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川西林盘与川东“林团”
川西与川东同属于四川盆地,气候条件相似,但地形地貌、土壤确有较大差别。川西平原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土壤主要为肥沃的水稻土,区内灌渠溪沟纵横,是孕育蜀地竹篱茅舍、流水潺潺的“林盘文化”的生长地。在川东平行岭谷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有三十多条北东走向的山脉平行地与河流相间分布,具有“一山二岭一槽”或“一山三岭二槽”的特点,把川东分割成无数方山丘陵、单斜丘陵和面积不大的小坝子及山地岭谷,土壤主要为红壤、黄壤和棕壤等山地土壤,是巴地“梯田文化”的孕育地。
图4.26 川东山地绿化村落景观 (资料来源:自摄)
不论川西还是川东,农民随田散居、住居与绿化植栽相结合,形成绿化式农村聚落,是巴蜀地域乡居的共同特色,是巴蜀地域地理气候条件、历史文化源流、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和移民社会基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川西平原集中、典型、精致,进而成为文化模式的林盘相比,川东绿化村落在崇山峻岭中更为散布,形态更为自由变化,具有明显的山地特色,形态上与平原绿岛盘状大不相同,而是随坡地地形呈立体团状的绿化组合,远远看去,或可称之为“林团”(图4.26)。
首先,山地条件下的川东“林团”,在分布上受耕地、水源、交通,山体高度、坡度和朝向以及山岭体积等制约因素影响,呈现非均布的特征,与平川上川西林盘均布的格局大不相同。川东“林团”的分布并非集中于相对高度最小的平坝或河川两岸,多数是分散在山间阶地或缓坡地带以及河流冲积丘地之上。这不会浪费平坝中最为宝贵的耕地;可以避免河谷低地的潮湿和水患;就地取用房屋建筑时所需的木石等材料;方便利用山麓泉水;可获得较多的日照等。由于山体的遮挡,川东“林团”在山麓的分布偏好向阳坡,当山体体积及相对高度愈大,山谷宽度愈小,则日照时间愈短,争取阳光愈益强烈,“林团”分布多在向阳坡的趋势愈明显。“林团”分布并非随地势高度增加而减少,因为高度增加,可用的山林地更富足,日照与温度的条件反较低洼之峡谷为优,安全防卫功能也更好,故若干高处的阶地对于“林团”的吸引力,并不亚于谷底。(www.daowen.com)
其次,与川西林盘相比,川东“林团”规模较小,独居及小型“林团”比重更大。受地形地貌限制,川东山地的耕地小块而分散,从山脚到山顶零星分布,为适应生产、生活,“林团”的分布也随之分散,山脚、半坡、山顶都有。不少“林团”都是独居,或三五户邻近的独居“林团”形成一组,十余户独居“林团”成一群。与川西聚居林盘的住户统一在一片林木之中,构成较为紧致的形态结构不同,川东“林团”的住户是参差错落地分布于山体之上,形成立体化的簇群景观,即使在农户人家较为集中的聚居式“林团”,也少有大型者,多是分散围绕一两处公共场坝散建于山坡之上。
再次,川东“林团”在绿化模式上,通常采用三面围合的方式,即农房的后面和两侧植栽高大竹树林木,农房正面一般为冬水田或菜地,或稀疏地种植一些果树或花木。以获得正面开阔的视野和通透的迎风面。在水体景观上,以溪流、泉凼和蓄水池塘为主,季节性变化明显。在民居建造上,为适宜坡地、节省土石工费,常采用吊脚楼模式,即建筑的一部分为柱支撑,一部分则搁置于地面之上,形成半楼半地的建筑形态,吊脚下的空间也常作为饲养禽畜和储放杂物之所。还有一些民居为集约用地,将其建成楼房。一些规模较大的民居,多将房屋分设于不同的台地之上,形成多台递进的院落模式。民居平面形式以一字形、曲尺形和三合头为常见,院坝较川西林盘民居小得多,通常仅限于建筑怀抱或之前的小块区域,一般不做绿化,作晾晒和劳作之地。此外,川东“林团”民居院落以开敞式布局为主,不设土石围墙,以植栽、堡坎等自然边界作为区隔,与川西林盘民居多以院墙或篱笆密闭围合大有不同。如达县福善乡金土坎村王宅利用坡地二阶平台,将正房三间偏房两间置于上台,东厢房置于下台,上下台高差约2.5m,东厢房住分家的子女。西厢房与正房同台,做成吊脚楼式,上层为卧室,下层为猪牛圈,并出挑楼,院坝呈开敞下层式[13](图4.27)。
图4.27 达县福善乡金土坎村王宅
左上:平面图;左中:立面图;左下:剖面图;右上:鸟瞰;右下:西厢吊楼(资料来源:李先逵.四川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