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川西林盘聚落文化研究及误解解析

川西林盘聚落文化研究及误解解析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当前不少研究者将“林盘”之名权当作乡称俚语,实为误解,亦说明关于林盘和林盘文化的认识及研究亟待深入。林盘历史发展悠久,已成为一种超出建筑文化意义的社会文化现象并衍生出“林盘文化”来,十分令人深思。图2.1林盘——田间绿岛林盘普遍规模不大而呈高密度分布,是一种典型的农村散居聚落。

川西林盘聚落文化研究及误解解析

2.1.1 林盘定义

林盘是川西平原乡村一种绿化人居聚落的地域性称谓,该正式称谓由来已久。据考证,清道光举人王培荀(1783—1859)在《听雨楼随笔》中云:“川地多楚民,绵邑为最。地少村市,每一家即傍林盘一座,相隔或半里,或里许,谓之一坝。”[1]这已是文献中正式提到“林盘”一词,由此可见,“林盘”之称谓载入典籍或有更早,但都应源于更先的民间俗称。而当前不少研究者将“林盘”之名权当作乡称俚语,实为误解,亦说明关于林盘和林盘文化的认识及研究亟待深入。

林盘之称长期流行于广大民间乡里,它可以形象地理解为:平面如盘状的农家院落围以竹林、树林,如一块块绿岛嵌在川西平坝上。至今,在川西平原县域、乡域地图中,常以“李林、张林、刘家林、雷家林”或“黄家院子、陈家院子”等来标注乡村居民点地名,当地居民对林盘的称呼,也常常采取“姓氏”加“林盘”,或略去“盘”,如郭家林盘或郭林。

林盘是一个传统的和地域性的人居聚落概念,近年来已有不少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林盘的概念进行了描述,如:

段鹏(2004):走在川西平坝上,只要远远看见一笼笼竹林、树木,顺着田间小道与蜿蜒的水流钻进去,总会发现里面有农家小院,这就是林盘[2]

李世庆(2007):林盘指川西农村的乡村院落和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及外围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形成一个个优美和谐、形如田间绿岛的农村居住环境形态[3]

何兵(2008):川西林盘结合了都江堰水利灌溉系统、农业生产和家庭体系与生活方式,整合了生活、生产与生态环境,是一个具有文化象征与使用价值的空间结构[4]。(www.daowen.com)

季富政(2008):川西平原农村住宅四周有植被笼罩,垂直俯瞰则中为房舍,间有小桥流水;水平透视,则如绿色圆形碾盘,仅依稀可见时而露出的房角舍墙,俗称为林盘[5]

林盘历史发展悠久,已成为一种超出建筑文化意义的社会文化现象并衍生出“林盘文化”来,十分令人深思。林盘作为风俗俚语并成为一种专用名词,但上升到林盘文化,则该名称就升格为具有一定文化意味的专门术语,但它还没有一个较为明确严密的学术定义。由此,本研究从林盘的人居环境观出发,可将林盘定义为:川西平原农村住居及林木环境共同形成的盘状田间绿岛,成为集生活、生产、生态和景观为一体的复合型农村散居式聚落单元(图2.1)。

img2

图2.1 林盘——田间绿岛 (资料来源:自摄)

林盘普遍规模不大而呈高密度分布,是一种典型的农村散居聚落。农户独居或三五成群、十数成聚地居住在大小不一的林盘中,大多数林盘相距不过两三百米。林盘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产方式,广泛分布于川西平原的平坝和浅丘地区,尤以成都的都江堰灌区最为典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