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建执政党与社会互动的机制:从封闭走向开放
对执政党自身来说,要实现政党化的复归,解决基层党组织“边缘化”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重建执政党与社会互动的机制,从而实现执政党从封闭走向开放,并在此过程中积聚社会资本,最终实现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这里所谓的执政党与社会互动机制重建是从广义上来界定的,它包括组织重心的转移、吸纳社会力量机制的形成以及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一)组织重心的转移
在组织重心转移方面,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组织重心应从单位向社区转移。因为社会转型之后,绝大部分的政经社一体化的单位组织已经衰微和解体了,原有单位组织的功能为各种功能专业化的组织所替代,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日益脱离组织的空间,回到社会,回到社区。再加上个人逐渐开始拥有了房产等私有财产,在这样的条件下,社区就不单是原有意义上的生活空间,在社会成员的主体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社区日趋成为社会成员生活和履行权利的基本空间。这就决定了党在未来社会发展中要有效地整合社会并赢得雄厚的社会基础,党的建设就必须实现战略性转移,即将自身的生长和活动的主要空间从单位转向社区,以社区为主要空间,组织党员、发展党员、动员社会和整合社会。二是在处理非公有制企业与社区进行党组织建设的关系时,应坚持在不放松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同时,以社区党建作为工作的重点和基础,从而实现党建工作全面向社区转移的目标。
(二)吸纳社会力量机制的形成
吸纳社会力量机制包括三个方面:
1.吸纳社会一般民众的力量。这主要是通过推进农村和社区中的社会自治工作进程,扩大社会参与面和提高社会参与力度,使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中扮演主角,从而获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主动权。
2.吸纳社会精英人士进入体制内。(1)在坚持党员标准的前提下,将转型后社会中的各类积极分子和精英分子吸收进党内。(2)对于那些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和政治诉求并能真正代表民众利益的社会精英分子,要创造条件推荐和帮助这些人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从而将社会精英力量纳入体制内,并使之与党组织建立良性关系,成为党组织服务和整合社会的重要延伸手臂和力量。(www.daowen.com)
3.创造一定的平台,使社区中的党员以及民众在互动过程中积累社会资本,从而降低社会治理中的成本,同时也为党组织的政治资源、价值权威再造奠定基础。
(三)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在社会建设中,社会团体是自我管理的组织。既然社会组织是自主的,因而领导人就要合法选举产生,工作方式就要有一整套民主决策机制。如果党组织对社会组织领导人的产生施加影响,那么,社会组织就会变成党组织的附庸,从而失去应有的作用。因此,加强区域化党建,还需要基层党组织推动基层民主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民众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工具。既要有力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又要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主要应着力于两个方面:
1.要实现基层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或能量的交换。(1)基层党组织要支持群众在社会组织中选举自己的领导人,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群众选举自己的领导人,其意志才能通过集体的意识表现出来,社会组织才能承担维护群众权益的义务。社会组织的自治特征不仅是法律的规定,而且是社会组织在公民社会中的作用使然。社会组织的群众选举自己的领导人,才能承担公民社会中的应有责任。(2)基层党组织要坦然接受社会组织的压力以使各项工作更好地集中于人民的利益。(3)党的基层组织与社会组织互动应当是一个常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教育群众、引导群众与群众对我们党的压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社会组织代表一定群体的利益。我们可以通过社会组织了解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从而为党组织协调社会利益提供依据。同时,我们党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党站在全局的角度和长远的视角看待问题,因而比一般群众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推动基层民主建设,既要鼓励社会组织发挥自己固有的功能,又要引导群众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利益。只有在党组织通过社会组织的机制实现多数人利益的时候,我们才能说,党组织充当了人民民主政治的工具。
2.要实现基层党组织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保证基层党组织对社会组织的政治领导作用。(1)我们要鼓励党员通过民主机制成为社会组织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当党员通过合法选举成为社会组织领导人的时候,就为党在社会组织中发挥政治影响力提供了组织保证,也为党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创造了条件。(2)党组织要通过社会组织来实现群众的意愿。社会组织代表一定群体的利益。党组织通过社会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群众,更好地集中群众的愿望。
总之,区域化大党建应当把党的政治影响力与实现主权在民的政治理想结合起来,致力于推动中国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