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品识别定义规定的构成模式
物品识别定义规定在多年实践中产生了多种模式。理论上,每种物品都可以有最适合的特征识别与描述方式。为保证识别模型在有序前提下的多样化,采取了“序列组配”的标准化处理手段,将这些模型分为“最少数据模型”和“最多数据模型”两类。识别定义规定涉及国家和企业的信息资源结合。《联邦编目系统方针政策手册》指出:“制造厂商的数据(即参考图纸号、零件名称、特征描述数据)对物品的确切标识来说是极为必要的。所有联邦编目系统的参与者应保证经常掌握完整的和最新的厂商数据,以支持有关编目的所有后勤职能的原则和要求。”官方规定的两种模型如下:
(1)最少资源构成模型 又有两种模型。模型一由5种要素组成。①物品名称。②制造厂商用联邦物资代码(Federal Stock Code for Manufacturers,FSCM),或CAGE号(即Commercial and Government Entity Code,商业与政府实体号)。③制造厂商的零件号(PN)和参考号(RN)。参考号是CAGE号和零件号或制造商的物品标识号的组合。④参考号类目代码(Reference Number Category Code,RNCC),是一种说明参考号与供应品之间关系的代码。⑤参考号变化代码(Reference Number Verification Code,RNVC)是一种说明被引用的参考号是直接用于物品标识,还是提供其信息的代码。模型二由两种要素组成。①物品名称。②联邦/北约物品识别指南规定的实体与性能特征组合。
(2)最多资源构成模型 由3种要素组成。①物品名称。②制造厂商的零件号和参考号。③联邦/北约物品识别指南规定的实体与性能特征组合。
这些模型,均由特定元数据构成。一般信息系统中,元数据很少由官方作出强制性规定。但联邦/北约编目系统对此作出统一规定,体现了国家工业信息资源的严格性、基准性和精确性。
2)物品识别定义规定的标准化策略(www.daowen.com)
各模型有不同的标准化处理策略,具体如下。
(1)国家统一资源内容 该策略的标准化程度最高,可从形式与内容上统一对象。如物品名称因对象单一,形式简单,易于统一,故规定直接采用国家核准品名。
(2)国家统一资源格式 该策略的标准化程度其次,只统一对象描述形式。如指南只统一某类对象的识别资源格式,不对该类物品的每项内容作统一规定。
(3)国家统一资源标识 仅有两种情况,国家不对物品特征识别内容作出统一规定。一是物品技术资料涉及厂家的生产细节与知识产权;二是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之间存在竞争,不可能统一产品数据。此时,国家只统一物品标识代码,如制造厂商的零件号和参考号格式。厂商凭产品图纸、规格要求和检验规程等来控制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检验。零件号和参考号代表了厂商的零件、图纸、型式、外购件来源、制造厂商商标、规格或标准等信息。这一策略的出发点是,代码代表的内容属于企业技术资源。但代码本身只是检索标号,可采用国家统一格式。此时,标识代码属国家资源,代码指代的内容为企业资源。于是,美国就有上述“商业与政府实体号(CAGE)”,北约有“北约商业与政府实体号(NATO Commercial and Government Entity Code,NCAGE)”来标识企业或机构。这类标识码需要政府机构、商业与企业实体等在国家中央数据库注册,统一核发。这类代码是国家与企业间信息资源的标识接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