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武汉市城市形态与交通轴延伸研究

武汉市城市形态与交通轴延伸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23武汉市1990年城市形态示意图交通轴延伸,城市发展,主城和郊区城镇很快如上一轮所规划的连为一体。

武汉市城市形态与交通轴延伸研究

4.7.2.1 放射式蔓延的城市空间形态

随着武汉市主城与周边郊区、卫星镇的经济活动、社会联系日益增多,1988年的总规修订方案中提出建设环形放射状的城市交通网络。以中心城为轴心,汉丹铁路、武黄铁路、国道、汉水为放射线进行城镇布局。新的开发区域必须依靠交通轴线与中心城保持密切的联系,因而城市突破前一时期的团块集中发展,再次呈现沿轴快速发展的趋势(图4-23)。随着城市主干道路的延伸,城市周边快速路、出口公路的建设,城市周边的农业用地随着空间可达性的改变,土地的使用方式也发生改变,成为工业或居住区用地等。到1995年武汉市建成区面积已达200km2,全市总人口约710万人[13]

图4-23 武汉市1990年城市形态示意图

交通轴延伸,城市发展,主城和郊区城镇很快如上一轮所规划的连为一体。城市内环线贯通,中、外环线初步成形。新洲区到市中心由原来的4小时路程缩为1小时,黄陂区到市中心由1.5小时路程缩为20分钟。1996年总规中规划的距主城15~20km左右的阳逻、蔡甸、纸坊等七片新城也与主城联系更加紧密(图4-24)。武汉市交通环形+放射“圈层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14],城市形态有放射式蔓延扩张的趋势。

图4-24 武汉市1996年城市形态示意图(www.daowen.com)

4.7.2.2 城市发展方向

武汉市利用江河湖泊的自然格局和生态绿楔的隔离作用,依托主要交通干线,在都市发展区构建轴向延伸、组团布局的城镇空间,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多轴多心”的开放式空间结构。武汉市发展方向布局如图4-25所示。

依托区域性交通干道和轨道交通组成的复合型交通走廊,由主城向外沿阳逻、豹澥、纸坊、常福、汉水、盘龙等方向构筑六条城市空间发展轴。整合新城和与之联动发展的新城组团,形成东部、东南、南部、西南、西部和北部等六大新城组群。各新城组群是武汉城镇化的重点发展区,承接主城疏解人口和功能,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按照设施分享、分级配套、服务便捷的原则,建设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

图4-25 武汉市发展方向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