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资源质量保证机构的基本职能及工业信息资源的国家战略框架研究

资源质量保证机构的基本职能及工业信息资源的国家战略框架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严格而细致的质量分析,是各单位开展质量管理的最基本工作。

资源质量保证机构的基本职能及工业信息资源的国家战略框架研究

仍以美国联邦物资编目系统为例,在管理职责上,国防部长名义上承担该系统建设与运行质量的最高权限,国防直属局(包括国防后勤局、国防核武器局、国家保密局)负责编目工作。其中,国防后勤局是对编目系统中信息资源质量承担行政主管职责的机构,其下属的国防后勤服务中心则通过对物品识别定义规定,及其有关管理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对物品赋予国家物资号,建立内容齐备的中央编目数据库,汇总全美及北约物资号,同时开展对编目信息资源的质量管理

其他各机构主要有联邦勤务总署、运输部、各军种(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等,它们对系统资源质量管理承担的共同职能主要如下:

1)所有机构都应承担的质量管理职责

(1)开展信息资源质量管理培训。

(2)参与相关的信息质量标准的协调与论证。

(3)开发、修订、使用尚不包括在国防后勤服务中心标准中的其他质量管理标准。

(4)依据质量控制标准,采用相应的检验技术,检查物品识别定义规定输入和输出数据,使之达到合格的质量水平,对不合格者则采取纠正措施。

(5)对信息资源质量开展控制检查。

(6)分析标准质量检查报告、记录和实施意见反馈,当发现质量控制作业标准有错,或有不当之处时,则对标准本身进行验证与修订。

(7)为维护质量保证工作提供合适的人力、物资与资金等。

(8)对联邦编目系统的各领域实施质量保证,以支持总目标。

2)主要质量责任机构的其他职能

国防后勤服务中心为系统资源质量的主要责任机构,除以上各条职责外,它还承担了两条重要职能。

(1)制定、修订、协调一般应用标准并发布给各参与单位。这些标准反映了编目系统开发可应用的自动化及人工作业的方针和规程,它们的贯彻能保障资源质量符合所需要求。

(2)对其他参与机构向国防后勤服务中心数据库(中央编目库)输入的数据保持充分的质量监督,以此评价它们开展质量保证的实际绩效,并向各参与机构建立质量目标和开展质量控制、达到质量水平提供所需数据与模型建议等。

3)其他参与机构的职责

为达到特定目标而开展的质量监督往往是双向的,其他参与机构也应对主要质量责任机构的运行开展监督,才能形成一个PDCA质量闭环,PDCA代表质量目标的规划、实施、检验与纠正等4个环节。这些环节形成闭合的质量控制环,周而复始地运行,对质量保证与改进起作用。PDCA循环是传统质量管理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如下:

(1)评价国防后勤服务中心的相关标准,以保证最佳的资源质量输入。

(2)与联邦编目系统各环节的工作人员相协调,以改进输入系统的数据质量标准。

(3)对国防后勤服务中心的输出实施监督,使其符合既定标准。

(4)开展信息资源质量分析。信息资源质量监督以对象质量分析为依据,通过分析,才能发现信息资源对象本身、加工过程、运行环节、管理体制各环节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国家工业信息资源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大型分布系统,只有从上到下各级单位的质量保证才能实现国家层面的总体质量目标。任何一个机构或环节如出现短板,就会影响全系统的资源质量。因此,严格而细致的质量分析,是各单位开展质量管理的最基本工作。资源质量分析的主要内容与步骤如下。

①确定需要质量评审的数据集目录。(www.daowen.com)

②记录各数据集的业务使用范围与方式。

③采用数据剖析(Data Profiling)工具和模型对数据集进行实验。

④列出全部的潜在质量异常,并针对每一个异常做到:

(a)与相应主题域的专家共同评审,确定是否为真正的数据错误。

(b)评价潜在质量问题对业务的影响。

(c)对重要数据异常进行等级排序,重新审定数据质量指标。

⑤寻找潜在质量异常的关键过程在于对数据资源进行统计分析,以便评价以下内容:

(a)记录的完整率。

(b)每项数据属性中记录数值的数量。

(c)反复出现数值的频率。

(d)可能的异常值。

(e)同一表中各字段间的关系。

(f)跨表间的字段关系等。

国家工业信息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为主,体制保障和制度建设为核心,辅之以各类技术工具和专家资源,最终落实到各相关单位、各作业流程和各具体作业岗位,形成详细且配套的质量标准、质量作业、质量考核、质量验证等规范。

[建议与思考]

我国工业信息资源质量发展现况简析

随着工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扩展和深入,该领域的质量管理问题日渐浮现。尽管我国的国家工业信息资源体系尚未成型,但据IDC调查(2008),国内72%的企业数据重复但却不一致,60%的企业数据不完整,信息质量问题已相当严重。

信息资源质量管理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横跨管理与信息学科,不仅要将传统的工业质量管理理论与数据加工理论结合,还要对之进行根本性的改造。第一,经典产品质量管理以休哈特数理统计观测为基础,以形位公差和功能配合为控制对象,以工序过程抽样检验为方法。但这些均不适于信息领域。数据质量管理则以前置控制为重点,以对象特征属性一致性为控制为目标,质量符合性则以系统自动验核判定为方法,这些均需要对经典质量管理理论进行变革。第二,信息资源控制的重点,已不仅在一般的应用资源层面上,而要再深入到一系列工业对象的元数据、数据元素、元模型等更基层的数据资源上。同时,还有全然不同于传统工业实体生产的许多针对虚拟对象的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与质量管理方法需要重新研究与探索;更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需要建立。这方面,美国与北约集团已走在前列,并产生了许多极富建设性与参考性的理论与经验。

我国当前应将工业信息资源的开发放在重点,再将工业信息资源质量管理置于核心。在此背景下,借鉴联邦/北约编目系统(FCS/NCS)的信息资源质量管理方法,对于建设我国的两化融合战略的实施,发挥国家资源效能等将大有裨益。

[本章小结]

本章说明了信息社会中,工业信息资源质量的重要性以及该领域质量问题带来的巨额损失,系统分析了企业、行业到国家层面上工业信息资源质量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工业信息资源质量保证的目标、内容、步骤、对象以及相关制度规定等。并首先提出工业信息资源质量的指标体系,同时,对质量指标体系构建提出了相关指导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