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零部件国家信息资源的概念
零部件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往研究多以企业、行业为对象。研究也主要从计算机软件如CAD、CAM、CAQ、CASE等“CAx”系统,以及从企业应用如ERP、MRPⅡ等角度出发。我国在该领域也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如霍国庆《企业战略信息管理》(2001)、《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管理战略理论与案例》(2004)等。同时,也引进了一些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领域的先进理论,如祁国宁翻译的德国约瑟夫•萧塔纳的《制造企业的产品数据管理——原理概念策略》(2003)等。
然而,从国家层面推进零部件信息资源的开发,在我国尚属空白。主要问题在于“零部件国家信息资源”这一概念是否成立?如成立,则其内涵是什么?普遍认为:零部件(包括成品)的生产主体是企业,生产是市场行为,国家无需干预;零部件的信息资源属于企业资产,也与国家无关。因此,将零部件的信息资源开发变为国家行为,集中开发与利用,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难于管理。
但联邦/北约编目系统的发展历程和作用表明:将零部件信息作为国家基础工业信息设施来统一开发与建设,不仅在概念上早已成立,也是美国百年工业信息化实践的主要内容。1945年罗斯福指令和1952年的436号法案,确立了“任何一项物品,凡是重复使用、采购、储存和分发者,在从采购直到处理的整个过程和各项补给业务中,均应使用专一的标识”的条款,将工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定为国家行为。零部件正是大量重复使用、采购、储存和分发的物品;而能将无数企业生产的零部件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地赋予统一的专一标识的行为只能是政府行为,能组织并实现这一目标的主体也只有国家。(www.daowen.com)
2)零部件信息资源的双重资产属性
从第12章可看出:零部件信息既有属于企业资产的部分,也有属于国家资产的部分。其基础部分的开发可以是国家行为,开发的信息作为公共资产集中管理与利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边际效益,降低社会重复劳动,大幅减少基础资源间的不一致和系统间接口数量无序增长的情况,对提升国家整体信息能力和工业信息化水平起重要作用。因此,零部件信息资源具有私有性与公共性双重特征,两者结合,才能使这一资源发挥应有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