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宗教哲学研究:宇宙观和上帝观的批判

宗教哲学研究:宇宙观和上帝观的批判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宇宙观和上帝观怀特海的宇宙观怀特海是当代著名的英国数学家、哲学家。在学派林立的当代哲学思潮里,过程哲学主要是作为一种“宇宙形而上学”或“哲学宇宙观”而标新立异的。怀特海的宇宙观可以说是“典型的科学哲学产物”,因为就思想形成过程而言,他是从“关于自然观的科学哲学思考”引发出“关于宇宙观的形而上学思辨”的。对于这样一个宇宙论问题,可通过讨论上帝与世界的关系来找到解释。

宗教哲学研究:宇宙观和上帝观的批判

1.宇宙观和上帝观

(1)怀特海的宇宙观

怀特海是当代著名的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他早年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获理学博士学位(1905)。但从完成本科学业后,他就开始在母校教书了,1885—1910年间先后任数学助教、讲师、高级讲师;1911—1924年,在伦敦大学讲授应用数学、力学、几何学等,由讲师提升为“首席数学教授”;1924—1947年,任哈佛大学哲学教授、荣誉退休教授。以上看似单调的履历,其实对我们认识怀特海的思想形成过程很有帮助。

在学派林立的当代哲学思潮里,过程哲学主要是作为一种“宇宙形而上学”或“哲学宇宙观”而标新立异的。怀特海的宇宙观可以说是“典型的科学哲学产物”,因为就思想形成过程而言,他是从“关于自然观的科学哲学思考”引发出“关于宇宙观的形而上学思辨”的。

这个过程不但可从前述履历得以理解,而且在怀特海的著作年表里一目了然:从早期的一组科学哲学论著——《自然知识原理探索》(1919)、《自然的概念》(1920)和《相对性原理及其物理学应用》(1922),经过《科学与现代世界》(1925)和《形成中的宗教》(1926),再到过程哲学的奠基作——《过程与实在:宇宙论研究》(1929)。此后,他还著有《理性的功能》(1929)、《观念的历险》(1933)、《自然与人生》(1934)和《思想的模式》(1938)等。

在怀特海看来,近代哲学的自然观,特别是以笛卡尔为代表的机械主义自然观属于其同时代自然科学的思维结果,其思想原则在于,首先假定“独存的实体”,再来追究客体与主体或客观事物与主观经验的关系。而现代物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众多学科的成果则向我们表明:自然界并非独存的、永恒的实体之总和,而是表现为诸多“事件”(events)间的综合的或有机的联系,这里说的“事件”就是“实有”(actual entities)。这样来看的话,近代哲学家就客体与主体或客观事物与主观经验所作的那种机械的、绝对的划分,便很难成立了,因为从有机联系的观点来看,所谓的自然界就是感官经验的显相,而对感官经验来说,自然界的基本成分就是“实有”,到此为止便无法深究本体了。

以上这些大致就是怀特海推出“过程原理”的前提。他进一步解释道,“实有”的明显特征在于“生成”(becoming),而生成则呈现为“过程”。因此,人类所经验到的世界就是一个过程,过程就是根本的东西。让我们品味一下怀特海的几个有名论断:

(i)现实世界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实有的生成。因此,实有是创造物;它们也被称为“现实机遇”(actual occasions)。

(ii)在某种实有的生成中,诸多实有——现实的和非现实的——的“可能统一性”(the potential unity)所要求的是作为“一”(one)的实有的“真实统一性”(the real unity);所以说,这种实有是诸多可能性的真实接合……

(viii)对于某种实有,要求作出两种描述:(a)一种描述就是分析,它在生成其他实有时“客体化”(objectification)的可能性;(b)另一种描述则是分析,那种引起它自身生成的过程。

“客体化”一词是指那种特殊模式,即某种实有的可能性是怎么在另一种实有那里实现的。

(ix)“某种实有如何生成”,便构成了“此种实有是什么”;所以说,关于某种实有的两种描述不是无关的。它的“存在”就由它的“生成”构成的。这便是“过程原理”(the principle of process)……[36]

(2)怀特海及其后学的上帝观

(a)怀特海:“过程化了的上帝”。

据怀特海的“思想传人”——科布(John B.Cobb,Jr.)和格里芬提供的“文献指南”,怀特海关于“上帝”的论述,最早见于《科学与近代世界》(1925),但这时他把自己的探讨严格限制于形而上学范围。[37]这种探讨的目的就在于,用“过程的观点”来重新思索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寻求关于事物一般性质的“具体原理”——“上帝”。

为此,怀特海从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里的“第一推动者”说起,着眼于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通过描述“现实机遇”(actual occasions)的统一性,初步提出了关于“作为具体原理的上帝”的看法。

