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识别资源具有广泛性、基础性、积累性、系统性、复杂性、协同性和战略性等特点,具体如下。
1)广泛性
物品识别包涵了一切规模化生产的工业品,绝大多数农产品(如《联邦物资分类(FSC)》体系中的“87大类——农业品”、“88大类—牲畜”和“给养品”等)以及它们在产、供、销、使用及后处理等过程中的识别类资源。故物品识别涵盖了第一、二、三产业门类,范围广泛。
2)基础性
识别既是基础信息技术,又是基础资源(包括识别类资源与识别模型资源)。正如《北约标准协定(STANAG)3151——物品识别的统一系统》第2条指出:“北约物品识别系统和北约分类系统共同构成了北约装备系统编目的基础”。基于这类资源,工业信息,特别是物品信息才能在自动环境中发挥作用。
3)积累性
识别的前提是建立对象描述资源,依据指南建立描述物品的物理、机械、电气、化学、材料、尺寸、性能等一系列实体特征和功能属性。这些数据,加上识别模型等,均需政府、企业、相关信息机构等共同积累、长期建设,才能形成。
4)系统性(www.daowen.com)
工业品从零件、部件、组件到总成之间层层关联,相应的技术与管理数据覆盖生产、供应、销售、运输、使用及用后处理等一系列活动,体现为识别资源的系统性,它是现代生产与管理活动的系统性在虚拟空间的反映。
5)复杂性
工业品各异,识别数据、识别模型也因物品而异。形成“一物、一模型、一套数据”的复杂模式,也必然导致识别系统建设的高昂成本。因此,任何一个企业、行业都不可能建立包罗万物的识别模型。只有国家牵头和投入,组织和建设才行。
6)协同性
物品识别系统是跨国共享的工业信息资源,任何一个参与国的资源新建、采用或中止等均会导致物品识别数据、识别模型的变动,干系全局,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协调。《北约标准协定(STANAG)3151——物品识别的统一系统》第9、10条规定:“当有关签字国确认,多国生产的物品完全相同时,则应编制同样的北约物资号。这点应是北约装备系统编目的一条原则”。“任何签字国如想终止本协定,必须提前3个月正式通知其他签字国”。这些将信息资源提升到国家间进行管理与协调的措施,体现为识别资源使用的协同性,一个国家中的一种物品识别资源如果有变,就要进行多国协调。同样,在一个国家内,更需建立跨领域、跨行业的识别资源协同机制。
7)战略性
识别资源建立后,所有同品种、同规格对象,就可在各级各类系统中共享。这些物品的识别数据、连同其管理数据、接口数据等,成为行业、国家乃至国际物品信息资源系统的重要内容。如果一种物体的指南内容有所变化,就会引起北约数十个国家的物品数据库的相应变化。所以,识别系统作为国家工业信息资源的基础设施来建设,其数据与模型也被视为战略信息资源,长期投入、建设与维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