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角度看,衔接线为城市主要出入口道路,大多数的出入口道路是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设计的,但地处市区或市郊,出入口道路必然受非机动车、行人等的干扰,即便是采用了隔离措施,也难免要受横向交叉的干扰。
故衔接线的设计应认真分析,充分兼顾,以求既满足公路的功能,又能达到城市道路的效果,并可减少投资。
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主要指标与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主要指标作比较,可知:
比较计算车速,前者要求高于后者,相应的其他各项指标亦然。当然,这一差别同两者功能密切相关,前者行车以长途为主,车速更快。
衔接线的设计车速宜按实际情况比公路标准降低15~20km/ h考虑,相对于平原微丘区一、二公路,降一级考虑。
对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中的几个常用几何设计指标的差异进行对照分析,以探求介于两者之间的出入口道路的设计标准。
设计车辆为道路几何设计所依据的车辆,其外廓尺寸对道路几何设计起着控制作用。我国道路设计车辆制定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标准《汽车外廓尺寸限界》(GB1589-79)。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公路设计车辆外廓尺寸详见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的城市道路设计车辆外廓尺寸详见表11-1。(www.daowen.com)
表11-1 公路设计与城市道路设计车辆外廓尺寸
公路和城市道路设计时各有三种设计车辆,比较不难发现公路载重汽车与城市道路普通汽车的外廓尺寸完全一样。但其他两种车辆则不尽相同,小客车和小型汽车应该为同一类车辆。但是除总宽均为1.8米以外,其他尺寸都不相同,这点显然不尽合理。鞍式列车和公交铰接车辆具有各自的特点。可是在实际道路交通运输中并没有严格限定这两类车辆只能在公路上行驶或者城市道路上行驶。因此道路设计时,作为大型车的设计车辆,鞍式列车和铰接车可抽象为一种车型。
衔接道路规划设计标准的确定宜遵循以下原则:
1.较长的衔接道路,应根据客观条件,分段确定设计车速。对某等级、某地形的衔接道路不根据交通量大小、穿越城镇与否、道路宽度如何,单凭规范规定的设计车速来设计是不经济与不合理的。
2.要重视经过不同地形与环境的衔接道路的过渡段设计。
3.衔接道路技术标准分段宜短(拟为3~5km),设计车速宜采用低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高于《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