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希克版神正论”批评
在考虑批评者的意见前,首先应明确一点:尽管希克本人一直打着伊里奈乌神正论的旗号,从未言称自己拥有其“学术专利权”,但就主体思想而言,所谓的伊里奈乌神正论基本上可看做希克的阐释成果;或者说,这种神正论观点在尘封千年的伊里奈乌著作里不仅已失去了思想活力,而且未形成过理论体系,而使之具有当代形态并得以系统表述,则主要归功于希克的发掘工作。因此,这里可套用一句中国古话来说明上述关系:希克的阐释成果当属“伊里奈乌注我”而非“我注伊里奈乌”。这也就是大多数评论者把希克所讲的伊里奈乌神正论称为“希克的‘塑造灵魂’神正论”,或“希克版的伊里奈乌神正论”(Hick’s version of Irenaean theodicy)的原因。所以,下面综述有关批评意见时,主要考虑的是对希克观点的批评。
如前所见,希克的整个阐释工作始于伊里奈乌对《圣经·创世记》里部分段落的独到理解。这个出发点对正统的基督教神学家或哲学家来说是很难接受的,因为这种远离经文记述的理解不能不被看做“曲解”。而在希克的进一步解释里,为了克服奥古斯丁神正论的缺陷而明确否定了原罪说,则更是犯了信仰主义的大忌,从根本上拆除了整个教义体系的一块基石。
此外,希克从上述出发点必然得出一个危险的结论——“普世拯救论”,即认为上帝的创造过程将从今生延续到来世,使人人都有精神完善或道德成熟的机会,都有可能成为“上帝的儿女”[33]。这个结论显然令人怀疑,希克是否蓄意推翻基督教的另一个基本教义——“地狱说”呢?所以,保守的基督教神学家或哲学家一般对希克的神正论观点抱拒斥态度。
希克的神正论观点主要在宗教哲学界有广泛影响,所以,大多数批评意见来自他的学术同行。此类批评意见大多不纠缠于经典诠释或教义问题,而是围绕着希克神正论的核心概念——“塑造灵魂”[34]展开的。综合起来,主要批评意见如下。
首先,作为一个宗教哲学概念,所谓的“塑造灵魂”是缺乏现实根据的。
希克的本意是用这个“动态的概念”来喻示上帝的创造过程或人类的成长历程。但从现实来看,可对这种说法提出一连串质疑:就人类道德生活现状而言,是否存在“塑造灵魂”这样一个过程呢?假如真有此事,该过程是否应包括如此多的天灾人祸或艰难困苦呢?即使人类理应接受挑战或饱受磨难,这一过程的实际效果又如何呢……
如果说希克的“塑造灵魂论”不得不依赖于“逆事实而作的假设”,那么,以上质疑则有无数现成的经验或事实根据。譬如,仅就尘世间的短暂生活经验而言,一方面,我们不知耳闻目睹过多少仁人志士,他们追求真善美,既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又致力于社会伦理实践,可他们所经历的打击、迫害、挫折或失败之多,足以令人怀疑:我们这个世界是否正处于“塑造灵魂”的过程呢?另一方面,我们也不知耳闻目睹了多少恶棍歹徒,他们的品质在其一生里不仅没有通过上帝的进一步创造而日趋发展完善,反而一直滞留于低劣状态,甚至堕落到了丧失人性的地步,这能说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塑造灵魂”的场所吗?(www.daowen.com)
其次,就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而言,所谓的“塑造灵魂”与其说是某种合理的解释,不如说是一种荒诞的假设。
按照希克的解释,作为上帝创造世界的全过程,“塑造灵魂”的最终目的在于人类的精神成熟或道德完善,但实现上述目的的基本条件却是不可能不存在“自然方面的和道德方面的罪恶”。
对于这种说法,我们不妨承认,不经努力或不受磨难的精神成熟和道德完善是不现实或不可能的。可问题在于,上帝为达到其目的而运用的手段是否过于残忍了呢?难道只有我们这个充满罪恶的世界,诸如灾害、疾病、贫穷、痛苦、压迫、歧视、虚伪、欺诈、贪婪、凶杀、战争等等,才适合于人类的精神成熟或道德完善吗?或者说,难道只有借助于世俗的罪恶和人类的苦难,才能实现创世的神圣目的、证实上帝的博爱情怀吗?
实际上,希克的神正论观点出台不久,便遭遇了两个肩并肩的批评者,他们就是当代著名的罪恶问题专家马登和黑尔。他俩是亲密的同事,一起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哲学,于1968年合著出版了很有影响的《罪恶与上帝概念》。在该书里,马登和黑尔从经验证据一直深及逻辑分析,对希克的神正论观点进行了全面批评。
马登和黑尔指出,先就经验而言,我们可接受希克的如下说法:“塑造灵魂”不能不经历某些痛苦,所以这个世界必然存在某些罪恶现象;而且对任何一个“可能世界”来说,只要包括具有自由意志的存在者,便难免出现某些罪恶现象。然而,要想为人类“塑造灵魂”或使人类道德完善,难道上帝就非得让我们这个世界罪恶泛滥、灾难深重吗?或者说,假如这个世界并非灾难深重,上帝是否也能达到上述目的呢?如果作为造物主的上帝确是无所不能的,为什么他不创造出另一个世界——既让人类道德进步成为可能,又没有饥荒、绝症、战争等残酷现实呢?
再就逻辑而论,我们也可认同希克的下述判断:对于人类道德发展来说,比较理想的世界并非享乐主义者梦寐以求的乐园,比较理想的人类处境也并非作为上帝的宠物或爱畜。但问题的要害在于,作为造物主的上帝当初是否只有这样两种不同的选择:要么把人造成宠物或爱畜,要么将人置于我们这个罪孽深重的世界呢?显然,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上帝还有很多选择的可能性。如果按照传统的基督教信仰,把上帝比做“慈父”,把人比做“儿女”,那么,在尊重儿女的自由意愿的同时,一位有智慧的慈父无疑会有很多不同的方法,用来引导他们的精神成长或道德进步。[35]
由以上简介可见,马登和黑尔对希克神正论观点的尖锐批评,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前述诸多哲学性的质疑,也可以说有足够的逻辑力量跟希克的立论相抗衡。后来的事实表明,希克本人似乎没有能力提出新的论点、尤其是拿出新的证据来回应这两位劲敌的批评。他在1983年修订再版了颇有影响的《宗教哲学》,并在“序言”里说明,第3版的特色在于新添了“罪恶问题”一章。虽然在这一章里希克更系统地表述了自己的神正论观点,可在最后只对马登和黑尔等人的尖锐批评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读来让人觉得有故意回避之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