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是区域交通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对城市空间演化的影响类似于交通对城市空间演化的影响:
1.交通影响城市的形成和规模
各国城市发展史已经反复证明,交通是城市形成的主要前提,又是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也是为什么城市在古代诞生于江河湖海之滨,到近代则多形成于铁路、公路沿线的重要原因。
交通条件决定了城市的发展规模,不同的交通方式影响着城市的不同的合理范围。据统计,1983年我国的266个城市中,仍然有70%集中于黄河、长江、珠江、辽河、海河等流域。在水运时期,沿河沿海城市发展迅速,如在京杭大运河发展时期,扬州、聊城等沿河城市都得以发展,成为全国性大城市;由于海运时期的辉煌,我国的泉州、广州都曾经是世界级港口。在铁路发展时期,郑州等城市借助铁路的运输速度和能力而迅速发展。而目前,拥有国道和高速公路的城市成为空间发展潜力较大、拓展迅速地区。
2.交通影响区域城市空间的演进布局
交通与城镇体系结构的研究由来已久,理论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种:(www.daowen.com)
(1)中心地理论。城市区位论奠基者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通过对德国南部聚落分布的调查研究,于1933年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首次以城市为中心进行市场腹地的分析,探索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形成了中心地理论,率先提出了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2)增长极理论。以松巴特为代表。该理论认为,随着连接各中心地重要交通干线的建立,运输费用及生产成本均可降低,有效地促进了资源要素的自由流转及合理配置,从而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区位,优化投资环境。区域经济会依托交通干线这一“增长极”聚集人口、资本等要素,从而形成新的居民点。
(3)中心——外围理论,也称为“核心——边缘理论”,源于美国学者波尔洛夫对19世纪以来美国经济空间组织的分析,是由多位学者发展起来的区域发展和区域开发理论。
(4)点轴系统理论。该理论最初由波兰规划学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陆大道院士在1984年也曾经提出过“点轴系统”模式,到1987年出版了专著《区位论及区域分析方法》,其中对点轴系统形成的内部作用机制作了详细阐述,至今为国内众多人文地理学家所认可和借鉴,并促进了这一理论逐步完善和成熟[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