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区域化党建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推进

宁波区域化党建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推进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积极探索社区文化设施的社会化管理,进一步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当今的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中国正在向信息化社会前进,社会基层的信息化是信息化社会的基础,其中关键是社区信息化建设。

宁波区域化党建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推进

五、进一步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动中国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我们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社区文化建设,把社区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到本地区的长远规划中。社区文化建设中最基本的建设就是文化设施的建设,要通过多种筹资渠道,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的力度。要切实加大政府主渠道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还要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支持社区文化事业,拓宽筹资渠道,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经费投入体制。

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也要对社区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针对闲置的文化设施和场地,充分开发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对社区文化资源采取无偿、低偿和市场化等形式,推动资源共享。应积极探索社区文化设施的社会化管理,进一步整合社区文化资源。

(一)要树立社区文化建设的新理念

社区文化建设具有影响居民的政治态度、灌输社会价值观念、传授技能等重大的功能,对整个社会文化价值理念的培育都具有基础性作用。社区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其根本目标是人的塑造,要注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提升人的现代意识。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指出:“无论一个国家引入了现代的经济和管理方法,也无论这个国家如何仿效最现代的政治和行政管理,如果执行这些制度并使之付诸实施的那些人,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真正能顺应和推动现代经济与政治管理的健全发展,那么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2]居民的文明素质决定着社区文明的水平,要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重解决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

(二)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

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事业,必须完善有关法律,建立健全社区文化制度,健全的制度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保障。首先要完善和规范城市社区的文化管理体制。社区文化目前主要是依托城市文化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社区各类文化组织、机构的管理服务作用,建立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型社区文化管理组织系统,推动社区文化健康快速发展。其次要进一步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把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体制、物质投入机制和评价机制等多个方面制度化,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使社区文化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规范化。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

从一定意义上讲,社区文化队伍的状况决定着社区文化建设的状况。建设一支优秀的社区文化队伍,是发展社区文化事业的中坚,是发展社区文化事业的前提和保证。首先要加强社区文化专职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他们的职责主要是社区文化的策划、组织、协调工作。据有关调查,组织者能力不够是限制社区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实行稳定队伍,提高素质的方针,解决他们的编制和职称问题,提高待遇,同时要对他们进行选拔和培训,提高其组织管理能力,也可直接招聘一些经验丰富、组织管理能力强的专职人员,充实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其次要加强社区文化参与人才队伍的建设,要以社区内文化工作积极分子为核心,建立更多的社区文化团体,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要重点从政策上推动,鼓励民办社会文化团体的发展,同时要加强管理,制定激励机制,保证社区文化建设积极、健康地发展。

(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

社区信息化就是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将社会资源与政府资源进行有效的对接和整合,以社区服务管理为核心,管理与服务相辅相成,构建纵向衔接政府(市、区、县)、街(街道办事处)、居(社区居委会)、网格,横向贯通公安、民政、劳动、计生等业务部门的大型业务支撑平台。针对社区用户(包括政府、居民、企业、社团组织)提供移动设备、互联网、信息亭、数字电视、多功能卡等多种渠道的方便服务,从而全面实现社区的智慧化管理和服务。

当今的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中国正在向信息化社会前进,社会基层的信息化是信息化社会的基础,其中关键是社区信息化建设。

社区信息化可以通过公开透明的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促使社区公共决策更趋合理,也能促使社区服务更人性化,更实用、便利、安全,使社区的服务和管理过程更加符合居民的需要,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对社区管理来说,社区信息化是技术上的巨大进步,有助于解决政府最重视的社会基层管理问题,有利于社区管理组织与居民之间进行双向交流,可以极大地拓展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时空界限,促进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创新。社区信息化对现有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也推动着社会治理结构和社区权力关系发生转变。所以,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就提出要“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3]。(www.daowen.com)

中办〔2010〕27号文件提出:要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鼓励建立覆盖区(县、市)的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整合社区现有信息网络资源,实现数据一次收集、资源多方共享。要求建设集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社区信息服务网络,整合区、街道、社区面向居民群众、驻区单位服务的内容和流程,提高社区居民信息技术运用能力,逐步改善社区居委会信息技术装备条件,全面支撑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文件还要求积极推进社区居委会内部管理电子化,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4]

社区信息化建设要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借鉴国内外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经验,社区信息化建设,首先是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社区信息化建设涉及多个相关部门和层级,有必要进行统一规划,要多个部门和区域协作,互联互通,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各地应完善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建立领导协调机构,政府可以尝试通过购买信息服务、奖励、补贴等多种形式,增加政府投入,引导社会资金积极投入,为社区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撑与保障。

其次,社区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以整体的观点看问题。一要抓好社区信息化平台系统建设,就是要构建一个涵盖社区事务管理部门、居委会、物业管理部门、社区居民及家庭等的电子化和信息化处理平台。这个平台系统是社区信息化系统的支撑部分和基础。二是抓好社区实体信息化系统建设,包括社区信息化、社区政务信息化和居民家庭信息化三个方面,要逐步建立社区信息数据库,满足社区自治组织和居民各方面的需求。三是社区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这是从社区经济、社区人力资源、社区文化、社区基础设施、社区环境等多方面对社区进行管理的信息系统

再次,加强社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目前社区信息化建设,主要还是以信息技术企业的技术人才为主,以后要和社区专家参与相结合。要加强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对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学习对社区内各类问题的分析和处理经验,因地制宜,推动社区信息化方便居民、服务社区,使信息化能够适应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增强人们对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认同感,实现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是标准要统一,管理要规范。信息化标准的缺失,会造成一些社区信息不能共享。要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克服重复建设的弊端,使社区的信息资源交换共享。还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如《社区信息化条例》《社区服务与综合管理信息化技术规范》等,规范社区信息化管理,完善管理体制,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安全。

最后,建立监督考核机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社区信息化系统评价标准,通过评价发现典型,推动基层原始创新,促进各地互相学习。要对社区信息化的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奖励先进,鞭策后进,保证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注释】

[1]参见:浙江绍兴网,2010-03-04;《中国人事报》,2010年5月5日11:24李国荣文。

[2][美]阿列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页。

[3]见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3月。

[4]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2010年8月2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