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林盘体系构成
林盘矗立于田野,衍生于纵横交错的灌渠和道路之间,与农田、水系、道路、山林等共同构成川西平原上网络化的林盘体系。每个林盘与周边环境构成一个小系统,多个网络组成林盘体系大系统。所以林盘体系有两重含义,既是指林盘本身,又是指林盘群落及网络。林盘体系构成要素包括林盘主体,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一些环境要素,如耕地、水系、道路、林地及相依托的台地和丘陵等(图2.15)。
图2.15 川西林盘体系景观
(资料来源:http://www.7team.net)
1)林盘
这里指林盘主体本身,即盘状绿岛,它主要由房舍院落及围合的林木绿化和溪渠道路等构成,是林盘体系的核心。从景观生态学来讲,显然,没有孤立存在的单个林盘。一方面,每个林盘作为景观斑块存在于基质即耕地当中,在两者异质性斑块的空间邻接处,形成一种小型生态交错带,具有显著的边缘效应。另一方面,无数的林盘通过各类廊道,如灌渠、道路、林带等的空间联系形成斑块网络,并同其他的异质性景观斑块如场镇等发生关联。
2)耕地
耕地构成林盘体系的基质,是林盘斑块镶嵌的载体,为林盘提供物质和能量的支撑。川西平原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土地垦殖率较高,自然植被保存较少。平原内地势平坦开阔,耕地集中连片,是典型的水田稻作区,灌溉水田占耕地的75%以上,其农作物栽培,一般以稻—油菜或稻—麦轮作为主。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稻—蔬菜轮作方式,以及大规模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如果树、茶叶和花木等。川西平原耕地作物的相对单一性决定了耕地肌理的统一和延续性,同时造就了随作物季节变化的色彩历时性,每年三、四月份,川西平原呈现以黄、绿为主导的色彩景象。通过相关影像进行耕地肌理分析发现,平原地带构成肌理的耕地斑块边界多为直线,形状基本呈较为方整的四边形,还有部分由于不同等级宽度的廊道走向所造成的其他异形田块。在丘陵地带,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田块形态则更为随机、多样。川西平原内一般每幅耕地的面积都不大,田埂所占耕地面积的比例较大,约为18%~23%[51],这与耕作作物、耕作方式以及历史上耕地的频繁交易和农户分家析田等因素相关。
川西平原的土地利用相当集约,据1937年四川省建设厅统计,川西平原平均垦殖指数达51%,在全国各省区中,仅次于江苏,比四川全省平均数高20%。同时,可耕地在所有已开垦的土地中,虽然达不到100%,但至少也有90%,就是小麦田行列中的空地,田埂斜坡及河岸滩涂等闲地也都设法种植豆类或蔬果[52]。同时,川西平原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占有量小。以成都市为例,到2007年末,人均耕地面积按乡村人口计算为0.75亩/人,平均每家农户的耕地在3亩左右[53]。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和改革开放后的“分田到户”,都是以林盘为依托,各农户所分到的耕地也是远近、优劣统筹搭配,维续了耕地与林盘的有机关联。
3)水系
水系、道路与林盘密不可分,将林盘相互联系起来。川西平原水资源丰富,地面水系发达,有岷江、沱江、文井江、斜江等大小河流40多条,其中绝大部分属于岷江水系。都江堰渠首工程将岷江的水自西北向东南导入成都平原,再通过分支明确,高度网络化的排灌体系,将水流导入广大的田野之中(图2.16)。
图2.16 四川成都水利全图
(资料来源:冯广宏.因水而兴:世界奇迹都江堰[M].成都:巴蜀书社,2004.)
都江堰水利工程将岷江分为外江和内江,外江是岷江正流,其主要作用是泄洪,兼及灌溉,内江主要作用是灌溉。内江水经宝瓶口进入川西平原之后,又一分为二,再二分为四,成为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四大灌溉干渠。这四大干渠加上外江两大干渠的流水,通过一道道分水鱼嘴不断逐级分岔,形成一个由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的五级渠道组成的自流灌溉网。1970年代渠系改造后,干渠、支渠、斗渠为常年输水道,属渠系规划范畴;农渠和毛渠为用水渠道,灌溉时通水,与田块、道路、村庄等统一规划,属土地规划范畴(图2.17)。
在近代公路系统建成以前,水系是该地区主要的交通、运输通道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如《华阳国志·蜀志》所载:“(李)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战国末年(前308年),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助秦国完成统一大业。水路还是沟通盆地内外的主要通道,恰如杜甫诗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图2.17 都江堰老灌区渠系
左:旧渠系图;右:新渠系图 (资料来源:金永堂.都江堰[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86.)
