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述几种信息化定义,需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先进国家相关实践历程,了解各不同阶段的发展重点,才能辨别它们是否全面与完整,才能认清当前中国信息化所处阶段,了解我国两化融合的基本内容与设施方向。
1)国内目前的信息化兴起与发展阶段学说
目前,国内对信息化的兴起与发展阶段有几种划分方法。
(1)20世纪90年代兴起说 如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政策规划组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信息技术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速度持续发展,用它独有的渗透性、倍增性和创造性点燃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革命……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显然,这一论点是以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全球大普及为信息化兴起的标志。
(2)20世纪中叶二阶段兴起说 吴晓波、凌云等认为:在信息革命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有两次大的全球信息化浪潮,第一次以1946年世界首台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为标志,其先导、核心和主流就是信息技术革命,或称第一次信息化浪潮。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场新的信息化浪潮迅速席卷全球。这场新的信息革命就是以数字化多媒体集成和互联网等技术综合而成的第二次信息化浪潮,网络技术是其主要标志,世界各国风起云涌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是这次浪潮的集中表现[13]。吴敬琏先生以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半导体的发明和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爆炸式普及为标志,基本也属于二阶段兴起说。周宏仁也认为:“以1946年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的、当代的信息革命;1971年第一个微处理器芯片的发明和90年代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应用,则大大地加速了这场革命。”周先生虽列举了三个标志时间与事件,但他也指出“微处理技术的发明,促进了通信技术由模拟向数字的转变,使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这两个一直被视为是相对独立的技术,开始走向融合”,因此,微处理器芯片的发明应属于对其他两事件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故他的观点仍归纳于两阶段论。
上述两阶段论对信息化的出现时间看法基本一致,但对其起源于微电子技术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还是起源于计算机在服务业领域中的应用而略有不同。国内多认为其起源于生产制造业,如周宏仁先生指出:“早在1952年,即商用电子计算机问世的第二年,美国柏森斯公司就以电子管元件为基础,试制了第一台三坐标数控机床。20世纪50年代,美国诞生了第一台计算机绘图系统,成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发展的开端。60年代初,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开始用于辅助求解复杂工程和产品的力学性能,如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的分析计算。60年代末,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的开发、研制已经在挪威展开。1971年,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在法国雷诺公司被首次用于汽车车身的设计和加工。”而美国则认为这一阶段的发展特征是计算机在服务业中的应用。如美国商务部称:“早期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和军事目的,而非商业目的。60年代,人们开始尝试商业用途,这项工作始于电子计算机财务系统(ERMA)。当时,由于大量的支票需要处理,银行深陷其中(自1943到1952年,每年使用的支票流通量由40亿翻倍为80亿)。据首家使用计算机的美洲银行报告说,通过ERMA系统实现了该项工作的自动化,9个工作人员能承担过去50个人的工作量。……在70年代和80年代,公司扩大了计算机的使用范围,用于发送和接收采购指令、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开具电子发票和货运通知单。80年代,出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系统。”
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只是各自关注的重点和对信息技术是以最先导入还是普遍采用为标志的观察角度有所不同,本质并无矛盾。目前,国内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较多。
(3)20世纪中叶三阶段发展说 此观点较普遍,但一些专家、机构与军方的看法互有不同。如黄顺基先生划分的三阶段为:①信息革命阶段,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开始;②微机革命阶段,以1971年英特尔公司研制出“i4004”和“i8008”两种型号的最早的微型处理器为起点;③网络革命阶段,1995年美国网景通信公司成功发行股票,标志着网络经济的兴起。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政策规划组的三阶段划分为: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该时期信息通信技术的突破以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为代表;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突出事件是个人计算机的商业化与软件成为相对独立于硬件的产业;第三个阶段是90年代以来的技术创新浪潮时期。这可以以互联网的商业化和数码化的多媒体技术为代表。
