后作一坡水式屋顶,在后檐柱下设屏门等。清末至民国期间,牌坊门在农村大户人家颇为流行,砖砌样式也十分讲究,并在门梃上方设横屏或扇屏题写,在上壁灰塑大牡丹一朵,寓意富贵祥和。这类牌坊门都是中西合璧的样式,体现了此时期西风东渐的建筑潮流在川西农村的激荡。
篱笆门:这种门多数只设简易门柱,以竹栅栏作门扇,与篱笆墙或竹林等融为一体,自然简朴,很具乡土特色,在林盘中常见。有些篱笆门以植栽花木编为门拱,花香美景,多姿多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