(www.daowen.com)
图2.18 金牛道
上:土栈;下:石栈 (资料来源:http://image.baidu.com)
4)道路
与川西平原天然而完整的水道交通网相比,陆路交通相对后发。古代出入四川的陆路称为栈道,是在盆地周围的高山悬崖上开凿、修建出来,分土栈和石栈两种,其中伐木铺路,杂以土石,叫做土栈;凿孔插木,上铺木板,称为石栈。代表性的古栈道有金牛道(图2.18)、石门道、清溪道、阴平道、瞿塘-巫山峡路和大宁河栈道等,其中金牛道、石门道、清溪道、阴平道直通川西平原。秦汉以后,川西平原的陆路交通以驿站为站点[54],形成以成都为中心向外放射状的省道干路。省道干路宽皆两丈,主要作政治、军事用途,向由官修,主要用于出川,或连通川中主要的城市,其路线少,网络稀疏。省道干路大多为东西走向,与盆地内长江主要支流的南北走向成直交或斜交,以至与水路交通相辅为用。除省道干路外,还有县道、乡道和小路,县道大路标准为1丈宽,大量城乡之间的道路则宽5尺、2尺、1尺不等,一般都用石板修筑。与省道干线不同,这些城乡道路大多与水系联系紧密,往往是路随水转。
时至今日,随着现代交通体系建设的全面深入,“村村通”道路工程的实施,从前止于场镇的乡村道路被进一步延伸到大部分的大中型林盘,较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产与生活。不过,仍有不少中小型林盘,特别是丘陵地带的中小型林盘,仍以山间和田埂小路为交通。
5)林地
川西平原农耕区域,垦殖指数高,林地面积小,森林覆盖率低,以次生林为主,经济林与用材林并重。川西乡村林地主要由路旁、水旁、宅旁和村旁的“四旁树”所构成,“四旁树”中又以位于宅旁和村旁的林盘林地为主体,水旁和路旁林带次之。这些水旁、路旁林带纵横交错,又往往与岛状的林盘林地联为一体,共同构成统一的川西农田林网系统,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据统计,1994年成都市共有“四旁树”近2亿株,活立木蓄积150多万立方米[55]。
川西平原江河纵多,沟渠密布,林带与水系的结合甚为紧密,形成以水养林,以林涵水的共生格局。江河两岸防护林规模较大,起着护岸防冲刷,保障农田、城镇、交通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实行深根性树种和浅根性树种结合,乔、灌、草相配的造林模式。较宽的道路旁多是两旁植树,以高大的杉木、梧桐等为主;在一些乡村道路和田埂路旁也有植树,有的不甚完整连续(图2.19)。
图2.19 林带与灌渠、道路 (资料来源:自摄)
左:灌渠防护林;右:灌渠、道路和林带
历史上,川西平原林地的分布状况与人口数量和农业开发等密切相关[56]。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和大力绿化等政策和措施的有力实施,加上本地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雨量充足,林木生长较快,平原区的森林绿化呈上升趋势。以平原腹心地带的郫县为例,其林地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比例,由1949年的8.02%上升至2006年的18.2%,达到国家生态县森林覆盖率的要求[57]。
川西平原至今尚留有少数的森林斑块,位于川西平原腹心地带新津县兴义乡的“斑竹林”即为此中代表。“斑竹林”紧邻羊马河,植造于清代乾隆末年,植造人为李举人(姓名不详),种植面积时为136亩,此后园圃面积几经变迁、盈缩。园内竹林茂密,有数百株的桢楠和数百年的银杏,还有上万只来此栖息的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白鹤和灰鹤。“斑竹林”在广阔的田野中犹如一座堆翠叠绿的宝岛,1994年被命名为成都市市级森林公园。
6)台地和丘陵
川西平原地形地貌除了大面积的平坝区域外,还包括部分台地和丘陵。川西平原及其周边区域在地貌上自西向东依次平行排列,大致作东北—西南走向,地貌的组合秩序为:山地—沿山丘陵—平原、台地—沿山丘陵—低山[58]。平原西部龙门山、邛崃山的低山带以东,分布有海拔700~850m起伏缓和的丘陵,是平原向西部山地的过渡地带。在邛崃、新津以南,新津、双流、成都、新都一线以东分布有台地和浅丘区,有名山-邛崃台地、牧马山台地、东山台地,海拔500~600m,其前沿高出平原30~50m,地表呈浅丘状。在平原东部边缘,有零散分布的波浪起伏的缓丘,相对高度多在20~30m之间,如新都境内东南部受龙泉山脉的影响,略有突起,形成浅丘,约占全县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平原西南缘蒲江县境内以丘陵为主,约占全县面积的75%,海拔一般为500~600m,相对高度20~150m,深丘、浅丘均有,丘陵顶部经长期风化剥蚀,多呈浑圆形,适宜垦辟利用,是该县林木主要分布地带。在川西平原的腹心地带,还分布有若干小型台地。如位于成都市北部的凤凰山,为呈南北走向的浅丘低山,由首尾相连的两个山头组成,两侧有山脊延伸形似凤凰故名,其面积约5km2,最高处海拔572m,相对高程约95m。又如郫县境内有一带浅丘名横山子,高出平原20m左右,面积约3.8km2。此外,还有不少突起的小型低丘散落于平坝上。
一方面,从区域地形地貌上来看,川西平原周边的台地和丘陵作为平原的地理边界而存在,是丘陵林盘发育的地域所在,并成为无数近山林盘的山林背景,形成更为丰富的景观层次;另一方面,众多小型台地和浅丘分布于平原腹地,形成一个个隆起的绿斑,其上的林盘与山林地势融为一体,犹如平原上一个个天然的巨型林盘(图2.20)。
图2.20 丘陵、台地和林盘 (图片来源:自摄)
左:山势背景下的林盘景观;右:林盘与台地山林融为一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