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区域化党建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和研究

宁波区域化党建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和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波区域化党建和基层社会管理在实践中创造了一些模式。这10种区域化党建模式,来自于新时期党建实践,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在宁波的实践模式我市把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重点项目之一。

宁波区域化党建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和研究

三、区域化党建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宁波的实践模式

实践出真知,区域化党建与基层社会管理要有所创造、有所发展、有所进步,也只能在实践中得以实现。宁波区域化党建和基层社会管理在实践中创造了一些模式。

(一)区域化党建在宁波的实践模式

从宁波市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践来看,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区域概念,也是多种形态的,既可以是以一定地域为依托的“有形区域”,也可以是以一定产业、行业为依托的“无形区域”。主要有园区统筹模式、街区统筹模式、片区统筹模式、村区统筹模式、村居统筹模式、商圈统筹模式、楼宇统筹模式、行业统筹模式、产业统筹模式和人员统筹模式等10种模式。

这10种区域化党建模式,来自于新时期党建实践,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们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一个“实”字,即从各区域、各行业的实际出发建立党组织。十种区域化党建模式,就是针对十种不同的情况建立起来的,唯其如此,建立起来的党建模式才能符合本地区、本行业党建发展的规律,有效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推进党组织功能的发挥。

2.体现一个“多”字,即党建模式的多样性。事物本身具有多样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党建实践也同样具有多样性。十个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就有十种不同的党建模式:在工业园区系统,推行了“1+N”党建模式。“1”为区域性综合党组织,发挥“孵化器”功能;“N”为区域内单建和联建的企业党组织。在社区系统,初步构建了“一纵三模”的城市基层党建领导管理新体系,即在纵向上形成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和区域性党组织的领导机构,在横向上形成了区、街道党建工作指导协调委员会和社区党建共建理事会等三级共建协调机构,强化了街道党工委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领导协调功能,赋予社区党组织对驻区单位党组织的组织协调权,逐步形成“共驻、共建、共享”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在片区系统,以片区为单位成立联合党组织,加强区域内党建要素资源的整合,配套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与村级自治功能相剥离,形成了“党组织为领导核心、自治组织依法运行、各种服务机构配套完善”的农村区域统筹模式。在村企系统,通过村企联合、区域统筹的方式,对基层党组织设置进行全面调整,从而使基层党组织的调控力得到全面提升,服务管理功能得到全面拓展,较好地发挥了党组织在区域社会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村居系统,构建了“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居委会、党支部、股份经济合作社三位一体、各司其职”的组织体系。在商圈,以商圈为单位建立了区域性党组织,通盘考虑基层组织设置、党员培养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统筹开展党组织活动,并以商圈为核心构建区域党建服务平台,整合优化商圈内各类资源配置,促进商圈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在楼宇系统,以一幢或多幢大型商务楼宇作为一个党建单元,专门负责驻区企业的党建工作和楼宇党员的教育管理。在行业系统,依托行业协会、专业团体等机构,采取“协会+党组织”“商会+党组织”等形式设立基层党组织。在产业系统采取“基地+党组织”“合作社+党组织”的模式。对流动党员突破单位式的党员管理思维定势,在“查、建、联、管、用”五步工作法的基础上,按照“双重管理、双岗发挥”的思路,对外来流动党员实行工作单位党组织和居住社区党组织双重管理。

3.体现一个“活”字,即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如针对出租车行业人员相对分散且流动性大的特点,依托出租汽车行业协会建立党支部,并通过开展“党员亮牌”“党员先锋岗”和“党员服务名片”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司机在推动行业文明建设、参与公益事业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又如宁波天一商圈,通过成立综合党委,并配套建设2700平方米的天一广场党员服务中心,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对商圈内1300余家“两新”组织的全覆盖,使商圈内669名党员得到了有效管理,同时,通过定期组织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党代表接访、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贴心服务,极大地改善了商圈的经营服务环境,受到了商家和群众的普遍欢迎。(www.daowen.com)

(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在宁波的实践模式(北仑区的试点探索)

我市把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重点项目之一。自2011年9月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的实施意见》,在北仑区等地先行开展项目试点,形成了以新型社区为基本单元,以网格为责任单位,以公共服务中心和综治工作中心(室)为工作平台,以信息化为工作支撑,扁平式、网格化、全覆盖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走出了一条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新路子。主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建立新型社区组织体系。重组和优化各类基层组织,形成以区域党组织为核心、以和谐共建理事会为协商议事机构、以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和综治工作中心(室)为工作平台,驻社区单位和社区群团组织密切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组织体系。一是组建联合党委(党总支)。采取“1+N”的模式,对区域内组织和党员进行属地管理或横向挂靠管理。全区51个联合党委(党总支)已统筹87个村(居)、237个“两新组织”和62个驻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接纳零散党员和流动党员1295名。二是组建和谐共建理事会。在基层自治及“两新组织”治理的基础上,推选区域内村(居)委会、和谐促进会、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法人代表以及社会贤达人士担任理事会成员,通过公共事务协商议事制度,来共同决策重大社会事务。和谐共建理事会的成员单位达893个,2011年共协调解决矛盾487件,提交党委政府解决135件次,提出社会管理意见485条。三是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一方面将原委托社区居委会、行政村管理的社区服务中心独立出来,作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延伸;另一方面整合、承接政府在“区域”的综合治理、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助、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资源,实行多个部门集中办公、多个事项集中受理、“一站式”服务。在公共服务中心设立综治工作中心(室),建立综治“六联”机制,形成工作合力。2011年公共服务中心完成各类服务事项35860项。

