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地理条件
1)优越的地理地貌
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是典型的外流型盆地,大致呈菱形,以广元、雅安、叙永及奉节四点的连线为界,东西长约380~430km,南北约310~330km,面积约17万km2。盆地四周为海拔1 000~2 000m,少数可达3 000~4 000m的山地所环绕,区域界限十分明确,无论从构造或形态上都是地球上独具特色的一个极为完整的盆地[12]。
川西平原在四川盆地西部,位于东经102°54′~104°53′、北纬30°05′~31°26′之间,西部是山势高峻的龙门山和邛崃山,东部是低矮的龙泉山与盆中丘陵地,北抵茂县的九顶山,南至新津县附近的熊坡山,是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地理单元。川西平原主要由岷江、沱江冲积平原所组成,还包括西河、南河、斜江等冲积扇、洪积扇,面积约9 100km2,海拔在450~750m之间。川西平原地势平坦,由西北略向东南作微倾斜,平均坡度仅3‰~10‰,有利于发展自流灌溉,地表相对高差一般不超过20m,一眼望去是无边无际的平畴沃野(图2.4)。
川西平原的形成依赖于其西部、北部的多条江河冲积而成,其中扇形的岷江冲积平原是其主体。岷江发源于四川与甘肃两省交界的岷山南麓,海拔3 860m,南流到黄胜关,海拔3 100m,松潘海拔2 800m,再南流到茂县,海拔1 590m,到都江堰只有770m。岷江从发源地到都江堰相距350km,海拔高差3 000多米,可见其坡降大,且水行于峡谷之中,所以水流湍急。一到都江堰,地势变缓,水面开阔,岷江水流大为平缓,河水所夹带的泥沙随水流逐步停积,经年累月,造成若干冲积扇,冲积扇越积越宽,最终各个冲积扇互相连接形成冲积平原。
图2.4 川西平原地貌
(资料来源:李小波,等.成都“天府”地位难撼成都人出面详解[J].中国国家地理,2008(2):64-83.)
川西平原与同属四川盆地的川中丘陵区和川东平行岭谷区在气候条件上差度不大,但在地形地貌和土壤上确有较大的差别。川西平原是大河冲积而成的扇形平原,土地平敞,面积较大,土壤肥沃,农耕发达。川中丘陵区,其大小丘陵四散分布,起伏不定,溪流纵横。川东平行谷岭间虽广布丘陵和平坝,但平坝面积一般不大,农耕条件显然不如前两者,但多梯田。在文明起源时代,先民们在尚难卓有成效地改变自然环境的情况下,川西平原优越的地理环境使之成为古蜀文明和长江上游文明的起源中心,并一直成为四川盆地乃至西南地域的区域中心。从考古发掘和文献资料上来看,川东地域稻作农业的发展要晚于川西平原,而且很可能是在川西平原的影响下才发展起来的,《华阳国志·蜀志》说:“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巴亦化其教而力务农。”[13]
2)肥沃的土壤
川西平原是个凹陷盆地,北有发源于岷山和邛崃山的岷江、沱江流入盆地,西北部有发源于邛崃山的西河、南河流经平原西部区域。这些发源于山区的河流,从上源夹带了大量的由山上的灰棕土壤和紫色页岩冲刷而来的粉砂粒、黏土粒和沙砾等,在川西平原上沉淀下来,在平原腹心地带一般达250m左右,如在郫县的沉积层厚度最大达541.2m,在平原边缘的沉积层厚度变薄。川西平原的土壤聚集很快,估计每一世纪可以增高半英尺,从汉代到20世纪30年代的2 000多年时间,已经达3m多了,当前农民所耕约在前汉时耕作土地的2~4m之上[14]。川西平原由于河流每年输入新鲜物质,土壤在持续不断的更新中,亦是其之所以能持续维持稠密人口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川西平原土壤主要为平坝区域的潮土和平原周边丘陵区域的紫色土两大类。潮土广泛分布于农业耕作发达的平坝区域,由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的冲积、洪积物母质发育而成,按地形部位、成土母质的来源与性状的差异,可分为灰色潮土、红黄潮土和紫色潮土3个亚类。其中灰色潮土集中分布于平原的冲积坝,土层深厚,不沙不黏,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丰富,是既可种水稻,又可种小麦、油菜或玉米的湿干交替的耕作土壤(图2.5)。紫色土是在紫红色砂岩、泥岩母质上发育而来,土体颜色与母质相差无几,是一种隐域性的幼年土壤,主要分布在平原东部的丘陵地带,以及西部山地的前沿低山和丘陵区。紫色土按其性质可分为中性、酸性和碱性紫色土3个亚类,其中中性紫色土的肥力较高、适耕性较强。紫色土分布的地方大多是旱地,多种植小麦、红苕、玉米和果树等经济林木[15]。(www.daowen.com)
图2.5 肥沃的土壤 (图片来源:自摄)
1935年,四川大学张廷臣教授在成都近郊四个地点对土壤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土壤表面带黑色,可知富含有机质;二是经测定,土壤中各种养分含量充足,即使不大量施肥,亦能得到相当收获;三是成都近郊土壤含钾较多,所以肥料三要素中,钾的供应不成问题;四是如果灌溉好,注意施肥,此种土壤绝无变质的忧虑[16]。可见,川西平原土壤肥沃,地力持续,因此早在秦汉时即称为“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3)精巧的水利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而川西平原最优越的地理条件之一就是拥有丰富而便利的水资源。川西平原的开发与繁荣,是从水利开始、赖水利以支撑的。《汉书·地理志》谓之“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
川西平原有大小河流40多条,其中绝大部分属于岷江水系,少数属于沱江水系,水资源总量达264亿m3,两大水系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河网结构属扇形或纺锤形,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平原,最后分别汇聚于平原东北部的金堂和东南部的新津。平原河流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大多经过整治与改造,使之趋利避害。公元前550多年,古蜀国开明王鳖灵擅长治水,他在岷江流经灌县的灌口处开一支流(蒲阳河)向东注入沱江,并疏通金堂峡,以泄外洪,大大减轻了岷江洪水对平原的直接威胁,同时也将流经彭县地区的山洪拦截汇入沱江,使得彭县山洪不再危害成都,改变了平原以前沼泽密布的状况,为平原农业开发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秦昭襄王时期,蜀郡守李冰在前人的基础上主持修筑都江堰水利工程,治理岷江水患,实现了无坝引水、自流灌溉、水上交通、运输和泄洪减灾的系统功用,使得平原腹心农田得到自流灌溉的永久效益,为川西平原经济生产和社会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显然,天府之国的繁荣昌盛是得益于水利之优(图2.6)。
图2.6 都江堰
(资料来源:http://www.nipic.com)
都江堰水利工程经久不废,长期发挥效益,与历代坚持岁修[17]和经常维护管理分不开的,实行“用水之田,计亩出夫”。都江堰在行政管理上,汉代就设有“都水掾”和“都水长”,蜀汉时设“堰官”,唐代设节度使,宋代设置制使,元代设廉访史督治,明代设水利佥事,清代设水利同知等。至宋代,都江堰的岁修制度以律令固定了下来[18]。清代都江堰大修都由蜀地要员亲临主持,如清代巡抚能泰、总督丁宝桢都曾督办都江堰的修浚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维护、灌溉组织、水量分配和日常管理等工作,都有一套行政及社会化的管理制度,受成都地方政府的统一管辖,以保障灌区农户的生产生活用水。可以说,这一水利设施是川西林盘文化赖以生存的命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