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党员干部的能力不适应,社会管理的战斗力不够强
“两新”组织党员干部的能力,是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保障,是发挥党组织社会管理作用的重要途径。据浙江温州市调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作用发挥得好的占31%,较好的占33%,一般和较差的占36%。据宁波市对2810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职工问卷调查,认为目前党员作用发挥得好的占17.5%,较好的占41.8%,一般和较差的占40.75%。同国有企业相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结构和党的工作环境都有明显变化,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程序和方法,以及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方式也应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创新。据我们调查,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支部三个月或超过三个月过一次组织生活的占75%;参加的组织生活主要形式是读报纸、念文件的占90%,上党课的占83%,文体活动的占7%;认为所在党组织的活动效果较好的占45%;认为目前党组织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形式呆板乏味、缺乏新意的占55%,脱离工作或生活实际的占55%;参加党组织活动的原因是党组织活动确实有意义,自己很想参加的占33%;不愿意参加党组织活动的原因是没什么意思的占67%。“两新”组织党员队伍复杂,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党员中有国家干部、离退休人员,也有农民、下岗工人、复退军人等,有高学历人才,也有个别文盲。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不强,部分党员受利益驱动经常换岗,流动性很大;个别党员不愿暴露自己的党员身份,不愿参加组织活动。少数党员思想境界不高,世界观、价值观趋向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热衷物质追求,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白领阶层表现尤为明显。受雇佣思想冲击,部分改制后重新上岗的党员心理产生倾斜,埋怨情绪严重,认为入党时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现在却在为企业主的利润奋斗。二是缺乏专门的党务工作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务、政工干部人员配备偏少,一人兼多职,一人顶数岗,工作难开展。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工作好坏、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基层的改革、发展、稳定,直接关系到群众生活富裕、社会和谐、风气文明。“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结构问题带来规范化工作失衡。三是部分党组织负责人缺乏对党务和业务结合的探索,普遍缺乏党务工作经验,绝大多数党务工作者也只是兼职人员,缺少党的基本知识,工作水平不高,办法不多,难以有效地组织党的活动。四是一些企业主对党组织活动不支持。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受到企业主制约较大。部分“两新”组织对已经组建的党组织采取高高挂起、不闻不问的态度,让党组织处境尴尬。这一问题突出表现在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党员大多在工人、保安、服务员、清洁员等基层岗位工作,无法靠近企业高层决策圈,在企业中扩大党组织的影响较为困难。尤其是不少非公有制企业尚未摆脱“家族式”管理模式,不仅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中大多为家族成员,企业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也同样是其家族成员。在“家族式”企业开展党建工作,不仅建立党组织很困难,而且有的即使建立了党组织,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