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川西林盘聚落文化研究成果

川西林盘聚落文化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莹的《川西林盘体系保护与发展研究》,从整体上利用坐标网格对林盘群落进行研究,提出对林盘体系采取系统的有选择的保护。有关林盘民居的研究大多包含于四川民居的研究之中。综上所述,对川西林盘与林盘民居的研究,已有不少研究者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川西林盘聚落文化研究成果

1.3.4 川西林盘与林盘民居研究

2003年以来,在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带动下,川西平原地域的农村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各地政府为了推进农村建设,提出并实施“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三集中原则。林盘作为川西平原基层农村聚落,在农村土地综合整理的进程中快速而大量地消失。林盘历史走向的疑问骤然显现。

目前,有关林盘的专门研究还不多,主要集中于西南交通大学与四川农业大学的硕士论文研究方面。段鹏等的《蜀文化之生态家园——林盘》(2004)一书,是以林盘为研究对象的首本专著,主要从文化、生态、景观等方面论述林盘的价值和意义。张莹的《川西林盘体系保护与发展研究》(2008),从整体上利用坐标网格对林盘群落进行研究,提出对林盘体系采取系统的有选择的保护。樊砚之的《川西林盘环境景观保护性规划设计研究》(2009),分析了川西林盘从聚落形态到单元形态的环境景观特征,初步总结了对川西林盘进行保护性规划设计的技术要点。杨蝉应的《川西林盘植物群落类型划分及其群落优化改造研究》(2009),通过对代表性林盘植物群落类型、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的调查分析,运用生态学分类方法划分林盘绿地植物群落类型,提出林盘绿地中植物群落建构的优化和改造策略。刘佳明的《成都平原村园体系土地利用格局及优化研究》(2009),从宏观和微观两种尺度对成都平原村园体系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和聚落内部用地结构进行分析,并对村院聚落的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优化演绎。徐珊的《川西林盘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2010),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林盘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和重要作用,并提出林盘植物整治建议。

林盘研究还见诸于一些期刊文章,如李世庆的《川西林盘保护与乡土建筑创新》(2007),介绍了林盘的现状,将保护的林盘分为农耕型林盘、农家旅游型林盘、特殊产业型林盘、生态型林盘、新型聚居点林盘五类,并提出适应当下农村生活的乡土建筑的创新问题。蔡绍田的《新农村建设中的林盘保护规划》(2007),从林盘的功能、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以及住宅的风格等方面探讨新型林盘的规划建设问题。郑建刚、朱鸿伟的《关于对川西农村林盘文化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2008),从乡土民俗文化的角度来认识川西林盘,提出林盘的保护和利用应与乡村旅游相结合。蔡小于的《农村传统民居价值探析——以川西林盘为例》(2009),探讨了川西林盘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提出以乡村旅游为依托,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林盘经济。雷亚平、林忠平的《川西林盘冬夏热环境实测分析》(2010),对被测川西林盘的室内热环境进行评价分析,得出川西林盘的冬夏季室内热环境略优于当地其他农宅,绿化遮阳和室外微环境建构可以改善农宅的室内热环境。此外,林盘作为川西平原最典型最直观的乡村景观,已深深融入到川西人的生活之中。众多关于林盘的网络文章,表达了对以林盘为核心的川西田园风光的赞美,对林盘风貌在新时期城乡建设大潮中迅速消逝的忧虑[44]。(www.daowen.com)

林盘民居是川西林盘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关林盘民居的研究大多包含于四川民居的研究之中。四川民居的研究始于1940年代以梁思成为首的中国营造学社入川之时。刘致平在此期间完成的《四川住宅建筑》论著稿,是四川民居研究的基础性文献和经典之作,开创了四川民居研究的先河。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辜其一、叶启燊、邵俊仪等对成渝地区和川西高原藏羌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大量农村、乡镇住宅进行了调研,1992年出版了专著《四川藏族住宅》[45]。20世纪80年代以来,更多的学者加入到四川民居的研究行列,并取得较大成果。四川建设委员会等编著的《四川民居》[46](1996),以图册的形式成书,对四川民居的发掘、整理、保护与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庄裕光的《巴蜀民居源流初探》[47](1994),雍朝勉的《四川民居美学思想初探》[48](1994),李先逵的《古代巴蜀建筑的文化品格[49](1995),季富政的《巴蜀城镇与民居》(2000)都是此时期的力作。李先逵的《四川民居》(2009),是至今为止对四川民居体系最为系统全面的研究专著。同时,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多年来对巴蜀场镇与民居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其中包含了不少林盘民居的内容。

值得关注的是,成都市于2008年9月4日颁布了《关于推进我市川西林盘保护的实施意见》的地方法规,对川西林盘的保护与建设提供了政策上的指导和支持。2009年底,成都市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发展目标,是对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战略的具体提升,对成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对川西林盘与林盘民居的研究,已有不少研究者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过,还缺乏从区域的整体性出发,以生活、生产、生态与景观的多重角度对川西林盘文化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这也是本研究的依据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