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川西林盘聚落文化研究:揭示深厚历史底蕴

川西林盘聚落文化研究:揭示深厚历史底蕴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充满神奇色彩的距今4000多年的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其古蜀文明程度之高令人惊叹。1)崇尚自然的仙道文化从地域文化的历史发展来看,古蜀文化是重仙的文化,这与中原文化有较大的差异。川西地区自古相沿的游赏之习和茶馆文化是其突出的代表。

川西林盘聚落文化研究:揭示深厚历史底蕴

2.3.2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川西平原很早就进入了文明的大门,经历了独特的灰陶文化时代、玉器文化时代和青铜文化时代,是长江上游的一个最重要的古代文明中心。充满神奇色彩的距今4 000多年的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其古蜀文明程度之高令人惊叹。巴蜀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的同时,也逐步融入中华文明多元合流的历史潮流,但又保持着强烈地方特色并延续至今。

1)崇尚自然的仙道文化

从地域文化的历史发展来看,古蜀文化是重仙的文化,这与中原文化有较大的差异。中原文化更重礼制,它的文化受儒教经典的影响尤甚,反映在文学风气上,可以《诗经》为代表。而南方文化重巫化,可以《楚辞》为代表。南方文化又可细分为若干区域,其中楚重巫化,巴重鬼化,蜀重仙化,这是几种不同文化想象力与不同思维方式的体现,由此将蜀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区别开来[24]。蜀王仙化的传说很早,蚕丛、柏灌、渔凫“此三代皆神化不死,皆得仙道”。杜宇王魂化杜鹃开明王上天为开明兽,都是仙化。三星堆遗址的人面鸟身像、人身鸟足像,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形象,以及玉琮上的羽人形象,都是蜀人羽化成仙的丰富想象。从地域上来看,古蜀人在遭遇洪水或躲避灾祸时,往往向高地或山上迁徙。在周围一片汪洋时,甚至想像飞鸟一样翱翔,这就成为羽化成仙的来源;从文艺上来看,从三星堆古蜀人的诡异面目到西晋成汉墓怪异陶俑,从司马相如的汉大赋到李太白之为诗仙、苏轼的豪放与浪漫,都展现出蜀人浪漫奇特、不循故辙的思维特性。

古蜀的重仙文化在后世蜀地的道教文化中得到延续与提升[25]。由于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巴蜀地区成为道教重要的发源地和发展地(图2.7)。从文化上看,古代巴蜀文化中的昆仑仙山、长生不死、肉体升天以及诸神灵等思想都是道教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从地域上看,道教发源于四川大邑鹤鸣山,第一个传播中心正是位于川西平原[26]。这与当时蜀地今文经学风气很盛、黄老道术流行甚广、西南少数民族中的神仙方术、巫术盛行有关。从道教实践来看,道教传统中神仙人物的传说及后世著名道士及道教学者也为数甚众,在教内教外影响巨大[27]

崇尚自然的仙道文化不仅造就了巴蜀地域怡身畅神、优哉游哉的民俗世界,还对古代巴蜀后世的学术影响很大。汉代著名蜀中四大家司马相如、严遵、王褒和杨雄,“以文辞显于世”,“文章冠天下”,他们的学术虽然受到中原很大的影响,但其源流仍是古代巴蜀仙道文化的传统[28]

2)兼容并蓄的移民文化

四川盆地在南北方位上位于黄河与长江之间,在东西方位上处于青藏高原向长江中下游的过渡地带,既是我国西部南北交通的孔道,又是我国南北文明和东西文明交往融合的地方[29]。四川盆地地理和经济上的特殊性,有助于社会的安定与人口的滋养,使得历代蜀中都容纳了东西南北众多的移民,促成族源和文化上的大融合,形成兼容并蓄的移民文化。

从人口迁移的数量和规模来看,四川移民总体上呈现出迁入为主的大流动特点。在历史长河中,前后大体上有六次大规模的外省移民入川:第一次,秦灭巴蜀后,出于政治原因,秦移民万家入蜀;第二次,从东汉末到西晋,因战乱,全国性的北方人南迁,邻近四川的陕西、甘肃等移民进入四川;第三次,从唐末五代,至南宋初年,因战乱,大量北方移民入川;第四次,元末明初,因战乱,长江中游的大批移民入川;第五次,明末清初,因战乱,四川人口锐减,田地荒芜,南方诸省移民迁入四川[30];第六次,抗日战争爆发后,以长江下游为主的居民大量进入四川。在历代大移民过程中,入川移民都体现了以川西平原为重点的分布趋势:秦移民入川后主要分布在川西平原;唐末五代的移民大潮中,由北方入蜀的移民不少从川西平原到达了川中、川东的长江流域;明代的罪徙移民和卫所移民,根据卫所的设置来推断,其分布区域以川西平原为基地向西北、西南地区呈散射状;明清移民也大多以川东为站点,再竞相涌入耕作条件优越的川西平原。

