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希克的续篇:“两个旅行者”
有两个人同路旅行。其中一个人相信,这条路通往天国,另一个人则认为目的地并不神圣,可眼下的路只有这一条,他俩只能结伴而行。这条路他俩谁也没有走过;因此,谁也说不出将在每个拐角处发现什么。旅途上,他们有过开心快乐的时候,也有碰到艰难险阻的时刻。一路上,其中的一个人无时不把这次旅行看做天国朝圣。所以,她把那些快乐时光解释为对自己的鼓励,而把艰难险阻解释为对自己目的的考验,对自己耐力的教导,所有这些都是天主预先设计好了的,为了使她抵达天国后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然而,另一个人则不信这一套,只把他们的旅程看做一种不可避免的、漫无目的的游荡。既然他在这种事情上别无选择,只好随遇而安,有好处便享有,见坏处就忍受。对他来说,并不存在什么尚待奔赴的天国,也不存在什么包罗万象、注定旅程的目的,存在的只是这条路本身,以及一路上天气好坏之类的运气。[24]
这个寓言的意蕴何在呢?不难看出,所谓的“旅行”在希克的笔下意指“人生之旅”,两位旅行者的态度及其感受则来自不同的“人生目的”。希克指出,这两个人在整个旅途中的分歧并不是某种经验意义上的争论,也就是说,他俩怀有的不同期待只跟目的地相关,而和一路上碰到的具体事情没有多大关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俩的不同期待是不可证实的。等走过最后一个拐角,结果就会一目了然,他俩必有对错之分。所以说,他们的分歧虽然一直都不带有经验的性质,但仍属于一场有现实意义的争论。正因如此,不仅他们对整个旅途的不同感受存在着是否符合实际的区别,而且他们对一路境遇的相反解释也构成了有竞争性的两种断言或两个命题。不过,这里说的“断言或命题”有特殊性,即它们只有等转过最后一个路口才能成立。
因此,这则寓言的创作动机仅想表明:在犹太教或基督教那里,所谓的有神论实质上是以“一种终极的、确定性的存在”与“我们现有的、不确定性的存在”为出发点的。这就意味着:既存在着一种抵达状态,也存在着一种跋涉状态;既存在着一种永恒的天国生活,也存在着一种尘世的朝圣过程。不必否认,这种有神论作为现有经验的一种解释,是不可能用所谓的“未来经验”来加以证实的;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在有神论和无神论之间,“未来的经验”完全可为我们提供一种选择,而且是一种实际的、并非空洞的或字面意义上的选择。
希克认为,针对前几则寓言留下的解释难点或主要问题,这个新寓言可为研究者提供以下几点富有建设性的意见:(www.daowen.com)
(a)就一个事实性的论断而言,所谓的“证实”并不等于“逻辑证明”。证实观念的核心思想在于,排除理性怀疑赖以存在的诸多根据。例如,命题P已被证明,就是指某事的发生已明确表明P为真,因而对该命题来说不存在怀疑的余地了。
(b)所谓的证实有时必需这样一个先决条件:亲临某一境况,或从事某种特殊活动。例如,要想证明“隔壁有一张桌子”,只有走进这个房间,才有作证的资格。
(c)一般说来,虽然“可证实的”意指“可公开证实的”,即原则上能被任何人所证实。但这并不等于说,某个已知可被证实的命题,事实上可被或将被所有的人给以证实。换言之,对任何一个特殊的、真实的命题来说,给以证实的实际人数都有赖于各种各样的偶然因素。
(d)就某个命题而论,一方面在原则上是可被证实的,另一方面在原则上却是不可证伪的。例如,“π的小数点值里有三个连续的7”,现有的计算结果并没证实这个命题。可是,由于这道题可无限地演算下去,很有可能在数学家目前尚未达到的某个计算结果里真会出现三个连续的7。因此,假若该命题为真,将有一天可被证实;假若为假,则永远不可证伪。又如,根据基督教的“来世观念”,一个人的肉体死后,他还有意识,能够经验,而其经验里必然包括关于肉体死亡的记忆。上述预言若是真的,可由死后的经验证实;若是假的,则无法证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