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党员服务中心,是巩固党的基层基础,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有益探索,是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当前新形势下,针对新问题,迎接新挑战,作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党员服务中心要不断突破理念,创新机制,改进方法,逐步完善发展宁波党员服务中心工作的新路径。我们认为,建立宁波特色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体系,完善党员服务中心体制机制,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路径如下。
(一)服务理念的确立:关注人文关怀的新服务观
“态度决定一切。”党员服务中心重在建设,贵在服务,建设是前提,服务是根本。在提高党的工作覆盖面、实现党建社会化、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的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发挥着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完善党员服务中心建设,首先要牢固确立“人文关怀”的理念。行动上要立足于组织有要求、党员有追求、群众有需求,把党员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阵地,作为党组织关心和服务党员、群众和社会的新平台,不断提高自身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譬如,确立基层社会管理新理念:社情民意“零盲点”;社区服务“零距离”;矛盾纠纷“零激化”;关爱帮扶“零缺失”;共驻共建“零障碍”。基层社会管理要从重管理轻服务,变为寓管理于服务;要从被动应付矛盾纠纷,变为主动介入前期化解。基层党员干部既要有“真诚心、婆婆嘴、橡皮肚、毛驴腿”,还要放下架子、拉下面子、扑下身子、找准位子,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凡此种种,都将进一步突出强化区域化党建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
(二)服务主体的扩展
随着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的相对完善,党员服务中心的主体应当是党员。基层社会管理中,政府不应再充当主体力量,而要重视协同治理。应转变传统政府管理模式,由一元化管理转向政府、公民、社会中介组织和市场主体共同治理的多元化治理模式。譬如,在网络舆情的研判、预警、处置工作中,宁波网络社会管理工作已开始实现“三大转变”:从“以堵为主”向“以导为主”转变;从“单兵作战”向“整体联动”转变;从“注重监管”向“服务化解”转变。这就需要抓好网络社会管理的创新工作,尤其是“协同治理”、公众参与工作。目前宁波江东区已初步建成了网络社会“1+3+5”综合管理新体系,仅全区网管队伍总人数已达972人,覆盖了街道、部门、社区、企事业单位以及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各个社会细胞。在全区组建了一支501人的网络志愿者队伍,成立了区网络志愿者协会,并在街道和重点部门设立了11个分会,在网络社会管理服务中实现了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的有机结合,逐步营造出一个“正面声音强、突发事件少、服务方式新、网民反应好”的网络环境。
(三)服务体制的创新(www.daowen.com)
建立党员服务中心,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体制创新的成果,也是宁波基层党建与创新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一系列制度、规范和程序的建设,其目的是要形成健全完善的、适合宁波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特点的党建体制。这种新体制的框架是:街道、镇党员服务中心是在街道党工委、镇党委领导下,街道党工委(镇党委)组织科直接管理,区党员服务中心则是进行业务指导的党员服务机构和党的工作平台,以及党员服务群众的平台。各街道、镇党员服务中心都应当相应地安排具体的负责人开展工作。党委组织科的工作部门和党员服务中心,应当既分工又合作,积极利用组织资源开展工作。同时,党员服务中心需要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组织部门应当下拨资金到每个党员服务中心10~15万元/年,各街道、镇以留存党费或财政预算经费与下拨党费进行配比使用,并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经费补贴,实施财力保障。此外,要建立健全统筹机制,实现党群工作一体化。宁波党员服务中心可以进一步整合街道(镇)和社区等的党务工作职能,建立健全“党群工作一体化”的联席会议制度,将区域内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工作统一纳入到党员服务中心当中。
(四)服务模式的设计
服务模式是服务型党组织实现其宗旨的有效载体,服务模式设计的优劣与否直接影响党员服务中心的质量与效果。下一步,宁波市在提供基层党员服务的过程中,要确立网络式的服务平台和空间,完善基层党员服务信息收集、分析、利用、反馈的机制。譬如,建立一种以服务为导向的基层党员服务中心体系和行为模式。以街道、镇党员服务中心为重点,向上联系区党员服务中心,向下延伸到居民社区、“两新”组织党员服务点(站),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多样化、网状化的党员服务网络和服务平台,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提供了一个稳定、温馨的“家”。
又如,在硬件建设标准化方面,建立四位一体的“1+3”标准化体系建设。所谓四位一体,即: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于一体。具体模式:一是四大中心独立建设使用,即四个中心分别有自己的办公、活动场地;二是党员服务中心与文化活动中心合署办公、活动,采取两块牌子、一套人员,共用活动场所;三是党员服务中心与文化活动中心既相对独立又资源共享,即平时独立办公,开展活动时共用人员、场所、经费等;四是党员服务中心与街道部分党委工作部门合署办公,具体操作上,人员共用,大型活动共同参与,平时分工明确。此外,党员服务中心的硬件建设应有自己的LOGO、人性化内部设施等。
(五)服务流程的再造
实施基层党组织服务创新,势必涉及党员服务中心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和服务机构的重组。要尽量减少办事环节,改革和简化服务流程,对党员服务中心的服务事项进行区异归同、合理重组。当前,亟须推进党员服务中心的服务流程再造中的电子政务建设。譬如,为加强对网络社会的管理,宁波江东区抓好科学规划,提高建设起点,提出了“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倾心服务社会民生”的要求。在建设内容上,没有局限在网络的舆论监控和引导上,而是把主流引导与突发处置相结合,把正面宣传与为民服务相结合。在载体设计上,突出了资源整合,把宣传、政法、公安、信访、文化、工商等多个涉网部门的阵地和载体,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提升,构建了具有江东特色的“1+3+5”网管新体系。“1”就是依托社区网络发言人这一主体,“3”是突出舆情监管、突发处置、正面宣传三大核心,“5”是拓展网络咨询服务、网络问政、网吧综合监管、网络信访、网络经营亮照五项工程。通过对全区132个社区网络发言人工作室(台)进行“机制健全、队伍过硬、设施配套、制度完备、台账规范、标识统一”的“六统一”规范化建设,实现了舆情收集、研判、引导、处置、服务等7大类25项工作制度,构建了网络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开创了网络社会管理的新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