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联邦编目系统到北约编目系统

从联邦编目系统到北约编目系统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联邦编目系统演化为北约编目系统主要通过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管理制度的全面复制,体制上则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协定进行,主要有以下技术协定。1)统一物资分类系统协定1954年,《北约标准化协定3150号:物资分类统一系统》出台。主要内容为:北约其他引用此系统的国家承认美国的《联邦物资分类系统》、《物资编目手册,第1部分,大类和小类》为北约统一的物资分类体系,使其能在各成员国中统一使用。

从联邦编目系统到北约编目系统

1945年到1949年,美国初步建成了统一供应品分类体系。1952年,编目系统基本成型并取得成效,国会通过436号法案将其建设与应用上升为法律。此时正值朝鲜战争之际,美国等国以“联合国军”名义参战,物资生产和供应要在东西方多国中进行。美、英、加三国经实战磨合,协调共建编目系统并获成功。从1954年起,该模式开始向北约各国扩散。

联邦编目系统演化为北约编目系统主要通过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管理制度的全面复制,体制上则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协定进行,主要有以下技术协定。

1)统一物资分类系统协定

1954年,《北约标准化协定(STANAG)3150号:物资分类统一系统》出台。主要内容为:北约其他引用此系统的国家承认美国的《联邦物资分类系统》、《物资编目手册,第1部分,大类和小类》为北约统一的物资分类体系,使其能在各成员国中统一使用。

2)统一物资识别系统协定

1956年,《北约标准化协定(STANAG)3151号:物资识别统一系统》出台,标志北约各国统一采用美国《联邦物品识别系统(Federal Item Identification System,FIIS)》及相关规定,实现北约各国补给品的统一识别。协定内容为:美国的《联邦物品识别系统》被定为《北约物品识别系统(NATO Item Identification System,NIIS)》,供北约各国使用。该协议与《北约物资分类系统(NSC)》一样,需要引用国分别与美国签订协议后使用。(www.daowen.com)

北约各国间建立统一的工业信息资源体系,需要管理和协作的内容比一个国家要复杂得多,故需专门机构来统一管理。“北约国家编目领导委员会(AC/135)”因此成立并被指定为各国编目系统建设与推广的责任机构。它可制定相关信息标准,协调北约各国间的物资分类、特征识别与属性描述等工作。各国间也可另行签订协议,以补充《北约编目手册(NCS)》内容的不足,因地制宜地制定各国的物资信息标准和管理标准。各国间编目系统的依赖性很大,需要经常协调。当某一国要想作较大的开发或变更时,需要及时通知其他签约国,使各国都能考虑其内容、检验相关效果,并最终共享其成果。

3)其他关联标准

除物品分类与识别标准协定,美国和北约其他国家间还有《北约标准化协定(STANAG)4177号:数据获取统一系统》、《北约标准化协定(STANAG)4199号:物料管理数据统一交换系统》、《北约标准化协定(STANAG)4438号:与NSN关联的数据传播统一系统》等一系列管理标准。它们既是信息标准化文件,又是国家间多边技术协定,更是一种信息共享的制度性保障,拥有法定效力。

在这一严格的管理制度下,任何一个国家需要新增或修改一种物品数据内容或数据结构时,必须为北约各签约国共同接受,以保证各国生产的物品和物流后勤作业完全一致,然后编制相同的北约物资号(NSN),这成为北约物资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的一条原则。

1957年,美国各军兵种供应品全部逐一命名、标识、描述、定义与分类完毕。1958年,政府系统的物资编目工作完成,并与军方系统实现一体化整合。此后,政府、军方与骨干企业的各项后勤作业,就采用统一的物品标识与描述语言,极大地提升了全美官方物资生产、储存、物流运输等的管理效率,大幅节约了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