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识别的主要功能可归纳为微观标识与宏观应用两类,互为手段与目的。
1)微观标识
按产品技术规范,建立每种物品的特征信息描述模型,再按此模型对描述数据加工处理,并集成到国家工业信息资源体系中,形成统一的物品属性描述资源,支持各类应用。
2)宏观应用
国家对工业品识别的宏观应用,均建立在对物品数量和其特征属性的规范描述基础上,主要内容如下。
(1)建立物品识别链 国家和企业的物品供应需求确定,以及采购、生产、分发、再分发、储存、核算、检查、维修和后处理等,均需统一、配套的识别资源与模型,形成环环相扣的识别链,各类机构均依托此识别链建立应用。
(2)特征信息资源共享 物品识别的特征数据与描述模型,在国家工业信息资源体系中为公用资源,可在统一处理与交换的基础上实现全社会共享。
(3)优化物资存量管理 国家行政机构能从对象的技术特征数据上,准确了解国家采购物品间的等同性、替换性和升级性,实现国家、行业和企业间对物资存量的管理;支持不同机构间的物资综合调剂,能有效盘活各地各部门中的物资存量。(www.daowen.com)
(4)控制不同规格物品的增量 通过精确了解国家、行业和企业各级各类系统中各种物品的不同种类、型号、规格、尺寸,有助于管理者对同品种供应品进行标准化决策。重点发展用量大、性能优的规格型号物品,减少用量少的规格型号,防止不同规格的无序滋长。
(5)综合节约 在了解物品特征属性的基础上,各类用户间可大幅度减少所用的技术与管理文件、表格的品种与数量、管理人员和储存场地等。动态控制物资,减少库存。
(6)统一资源加工 通过国家建立统一的描述模型和识别资源,可避免全国乃至国际范围的物品重复标识、重复描述与重复分类编码。消除各级机构对同一物品的重复采购、重复贮存和重复发放,改进社会各级机构对剩余物资的处理工作等。
(7)统一经济核算 为国家工业动员提供基础信息资源。国外经验表明,应用基于统一识别资源体系建立的监管与核算系统,能更好地掌握国防与民用部门的物资品种与总量,改进需求总量确定和预算编制等工作。
(8)发挥社会效益 依照相关法律,识别数据与识别模型均为公共财产,可向民间机构与社会部门提供。根据美国信息自由交流法案,公众可以获得联邦编目系统数据。具体可取得的资料是:①《联邦编目系统出版物索引》,相关手册由各军种或国防后勤局提供,手册中的目录及编目工具均可向美国政府出版局购得;②《总对照表》;③《物品识别表》等,由编辑机构直接出售。国家机构对工业品数据进行了统一开发与管理,形成了量大面广的优质基础信息资源,任何企业和机构都可在此基础上,开发自己所需信息,在更深层面上构建应用,以进一步发挥国家信息资源的效益,将其扩展到国民经济各领域中。
显然,仅国家物品识别资源体系的这些功能,对于我国工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