移民从多方面促进了巴蜀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发展与繁盛。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后,随着大批中原移民入蜀,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引入了铁制工具,极大地扩张了蜀地农业的生产能力,从而全面促进了巴蜀社会经济的发展。蜀汉至成汉的移民与民族融合,带来了各民族文化的总汇,形成风俗的大杂烩。唐朝廷的两次入蜀流寓和唐宋时大量文人学士入川,刺激了巴蜀文化的兴盛,如王勃、卢照邻、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陆游黄庭坚范成大等都先后来到成都,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明清移民更使得四川社会得以重建并繁荣。

移民来自不同的地方,带来各自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习俗,并都逐渐融入巴蜀文化的大系统之中。如清同治《新繁县志》所言:“比邻而居,望衡对宇,而其参差之数,善者不相师,恶者不相贬。楚则楚,秦则秦,吴则吴,粤则粤,强而习之,不能也。曰:‘吾祖若宗未之见也。’操土音者不相嗤也,曰:‘吾子若孙不能忘也。’无异土,无异民,而不得不异者,俗必有所习;而不能不同者,风必有所被也[31]。”随着生产合作,婚媾交往,久居一地而分属不同原籍的移民在风俗习惯上日渐趋同乃至融合。正如“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初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32]。”兼容并蓄一方面促使巴蜀先民在族源和血统关系上的大融合,另一方面使得巴蜀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33]。(www.daowen.com)

img9

图2.7 道教发源地——鹤鸣山 (资料来源:自摄)

上:迎仙阁;下:斗姥殿

3)闲逸享乐的生活习尚

生活在川西平原地区的居民,即所谓蜀人,由于生存环境优越,自古发达的农业经济,闻名遐迩的商业都会,在浇灌出一方繁荣富庶的沃土的同时,塑造了这方居民机敏文弱,尚文的个性,养成居民闲逸享乐的生活习尚。川西地区自古相沿的游赏之习和茶馆文化是其突出的代表。

早在汉唐时期,蜀人的游赏活动就相当普及,这在众多的诗文中都有记述。到宋代则更为兴盛。《宋史·地理志》曰:“(蜀地)民勤耕作,无寸土之旷,岁三四收,其收获多为遨游之费,踏青、药市之集尤盛,动至连月。”蜀地游乐以其首府成都为最。如《岁华纪丽谱》所言:“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从正月元日游安福寺,登寺塔,到冬至后一日游金绳寺,成都共有大型游乐活动23次,大致有游江、游山、游寺、游郊野等几大类,其中以官方出面主持的游江最为隆重。如宋代任正一在《游浣花记》所载,成都官民在游浣花溪之时,“架舟如屋,饰以缯彩。连樯衔尾,荡漾波间。箫鼓弦歌,喧闹而作。其不能具舟者,依岸结棚,上下数里,以阅舟之往来”。这种群众性的游赏活动,全蜀皆盛,如元宵之时,“村落闾巷之间,弦管歌声,合筵社会,昼夜相接[34]”。单是郫县唐安镇,就有“三千官柳,四千琵琶[35]”。近年川西各区县年年举办的游乐盛会就有都江堰清明会、彭州牡丹会、郫县望丛赛歌会、新津龙舟会、双流棠湖灯会、新都木兰会、龙泉桃花会等,其他遍布乡镇的各种游赏活动,更是难以计数。

巴蜀地区是我国茶饮之乡,巴蜀茶文化源远流长。以茶为饮料的风习,是从蜀地传到中原及其他各地的。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七《茶》中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便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赞颂蜀茶的名句。近代的巴蜀茶事,最有特色、最被人所称道的,已再不是这里出产的各种优质茶叶,如蒙顶甘露、峨眉毛峰、竹叶青、碧玉春等,而是遍布城乡和浸淫于川人生活中的四川茶馆。与出行游赏相比,茶馆是蜀地日常休闲与社交场所。在茶馆中,人们可以喝茶、聊天、下棋、打盹、谈生意、听新闻、探行情、拜师收徒等。只要买了一碗茶,可以从开门坐到关门,哪怕茶水已掺“白”。遍布城乡的茶馆和为数众多的茶客,很能透出川西悠闲自适的生活情趣。过去民间调解各种民事纠纷都在茶馆中进行,故而曾长期把在茶馆请人调解纠纷称之为“吃讲茶”或“茶馆讲理”。茶馆亦是一个娱乐的场所,过去稍大一点的茶馆,都有各种艺人活动。各种曲艺形式在过去没有专门演出场所的情况下,都是在茶馆中演出。茶馆使得川西农民有一个极为舒适的休闲场所,它连接了不同林盘里的人,正是通过这种连接,同一村庄不同林盘的人才在日常生活中熟悉起来(图2.8)。

img10

图2.8 川西茶馆 (资料来源:自摄)

左:成都望江公园;右:新繁镇民印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