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美国国家工业信息资源建设的起步与动因

美国国家工业信息资源建设的起步与动因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工业信息资源建设,有明显的标志事件、驱动因素和技术条件,具体如下:1)起步时间与标志性事件美国国家工业信息资源系统始建于1914年,标志是海军部创建“海军仓库补给与储存物资目录”。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上世纪初,美国以电报与电话为基础的国家工业信息环境已达世界领先水平。

美国国家工业信息资源建设的起步与动因

美国工业信息资源建设,有明显的标志事件、驱动因素和技术条件,具体如下:

1)起步时间与标志性事件

美国国家工业信息资源系统始建于1914年,标志是海军部创建“海军仓库补给与储存物资目录”。该系统首次尝试将政府、军方、企业和物流与维修机构等连成信息关联体,以物资补给、品种与数量控制、计划生产等为宏观目标,对数以万计不同种类的工业品进行分类、编码、标识、注册、登记等,再将其以军需物资、生产商、供应商、军政机构目录等形式分发给海军各仓储中心、物流枢纽、陆海基地、各类舰船和指挥部等用户。

如此规模的系统,从建设目标、信息内容、涉及机构、运行方式和总体功能等方面来看,无疑属于国家信息资源基础设施。

2)驱动因素

国家工业信息资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起源于美国而非其他国家,发端于海军系统而非其他系统,主要因素有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军工发展和战争驱动等四点,具体如下:

(1)经济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托拉斯已成为美国经济生活中的统治力量。如列宁指出:“美国托拉斯是帝国主义经济或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最高表现。”美国经过1873年、1882年、1893年的经济危机和剧烈的竞争,中小企业纷纷破产,促进了工业生产的集中与银行资本的积聚。以垄断为特征的托拉斯日益发展,出现了钢铁大王、石油大王、银行财团等。19世纪80年代,美国纺织酿酒、制糖、制革、烟草等产业也都建立了托拉斯;19世纪90年代煤、铁、煤气等的开采也托拉斯化。1899年美国产品总值的2/3是托拉斯制造的。1901年美国的基础工业、公用事业和运输业托拉斯达440家,1909年占美国企业总数1%的3000个大型企业掌握了GDP的近一半[1]。从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角度而言,这种产业集中度高、规模宏大的托拉斯,特别适于信息资源发挥作用。一套信息资源,连同其采集、加工、使用与管理模式,一旦引入托拉斯后,就很容易自上而下地强制推行。同时,跨行业信息资源整合时,只需几个托拉斯之间达成协议,就能实现不同行业间的融合,更能发挥信息资源的倍增作用与边际效益,节约社会总成本。

(2)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上世纪初,美国以电报与电话为基础的国家工业信息环境已达世界领先水平。在欧洲人眼中,美国1912年的电话服务的“效率以及其令人畏惧的普及程度……像美国其他任何事物一样让落后的欧洲人感到震惊和害怕”。“正如我把美国的大城市看成由无处不在的、转动着的电梯拼接起来的集合体一样,我把美国的电话系统看成是成千上万条活的线路串起来的,这些线路密密麻麻地分布在人行道下、房顶上、地板与天花板之间,甚至在墙与墙之间。”“20世纪初,美国每60人已拥有一部电话,而瑞典是每115人拥有一部,法国是每1216人才拥有一部。1909年,纽约各酒店安装的电话总数比西班牙全国安装的电话还要多。”美国电话高度普及,摩天大楼中电话蛛网密布,又使中央电话交换局(Central Office)发达起来。更有甚者,“纽约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甚至出现了联通各办公室之间的气动导管系统,这是一种构思精巧的机械传送系统,能直接在办公室之间传输纸质文件记录。公司纽约总部每天通过该系统传送大约5000条消息”。庞大而完善的大厦信息交换系统,对其后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起到重要的先行与示范作用。当时的远程通信,通过同样发达的国内及越洋电报网络进行。(www.daowen.com)

(3)军事工业发展 海军舰船迄今依然是人类所能制造出的最庞大、最复杂、所需物资最多、价格最高的工业品。一艘航母就是一座漂浮的海上城市,也是海军与空军这两种技术与物资需求最密集军种的混合体。海军需要的陆基,海上供应的各类军械装备、武器弹药、维修设备、生活用品、器材用品等的品种最多,数量最大,管理难度最高,信息化需求也最迫切。所以,海军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在任何时代都是最庞大、最复杂且管理要求最高的系统。

同时,空军和陆军也相继进入了物品信息建设飞速发展时期。飞机和坦克都在一战中投入使用,开创了全新的战争形态——“机械化战争”。飞机由一战初期只能执行侦察任务,发展到一战后期争夺制空权、对地面部队实施航空火力支援、战场轰炸、空中护航与战机格斗等。装甲兵引导步兵突破取得巨大成功,开创了步兵、坦克、火炮协同作战的先河。陆军航空兵、装甲兵等首次进入军队战斗序列。机械化战争时代,士兵主体作战的形态就转变为飞机、坦克、火炮、舰船、汽车等机械化武器装备为主体的作战形态。它极大地提高了战争对机械与电气化生产和物流运输体系的依赖性,也拉动了以国家工业品生产、补给、仓储、远程运输和物流供应为中心的信息资源的强劲需求。

(4)战争驱动 联邦编目系统项目启动建设正值一战之际,美国向英、法、俄等国家远航输出的物资总值,1914年为8亿多美元,1916年增长到32亿多美元,1917年美国直接参战更使军需物资的生产、仓储、补给、调拨、物流和海上航运需求急剧增长,极大地强化了海军对物资管理信息化与自动化的需求。战争中,各种与军需物资生产、运输等相关的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均以政府指令强制贯彻,促使工业信息资源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3)通信基础设施水平

当时的通信条件极其简陋,计算机更无从谈起。这一时期中,电报收发设备与无线网络就是核心的信息技术与信息基础设施。电报的发明,拉开了远程通信的序幕。1887年,波波夫研制成了无线电通信设备,1899年马可尼将无线电通信距离增加到106千米。1902年,英国与加拿大开通了越洋无线电通信线路,开创了远程电报通信网络时代。信息记录载体莫尔斯码是一套由“点”、“划”构成的符号系统,通过它们的间隔与不同排列来表达不同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甚至简单图像。

无线电通信自诞生起就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俄海军赞助波波夫进行试验和设备改进,英国将其用于军舰之间、军舰与陆地之间的远程通信。1899年美国陆军通信兵在纽约附近建立了一条长19000米的舰对岸无线通信线路,各国海陆军也纷纷装备无线电设备。无线电报也在随后的日俄战争、奥匈帝国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战争、意大利与土耳其战争,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挥重要作用。“每个在战争上因采用新的办法而创造了新纪元的伟大将领,不是新物质器材的发明者,便是以正确的方法运用以前所发明的器材的第一人。”[2]美国的国家工业信息资源基础设施建设,正是基于无线电报这一新兴技术基础之上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