中世纪和近代哲学家那里,由于急于确认上帝的形而上学意义,一直盛行一种不良习惯,这就是用形而上学来恭维上帝。上帝一直被看做形而上学场景及其终极活动的根据。如果固执这种概念,那就别无选择了,只能靠上帝来辨别所有的善和恶的来源。上帝这样一来便成了善与恶这出戏剧的最高作者了,而且这出戏剧的成败也必定归咎于上帝。如果上帝被看做“限制的最高原由”(the supreme ground for limita‐tion),那么,便能按上帝的本性来把大写的善与恶区分开来了,并在“上帝的最高版图”上建立起大写的理性。[38]

如果说怀特海的上帝观萌发于《科学与现代世界》,那么,其成熟观点当以《过程与实在:宇宙论研究》为准。在这部公认的过程哲学经典里,最后一部分(Part V)题为“最后的解释”,其中最后一章便是“上帝与世界”,怀特海正是在这里阐释了“过程哲学的标准上帝概念”,即“关于上帝的二重性质”。

在怀特海看来,形而上学的基本原则在于,说明“创造起因”(creative origination)的性质,即“概念欲求”(conceptual appetition)与“物质现实”(physical realization)的关系。对于这样一个宇宙论问题,可通过讨论上帝与世界的关系来找到解释。

就二者的关系而言,首先可以肯定,上帝具有“原有的性质”(primordial nature)[39],这是原有的创造力所要求的。所谓“原有的性质”,就是把上帝看做“具有绝对丰富的可能性而不受限制的概念现实”(the unlimited conceptual realization of the absolute wealth of potentiality),或简单说,把上帝看做“原有的现实”或“具体化原则”。从这一方面来看,上帝并非“早于”(before)而是“伴随”(with)所有的创造活动的。

但另一方面,上帝又具有“后有的性质”(consequent nature)。这就是说,上帝不但是创造的“起点”而且是“终点”。所谓的“起点”并不是说上帝存在于任何事物以前。因而,“后有的性质”则意指,上帝就是“概念活动的预定现实”(the presupposed actuality of conceptual operation),他将跟其他一切创造行为一并生成。

因此,类似一切实有,上帝的性质是两极的。他具有原有的性质和后有的性质。

一方面,上帝的性质是由其概念经验构成的。这种经验是世界里的原有事实,不受任何它所预定的现实的限制。所以,这种性质是无限的,毫无否定性的理解。上帝这一方面的性质是自由的、完全的、原有的、永恒的、现实里欠缺的、无意识的。另一方面的性质则形成于暂存世界的物质经验,随后再跟原有的那一方面综合起来。这种性质是被决定的、不完全的、后有来的、“永久的”(everlasting)、完全现实的、有意识的。[40]

由此可见,从“原有的性质”到“后有的性质”,怀特海向读者描绘出了一种新的上帝形象,这就是“过程化了的上帝”。这种新形象显然不同于传统的上帝观,甚至可以说,是对自古以来的上帝概念的“革命或颠覆”。关于这一点,怀特海不仅不讳言,而且为读者留下了大量涵义深邃的、带有总结性的论断。

譬如,怀特海指出,无论在古希腊、古希伯来的还是基督教的思想那里,一直都把神或上帝看做静止不动的、居高临下的。

又如,怀特海认为,“过程的上帝观”非得用一组“反题”才能表达清楚。

下列对应的或矛盾的命题皆为真:(www.daowen.com)

上帝是不变的而世界是流变的,世界是不变的而上帝是流变的;

上帝是一而世界是多,世界是一而上帝是多;

…………

世界内在于上帝,上帝内在于世界;

上帝超越于世界;世界超越于上帝;

上帝创造了世界,世界创造了上帝。[41]

最后,怀特海就“上帝与世界的过程性关系”作出了如下总结:

就各方面而言,上帝和世界在其过程中都是彼此逆向运动的。上帝是原有的一,就是说,他是那种跟诸多可能的形式相关的原有的统一性;他在这一过程里获得了某种后有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原有的特征同化于其自身统一性的结果。世界是原有的多,也就是诸多具有物质有限性的现实事态;世界在这一过程里获得了某种后有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是某种新的事态,是同化于原有的多样性的结果。因此,就逆向意义而言,上帝就是这样被想像为一与多,世界则被想像成多与一。宇宙论作为各种宗教的基础,其主题所描述的就是二者的如下关系:一方面是这个世界的动态性努力,即化作永久的统一;另一方面则是上帝之远象(God’s vision)里的那种静态性庄严,即通过吸纳世界的多样性努力来实现他的最终目的。[42]

