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高教园区建设特点:区域化党建与社会管理创新实践

宁波高教园区建设特点:区域化党建与社会管理创新实践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1年11月,由宁波市教育局牵头召开的首届“全国高教园区(大学城)建设与管理研讨会”上,与会代表把宁波的高教园区建设形式誉为“宁波模式”,其特点主要如下。参照社区模式实行自治管理,成立高教园区管理委员会。宁波高教园区建设采取“政府投、学校筹、社会助”的资金筹措模式。宁波高校在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多方搭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

宁波高教园区建设特点:区域化党建与社会管理创新实践

二、“宁波模式”高教园区的建设特点

高教园区发端于国外,国内实践始行于宁波。2001年11月,由宁波市教育局牵头召开的首届“全国高教园区(大学城)建设与管理研讨会”上,与会代表把宁波的高教园区建设形式誉为“宁波模式”,其特点主要如下。

(一)三性三化

宁波高校的“三性”指:第一,主体开放性。校际之间无围墙隔开,只以水系、绿化、道路相隔,以建筑的风格和颜色显示区别。整个园区与社会之间由道路、绿化进行自然分隔,使园区与社会融为一体。第二,资源共享性。园区内的教育资源实行充分共享,园区与社会的部分资源亦可共享。各校间师资互聘,课程互相选修,学分互相承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中心等均实行共享。第三,功能多重性。园区集教育、文化、旅游于一体,改变了单一的教育功能。绿化面积达60%以上,并规划建设“宁波名人园”“宁波院士林”等人文景观,突出环境育人。宁波高校的“三化”指:第一,后勤社会化。学生公寓、教师公寓、食堂等后勤设施与学校剥离,引入社会机制进行投资建设和经营。第二,信息网络化。建设一个覆盖整个园区的教育信息网络,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学校实现数字化管理,师生宿舍可直接上网。第三,管理法制化。制订各校共同遵守的管理办法,使园区管理有章可循。参照社区模式实行自治管理,成立高教园区管理委员会。管委会下设日常办事机构,由常务副主任负责日常事务。园区内单独设立派出所,负责社会治安管理。

(二)一校一品

宁波把高教园区建设与推进城市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园区的建设来带动城市化的进程,强化城市的集聚功能。宁波高教园区距市中心不到9公里,园区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园区以其浓郁的人文环境、宜人的生态环境成为宁波城市的新亮点。宁波高教园区建设采取“政府投、学校筹、社会助”的资金筹措模式。在发挥财政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校和社会的积极性,在总投入约38亿元中,政府投入14亿元,占40%,学校自筹14亿元,占40%,社会筹集10亿元,占20%。园区结合地方经济办高校,各所院校体制各异,特色明显,力求做到“一校一品”。园区内各学校,有的依托地方经济办高校,宁波是服装大市,年产服装13亿件(套),依托服装产业创办了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有的依托行业办高校,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就是以浙江医药行业为后盾而创办的;有的依托名校办高校,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由宁波市政府投资,浙江大学负责办学与管理,借助浙大的优势,大大提升了办学层次;有的通过改革办高校,浙江万里学院把“竞争”引入到办学的各个环节,采取以学养学,按培养成本收费,形成了独特的充满活力的办学模式。(www.daowen.com)

(三)创新模式

通过不断建设,宁波基本形成了适应教育需要的高校多元化办学体制。除普通的国有公办模式外,还创新了六种办学模式:一是国际引进模式,以宁波诺丁汉大学为代表,开全国之先河,全面引进国外师资和管理理念;二是名校合作模式,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为代表,积极引进国内外名校合作办学;三是国有高校改制模式,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代表,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办学,将原国有农机学校改制为民办机制运行的院校;四是企业办学模式,以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集团投资办学;五是校企合作模式,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医药高专为代表,使学院和企业紧密相连,扩大办学效益;六是独立学院模式,以宁大科技学院为代表,运用民办机制努力提高二级学院的办学自主性和积极性。宁波高校建立了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社会需求相挂钩的评估、咨询机制。积极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科技园区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开展智慧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推进高校教学联合体建设,实行资源共享、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全面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推行主辅修制、双专业制、多项技能等级制。

(四)成果转化

据统计,到2011年年底,宁波共设立了15所高校,其中全日制本科高校7所,高职高专院校6所,成人高校2所,另有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归口宁波市教育局管理。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14.5万人,其中本科生8.6万人,高职高专生5.6万人;在甬研究生达3068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4.9万人。全市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为251人。全市共有博士点3个、硕士点58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区3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精品(双语教学)课程40门,省重中之重学科5个、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医学重点扶植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7个、省部级重点专业56个、省部级精品课程186门,市级重点学科28个、市级重点专业45个。宁波高校在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多方搭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建成完善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和配套服务体系,积极参与解决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设立政府专项科研奖励基金,资助申请国家专利、技术标准及科技成果等。在高教园区加快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充分运用税收信贷政策,开展项目孵化和中试培育,使高教园区成为集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产学研结合基地和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为一体的科教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