2.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网格的划分及其功能主要是在区域内进一步细化管理单位,将管理单位和责任人及工作职责任务落实到每个网格单位,达到把“党组织建在网格”,把“力量集中到网格”,把“任务落实到网格”,把“问题解决在网格”的目的。一是定格。以自然村落或相对集中居住区域、工业园区为基础,按照属地化、整体化管理的原则,以及尊重传统、着眼发展、便于管理、全面覆盖的原则,把地域相邻的家庭和单位划分成一定的网格。目前在运行社区共划分为306个网格。二是定人。每个网格根据管理范围大小,配备相应管理员。组建了以社工、街道(乡镇)联片干部、社区民警、村(居)民小组长、党员、和谐促进员为骨干,以法制促进员、“两代表一委员”、法律工作者、平安志愿者、保安、治安巡逻员等为补充的网格员队伍5215人。同时考虑到管理员的岗位职责、专长特点、年龄结构、居住区域等因素,进行合理配置、优化组合,组成了网格服务团队。三是定责。网格管理员主要承担社情收集传递、矛盾纠纷化解、政策法规宣传、民主制度监督等职责,开展组团式、订单式、多元化服务,回应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2011年网格服务团队通过走访,共征集意见、建议1万余条,解决问题8735个。

3.搭建管理服务平台。依托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和综治工作中心(室),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推进综治、公安、计生、卫生等部门下延的管理服务职能在这个平台优化、整合,既形成对接乡镇(街道)的管理“链条”,又形成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按照“五有”的工作要求,规范综治工作中心(室)组织建设、工作机制、硬件设施,整合治保会、调解会等基层组织和专职力量,形成民情信息收集、社会治安防控、重点人群管控等方面的集成功能,综治工作中心(室)规范化建成率达100%。通过工作平台,实现村企结对、村企共管等。在村企结对上,出台了鼓励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性。九峰山社区内7个行政村与9家企业结对共建,企业协议或承诺出资总额近2000万元,建成了城区化的公共配套设施,村企合作的观光休闲农业效益良好。在村企共管上,企业与员工居住村建立外租员工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制订外租员工居住管理办法等,共同承担外租员工的管理服务责任。全区现有10个村与25家企业建立了共管关系,村内治安问题、环境卫生等明显改善,外租员工与本地村民关系和谐。此外,通过村企协商沟通,本着自愿参与的原则开展治安联防。百合社区把原工业园区、居民小区、拆迁安置村巡逻队整合成一支巡防队,企业和拆迁安置村出资安装了68个监控探头,区域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村企联防、户户联防等治安联防已覆盖到47个村(居)和152家企业。

4.改进管理服务方式。在社会管理服务中,坚持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政府派驻部门为依托、专职人员为主体的同时,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引导社区居民有序有效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一是加强社区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了北仑社区服务网、社区综合信息服务站和门户网站,提供面向辖区居民的信息服务,拓展社情民意沟通渠道,解决群众急需急办事项。2011年累计为居民提供各类信息查询9余万人次,受理群众来电、网上来信近6000个(封),办结群众咨询、服务等事项4450件。二是实施组团式服务。以居民小组、车间班组、楼道墙门为基点,以会员制方式吸纳本地党团骨干、居民代表和优秀流动人口参加,组成信息员、调解员、宣传员、服务员等多员合一的和谐促进员队伍。目前已建立和谐促进会51个、和谐促进小组361个,形成4365名和谐促进员队伍。同时,2012年4月份组建了与区大队、乡镇(街道)中队相对接的社区平安志愿者分队,以学生、本地居民、私营企业主、外来务工人员为主体的社区平安志愿者达6734人,开展平安宣传、反邪教、社区矫正等服务性、公益性活动,其中2011年参加平安出行志愿服务达1.5万余人次,服务时间累计超过1.4万多小时。三是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基层民间组织备案制度,社区社会组织由2006年的201家发展到目前的1280家,涵盖公共服务、社区自治、社会救助、文体活动等领域,近19万人参与到社区服务管理的方方面面。

“三位一体”基层社会管理体系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创新”上:一是党建功能定位的创新。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基层社会得到快速发育,使传统的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组织组建难、党员发展难、作用发挥难”等难题,也为党建工作转型提供了机遇。只有进一步强化服务群众、关怀社会、协调利益等功能,及时回应社会需求,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三位一体”体系的建立正是发挥了区域性党组织根系发达、吸纳力强、组织化程度高的优势,使党建工作从单纯的“党务”中摆脱出来,在基层社会管理中占领了制高点,赢得了党员、群众和各类社会组织的支持,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二是党建工作手段的创新。在传统的党建工作框架中,基层党组织对经济社会组织以及各类群体的领导,主要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手段。而在区域化社会管理模型中,通过建立党组织主导下的“和谐共建理事会”这一载体和平台,以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便于党组织通过引领引导,合法合理合情地整合区域资源,共同推进区域建设。三是基层治理方式的创新。区域公共服务中心的设立打破了传统村(居)委会既是自治组织又是政府“手臂”的尴尬局面。通过公共服务中心这一平台把原来由村(居)委会代行的部分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责转移出来,既推进了基层民主,保证村(居)委会充分行使决策、监督职能,又有效整合了公共资源,将公共服务延伸到了社会基层的各个角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