(b)哈茨霍恩:“相对完善的上帝”。

哈茨霍恩(Charles Hartshore,1897— )是当代美国哲学和神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尤其是在形而上学、宗教哲学和自然神学领域颇有建树。他早年做过怀特海的助手,既强烈认同怀特海的基本观点,又致力于推进过程哲学的本体论和过程神学的上帝观。到晚年,他的名字不仅和“过程神学芝加哥学派”连在一起,而且与怀特海齐名,被公认为过程神学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著作有:《哲学和感知心理学》(1934)、《超越人道主义:新自然哲学论文集》(1937)、《神的相对性:一种关于上帝的社会概念》(1948)、《作为社会过程的实在:形而上学与宗教研究》(1953)、《安瑟尔谟的发现:再探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1965)、《从阿奎那到怀特海:700年以来的关于宗教的形而上学思考》(1970)、《创造性综合与哲学的方法》(1970)等。

和怀特海一样,哈茨霍恩的上帝观旨在更新传统的有神论信念;特色在于,哈茨霍恩的观念更新着眼于有神论与无神论的长期争论。按照他的看法,有神论与无神论之所以在历史上久争不息、不可调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二者各执一端、互不相让。其实,有神论和无神论在上帝问题上所代表的相反立场,并不是两种仅有的、非此即彼的逻辑选择,在它们之间显然还有另一种不可忽视的逻辑可能性。哈茨霍恩曾在多处讨论了上述观点,但最受研究者重视的是他关于“三种逻辑可能性”的概括:

1.有一种存在物,它在一切方面都是绝对完善的或不可超越的,绝对不可能在任何方面以任何形式超越它或者完善它。(第一种类型的有神论,绝对主义,托马斯主义,以及1880年以前的多数欧洲神学。)

2.没有任何存在物在一切方面都是绝对完善的,但有一种存在物,它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是绝对完善的,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则不是,在某些方面可以被保持开放的自身或他物所超越。因此不能排除:这种存在物在它不绝对完善的所有那些方面可以是相对完善的。(第二种类型的有神论,多数当代新教神学,关于“有限而又无限的”或完善而又可加以完善的上帝的理论。)

3.没有任何存在物在任何方面是绝对完善的;一切存在物在一切方面都可以被某种可以设想的东西超过,也许是被其他东西,也许是被处于另一种状态的自身所超越。(关于纯粹有限的上帝的理论,某些形式的多神论、无神论。)[43]

按照哈茨霍恩的归纳及其判断,传统的有神论和无神论所坚持的立场分属上列三种可能性中的两个极端。实际上,与这两种极端选择相比,长期以来被忽视的第三种逻辑可能性显然更现实更合理。因为从过程的观点来看,既然上帝和宇宙或世界处于同一个生成变化、趋于完善的创造过程,那么,再来争论“上帝是否方方面面都绝对完善”,便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了。所以,哈茨霍恩相信,在传统的超自然主义上帝观失去威信后,“过程的上帝观”可在诸多疑难问题上为人们提供新的答案。

(c)科布和格里芬的阐释。

科布是过程神学芝加哥学派的重要成员,创办了《过程研究》杂志和“过程研究中心”(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克莱蒙特),现为该中心的“创办主任”(Founding Director)。格里芬曾是科布的学生,后来二人共事,一起任教于克莱蒙特神学院和克莱蒙特研究生院,现为“过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和“后现代研究中心”主任。在师生二人合著的《过程神学:一种导论性的解释》里,一开始就强调了过程神学上帝观的理论革新意义。

过程神学议论上帝。怀特海和哈茨霍恩都经常而且不为难地使用“上帝”一词。然而,他们一直意识到,就哲学和宗教而言,他们用该词意指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与诸种传统的用法相反,诸如形而上学的、神学的和民间的传统里所讲的“上帝”。他们出于诸多不寻常的目的来使用这个常用词,至今仍在触怒很多有神论者,同样也冒犯了无神论者。[44]

那么,怀特海和哈茨霍恩的哪些意图触怒了众多有神论者呢?或者说,过程神学的上帝观到底在哪些方面有别于传统的上帝概念呢?科布和格里芬明确地指出,过程神学所否定的就是下述5种意义上的“上帝”:

(i)作为宇宙道德主义者的上帝;

(ii)作为不变的、冷漠的绝对者的上帝;

(iii)作为控制力量的上帝;

(iv)作为现存秩序的立法者的上帝;

(v)作为男性的上帝。

一言以蔽之,无论是谁,只要他假定上述任何一种意义属于“上帝”的基本涵义,我们便会有言在先:过程神学所探讨的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实在”[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