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美国工业信息资源建设概况及国家战略框架研究

美国工业信息资源建设概况及国家战略框架研究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早在1914年起,就以政府牵头、军方主导、骨干企业参与、信息专家协作的模式,启动了大规模工业信息资源系统建设。到计算机发明之际,美国就已建成了以制造业为主,覆盖一、二、三产业并扩散到北约各国的工业信息资源体系。对此,我们必须对美国“先建设工业信息资源,后发展信息技术,再建设通信基础设施”这一发展模式与历程有清醒的认识。

在将中美国家工业信息资源进行对比分析之前,先要弄清两个根本性问题,一是“国家工业信息资源”概念是否存在,二是“国家工业信息资源”建设的性质和地位问题。

1)国家工业信息资源的存在性

我国虽有电子政务“十三金工程”,这些工程均由国家主管部门牵头主建,但在工业领域,却没有一个“国字号”或“金字头”的信息资源建设工程。因此,人们自然怀疑:工业信息资源是否需要由国家牵头开发建设?当今世界上,有无国家工业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的成功实例?

为此,我们对美国的国家工业信息资源开发历程作一简介。

美国早在1914年起,就以政府牵头、军方主导、骨干企业参与、信息专家协作的模式,启动了大规模工业信息资源系统建设。通过半个世纪的探索与建设,满足了国家工业、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需,支持其打赢了两场世界大战。到计算机发明之际,美国就已建成了以制造业为主,覆盖一、二、三产业并扩散到北约各国的工业信息资源体系。互联网的前身,ARPAnet(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Net)就是这一资源体系,包括各类军事指挥、物资调度、军务管理、军工生产与后勤支持等在计算机通信环境中的扩展。

到上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军方与骨干产业系统的“信息高速公路”上早已“车”满“货”实,故克林顿无需再提出建设“国家工业信息资源基础设施”之类命题,因为这一干系美国竞争力和其国际地位、涉及其盟国命运的战略项目,早已经历了多轮升级换代。其间先后导入机械式卡片检索设备、计算机主机、光电自动扫描识读装备、字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只是这一系统的自然发展,由此却引发了冷战结束后,全球互联网的大建设与大普及。(www.daowen.com)

国内公众普遍只知道克林顿倡导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而不知罗斯福下令建设“联邦编目系统”这一国家工业信息资源基础设施项目。公众也不了解为何克林顿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应用上只提及教育普及、远程医疗电子商务、消除文盲、缩小数字鸿沟、文化娱乐、提升就业等一批民生应用,而不提及对国家发展更为基础、更加重要的应用,如对国家基础工业与战略产业的支持、尖端工业品的协作设计与生产、政府与军方的物资采购、远程物流管理、多国军需品协同供应与调度等。实际上,这些应用早在计算机网络出现之前,甚至在计算机出现之前,美国人就依靠原始的无线电报网络,加上联邦编目系统(FCS)、手工作业和纸质记录载体等,支撑起美国的国防安全、军工生产,巨量的物资——从零件、组件、部件到产品总成等的信息传输,构成美国政府和军方的常规业务。基于国家工业信息资源系统的各类应用早已融合到美国政府、军方、骨干企业和北约各国的常规作业中。

当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繁荣起来,各类民间应用火爆后,美国军方就悄然放弃了对它的支持。但包括我国在内的一批发展中国家,在紧随美国发展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同时,并未看到美国前半个世纪中早已打下了扎实的国家工业信息资源的基础,只能在如各种游戏、交友、教育、论坛、新闻、即时通信、社区、电子商务(此处仅指B2C与C2C型公众消费类的电子商务)等娱乐与民生类应用中寻求发展,未形成能带动全局的、大面积支撑各类企业与战略产业领域的应用。故美国的上述一系列关系国家核心竞争力和信息威慑力的战略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多数发展中国家内均未开展起来。意识的缺失,是导致战略缺失的主要原因。

2)国家工业信息资源的性质

国家工业信息资源,是由国家投资、国家主持建设并统一管理的工业基础信息资源系统,它不仅存在,而且是美国百年信息化发展的核心。

美国的国家工业信息资源系统以联邦编目系统为代表,其后扩展到北约,成为北约各国共同遵守、协作共用和统一维护的北约编目系统,成为西方国家的基础工业信息资源体系,其性质是国家工业信息资源基础设施,它与国家通信基础设施一样,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从信息化构成要素可看出,国家工业信息资源基础设施如有缺失,国家信息化建设就不可能深入。对此,我们必须对美国“先建设工业信息资源,后发展信息技术,再建设通信基础设施”这一发展模式与历程有清醒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