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史:从欧美到韩国,从开放到自主

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史:从欧美到韩国,从开放到自主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大量制作人员来到中国发展,韩国舆论界一度对这种人才流失表达出担忧。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电视疯狂引进国外综艺节目模式的一个时期,从欧美到韩国,国外模式节目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几乎被消耗殆尽,而由于电视生态本身的变换,原创、联合研发等都开始了尝试探索,为未来中国电视原创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史:从欧美到韩国,从开放到自主

21世纪开始,中国电视综艺行业逐渐开始或主动或被动地被纳入世界电视产业发展的进程之中。特别是随着《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引进的国外模式节目火爆荧屏,模式节目的价值开始被中国电视行业所重视,但随着发展的深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对国外模式节目的盲目崇拜,市场和平台对国外模式节目的认可度较高,而综艺内容的创作者们也失去了自我研发创作的习惯和耐心,这不利于本土化原创力量的培养和孕育。因此在这一时期,从政策层面对引进模式的限制和调控,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特征。

(一)韩国模式形成潮流,从创意引进到深度合作

从2010年左右,中国电视开始尝试对国外模式节目的引进和打造,其中《中国达人秀》就是按照国外模式节目的工业化标准生产出来的作品,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让人们看到,模式引进节目的能量,而这种能量,在《中国好声音》这档现象级节目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

事实上,模式引进不光是创意的引进,还包括生产方式和制作理念的引进,对于彼时还处于手工作坊式的中国电视综艺的生产模式来说,模式引进带来的生产模式和创意理念有其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带来了工业化的制作方式,对中国电视整体生产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价值。

而从2013年开始,随着《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等韩式节目的相继成功,韩国节目开始受到中国电视综艺市场的追捧,取代欧美节目发展成为一种潮流。这一时期里,韩国各大电视台已经出现和每年新创的节目几乎都被引进到中国,或者被创意复制。

表5-5 这一时期引进制作的韩国模式节目部分节选

与欧美模式节目强商品化属性不同的是,韩国模式节目的模式化程度较低,也没有可复制的成体系化的Bible,节目规则性和流程感较弱,以创意取胜。因此在与韩国节目合作的过程中,基本上以团队和人才的引进为主,双方之间进行深度合作而非简单的创意引进。例如《奔跑吧兄弟》前五期,从前期到后期基本上都是以韩国SBS节目的制作团队为主力,而在五期过后,浙江卫视团队出师,作为制作的主力。

事实上,在韩国节目最盛行的时期,中国电视综艺的很多节目制作团队里都有韩国团队的身影,多个著名制作人来华打拼,包括韩国MBC电视台艺能局局长金荣希离开自己所属的电视台,与中国制作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其首档在中国制作的原创节目《旋风孝子》也成为湖南卫视制作播出的第一档制播分离的节目。“跑男”韩国制片人曹晓镇也来到中国制作了原创节目《24小时》等。由于大量制作人员来到中国发展,韩国舆论界一度对这种人才流失表达出担忧。

(二)模式引进受限,自主创新成必然

随着以韩国节目为代表的国外模式节目受到追捧,电视荧屏几乎被引进模式节目占据,鲜见优质的原创节目出现。欧美和韩国模式节目创意更迭的速度已经无法满足中国电视的需求,国外过去几十年积攒下来的模式被中国市场迅速消耗殆尽。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原创节目的生存发展空间自然受到挤压,中国电视的原创生产发展缓慢。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从管理部门到行业本身也都在呼唤着中国自己的原创。

事实上,模式引进节目对中国电视创意和生产能力的提高确实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受到非理性追捧之后,必然也对中国自身的原创内容的培育产生戕害。而经过这一轮对模式节目的狂热追捧之后,中国电视综艺也确实到了必须原创的节点。(www.daowen.com)

中国电视需要立足于自身文化,孕育属于自己的电视文化,并不是所有的引进模式都适用于中国电视和文化生态,原创从文化层面来讲是一种必然。同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节目将为后续节目价值的开发奠定基础,这是原创从商业角度的一个动力。2016年,灿星与荷兰版权方Talpa就《中国好声音》的版权产生纠纷,后者开出的版权费用是前者所不能承受的,因此双方合作破裂,灿星自己制作了原创版本《中国新歌声》,却被Talpa指控为侵权,这一事件让很多人再次意识到原创节目的必要性。

而从政策层面,限制模式引进与鼓励原创发展一直是这几年里调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对引进模式数量、方式等的限制,来鼓励原创节目的发展,尽管在当下,中国电视综艺领域仍然有大量模式节目存在,特别是网络视频的崛起,也成为推动引进模式发展的重要力量,但自主创新也成为共识和必然,随着中国电视综艺的进一步发展,市场趋于理性、生产力得到大幅提高之后,原创将成为电视综艺发展的主旋律。

本章小结:进入2012年,随着《中国好声音》的火爆,不仅带动了歌唱类节目的回潮,而且开创了全新的电视综艺制播分离的模式,将这一行业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里,节目流行样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除歌唱类节目之外,《爸爸去哪儿》也带动了亲子类节目和韩式户外真人秀节目的热潮,《奔跑吧兄弟》则让韩式明星类真人秀节目成为这一时期的一种最主流的节目类型。与此同时,这一时期里也有一些其他节目类型的探索,如文化类节目与综艺元素嫁接而引发了一股文化类综艺的小热潮,原创喜剧综艺节目在这一时期里也受到观众的喜爱,颇具年轻化和互联网元素的偶像养成类节目也曾被大规模搬上荧屏,而因为是体育大年,体育类综艺也成为阶段性受到追捧的一种节目类型。

这一时期是电视综艺名副其实的爆发期,明星开始取代素人占领电视荧屏,综艺节目的数量激增,大投入大产出的季播节目成为标准配置,综艺节目的市场价值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综艺节目动辄数十亿元的广告以及巨大的衍生开发价值让资本和市场趋之若鹜。在这一时期里社会化制作公司开始大量涌现,体制内的内容生产者开始离开电视台到市场上去打拼创业,综艺领域的制播分离成为一种大趋势,卫视播出的很多节目都是与社会化公司合作的结果。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电视疯狂引进国外综艺节目模式的一个时期,从欧美到韩国,国外模式节目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几乎被消耗殆尽,而由于电视生态本身的变换,原创、联合研发等都开始了尝试探索,为未来中国电视原创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综艺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复杂多元的生态环境,它们最终影响和决定了电视综艺的走向和面貌。首先就是面临的内外夹击之下的严峻的竞争环境,电视频道内部以及互联网的崛起都成为电视综艺发展的客观环境。政策在这一时期里依旧发挥了强大的作用,面对多种非理性发展的现象,主管单位多次出手进行调控和管理,对电视综艺的发展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一时期里真人秀则成为重点调控对象,自主创新也成为政策鼓励的方向和关键词。这一时期里的另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因素就是资本开始对电视综艺给予青睐,让电视综艺制播进入了亿元时代,推动着电视综艺的制播分离的发展。然而市场机遇和风险并存,在疯狂发展之后,综艺行业本身也进入了极速的优胜劣汰和洗牌期。这一时期里,电视综艺对外引进的目光开始逐渐从欧美转向了韩国,韩国节目大量出现在电视荧屏上,然而引进节目在这一时期里受到严格的限制,自主创新成为被鼓励和引导的方向。

【注释】

[1]《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

[2]江来、杨颖.2016年网络综艺行业年检报告.公众号“看电视”,2017年1月30日,http://mp.weixin.qq.com/s/aprEyya-FDVQ9gMCXZTpwA

[3]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

[4]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