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化党建与商圈党建
商圈,通俗地,是指来店顾客所居住的区域范围。本书不是从顾客视角来界定“商圈”,更多的是从提供顾客服务的供应者视角来诠释“商圈”,更加强调区域的覆盖,强调不同商业组织、单位和经营个体的集聚体。商圈党建,是指在商圈中组建党组织,开展活动,通过横向联合,使商圈内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的松散的经济实体成为紧密型的党建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
商圈党建是宁波区域化党建的重要创新实践之一。区域化党建是针对社会转型期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要求,结合基层党建工作瓶颈制约而提出的创新工作方式,目的在于进一步优化和整合基层党建资源,推进党建工作迈向新的台阶。在实践中,宁波形成了区域化党建的不同模式,如园区统筹模式、街区统筹模式、片区统筹模式、村企统筹模式、商圈统筹模式、行业统筹模式等无形区域与有形区域相结合的党建模式。商圈党建是宁波区域化党建的重要实践之一,正是借用区域化党建理论,针对商圈特色而做的一种实践创新。商圈党建是区域化党建的基础、延伸和整合,也是结合区域特色、经济特色、社区特色和党员特色而展开的一项切实的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商圈成为新的基本空间形态和基本功能区。它有着多元的治理主体、复杂的治理关系,迫切需要圈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同时切实发挥党的引领作用。基于城市商业区块内单个市场主体党员少且人财物等资源欠缺,单独开展党建工作存在较大困难的实际,宁波从实际出发,探索以商圈为单位建立区域性党组织,通盘考虑基层组织设置、党员培养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统筹开展党组织活动,并以商圈为核心构建区域党建服务平台,整合优化商圈内各类资源配置,促进商圈经济持续繁荣发展。
加强商圈党建,不仅有利于整合和提升单位党建,也有利于区域化党建的有效落实。商圈党建作为单位党建的一种延伸和补充,使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更为科学、体系更加完善。伴随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变革,大量的“单位人”逐渐变成了“社会人”。传统单位党建模式,愈来愈难以实现党建工作的全覆盖。商圈,这一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结果,融合了多种经济组织,汇集了不同行业、身份的人员。适应新的经济组织形态,建设好、落实好各单位的党建工作,较好地发挥党的领导带动作用,商圈党建成为一种理想的模式。它按“组织共建、设施共享、党员共管、活动共搞”的原则,针对商圈内不同组织和个体的特征,对党组织的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对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党组织的健全完善进行全面统筹,通过整合和提升,提升党建效果和强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此同时,以商圈为介质和平台,以“区域不变”应“单位万变”,较好地解决了特殊区域党建的落实问题。(www.daowen.com)
加强商圈党建,不仅有利于完善单位党建,而且有利于加强党对“两新”组织的领导,有利于区域化党建的完善。商圈党建,不仅考虑保留单位党建组织严密有力的优势,又尽量满足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全覆盖要求,特别是覆盖到区域内的“两新”组织。商圈党建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和针对性,无论以单位为标准的党建,还是以组织为特征的党建,它都能实现有效的覆盖和渗透,从而较好地实现党对"两新"组织等类似组织或单位的强有力领导。与此同时,商圈党建有效地解决了单位党建、楼宇党建等基层党建的部分瓶颈,使区域化党建更切合实际,更加完善。商圈党建较好地解决了散布于各个不同经营单位和组织中的党员队伍管理难题,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影响力和掌控力,从区域整体上,加强、完善和改进党的组织和建设工作,进而推进区域化党建完善发展。
加强商圈党建,不仅有利于基层经济组织功能的发挥和完善,而且有利于区域化党建的提升深化。商圈党建作为单位党建的一种整合和突破,有利于基层经济组织功能的发挥和完善。商圈党建具有地域的开放性、主体的多元性、业态的发展性、人员的流动性、活动的网络性和资源的整合性等特点。它能够使商圈这一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社会整合功能、人文培育功能、政治招募功能、先进保持功能等得到有效的体现和发挥。与此同时,作为与时俱进的一种党建创新探索,紧密结合区域特色的一种党建创新探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本质,也为新形势、新动态、新环境下,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完善基层党组织,提升和深化区域化党建,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