军事学界的代表如王保存将军,将迄今的各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历程分为:①孕育萌动期(20世纪50年代末到90年代初);②启动探索期(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1年);③深入发展期(从2001年至今)。他认为信息社会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国,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当时美国的大部分工业部门虽仍欣欣向荣,但某些传统工业的产值,不是日益减少,就是增速放慢。二是1956年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从事技术、管理和服务的白领人员在数量上超过蓝领工人。表明美国工业社会不久将让位于一个“大多数人处理信息,而不是生产物质产品”的信息社会。三是苏联于1957年1月、美国于1958年1月各发射了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人类进入了全球卫星通信的新时代。按此划分,信息社会的起源滞后于计算机发明十余年,它表明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向社会各领域渗透的一个过程,它对90年代网络技术的飞跃是一个必要的前期准备。第二阶段仍以互联网的兴起为标志。
第三阶段对军事领域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标志是2001年美军在经历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以及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新型信息战的大量军事实践与理论准备上,开始规划军事转型。其核心是将“工业时代的军队形态转变成信息时代的军队形态”,主要包括三大方面。①转型内涵:作战方式转型涵盖所有支撑军事能力的领域,从条令、编制、装备、训练、领导、人员到设施等;公务处理方式转型涉及物资采办程序改革,缩短采办周期等;合作方式转型要求提高国防部与联邦政府其他部门、各级政府之间的协调水平,加强美军与盟军及多国部队间的协同作战能力。②实现六大目标:保护关键作战基地,有效地对付核、生、化、电磁武器威胁;在敌对环境中运送和展开部队,并战而胜之;实施持续不断的监视和跟踪,运用互补性空地作战能力,开展猛烈的精确打击;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实施有效的信息作战;提高天基信息系统和国防信息基础设施的防护力和生存力。③转型四大支柱:加强联合作战,利用情报优势,进行概念开发与实验,发展转型能力等。(www.daowen.com)
可见,军方第三阶段发展以信息为核心,计算机、通信和信息平台为技术支撑,大大提高军事指挥、作战与调度系统的集成性、统一性、灵活性与功能性。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论文、研究报告和著作中,多以第二、三种观点为主。本书引用军方观点,是因现代信息化的真正起源是战争的需求,而且军事领域一直是信息、信息技术与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创新和发展的主要的原动力。
2)对上述信息化发展阶段学说的质疑
以上三种阶段划分可归纳出四个共同点:①几次信息革命均率先发生在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微处理器与微机、互联网等标志);②信息革命不早于1946年(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明);③信息革命均以技术突破(新产品、新装置、新网络)等为标志;④几种阶段划分中均不直接涉及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对第一点并无异议,但如后三点成立的话,则信息革命学说将无法解释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1)为何几次信息革命都发生在美国,而不发生在当时与美国科技水平相差不多的其他国家?此系偶然因素,还是存在着某种必然性?
(2)上世纪中,对人类生产、生活、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影响最大的事件无疑是两次世界大战。如以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信息化的兴起,则信息化就与这两次影响人类命运的重大战争无关。那么,信息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经济、政治与社会的相关性将从何体现?
(3)信息化的功能主要是实现信息资源的应用。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二战已是典型的工业化、机械化战争,若无强大的信息资源、远程通信指挥系统为后援,美国人要同时在欧洲、太平洋和北非战区打赢这场规模空前的工业化战争,岂非是匪夷所思之事?
显然,如果信息化的兴起与发展阶段划分理论不能正确解答上述问题,就无法成为一个国家战略的核心概念。美国工业史学家对美国信息领域的发展阶段就有截然不同的看法。钱德勒指出:“我们听到的所有消息都大同小异:互联网日新月异,信息时代悄然而至,所有的一切都不一样了。但回顾美国的发展历史却展现了另外一个大不相同的故事……对历史记录的详细考察表明,北美人早在17世纪就可认为踏上了信息高速公路,而在18世纪晚期经历了这一高速公路的交通拥堵……19世纪期间,美国人利用电力和创造性试验发明了或者说进一步开发了几项全世界广为使用的关键信息技术,其中包括电报、电话、留声机和电影。在20世纪,美国人继续为信息高速公路添加更多的交通工具,其中最重要的要数计算机及其缩小版本——目前无所不在的个人电脑。简而言之,美国人已经为进入信息时代准备了300多年。信息时代并非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万维网的诞生才开始……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许多研究现代社会的观察家和评论员们对信息、与信息相关的技术以及信息基础设施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作用和深刻意义认识不够。”[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